PAG淬火介质在合金结构钢前轴余热淬火中的应用

2014-11-25 11:41:32湖北神力锻造有限责任公司产品开发部丹江口442700刘中阳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4年2期
关键词:冷速结构钢前轴

湖北神力锻造有限责任公司产品开发部(丹江口 442700)刘中阳 朱 诚

在淬火热处理工艺中采用的冷却介质称为淬火介质。淬火介质可以是固体(借热传导)、液体或气体,它对保证淬火工艺实施有重要作用。普通淬火过程一般使用的淬火介质是水和油,但这两种介质均存在各自的缺点,不能满足合金结构钢前轴热处理的生产要求。本文相继介绍了合金结构钢前轴锻件对淬火介质本身的要求,传统淬火介质的局限性,新型PAG淬火介质的优良性能,最后结合生产实际,列出了PAG淬火介质在我公司的使用情况和经验。

一、介质介绍

1.水和油普通淬火介质性能

对于锻件的淬火热处理过程,最重要的是对淬火温度和淬火介质的控制,淬火介质必须要有足够的淬火能力或冷却能力,其冷却速度越快,越有可能获得较大的淬硬深度,但过高的冷速又将增加工件截面温差,使热应力与组织应力增大,易引起变形开裂。因此,冷却能力又不宜过于剧烈,其冷却能力必须保证工件以大于临界淬火冷却速度冷却,从而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理想的淬火介质冷却特性曲线见图1,在过冷奥氏体分解最快的温度范围具有较强的冷却能力,而在Ms点附近冷却较缓慢。这样,既可保持较高的冷速,又不致形成过高的淬火应力。

图1 理想淬火冷却介质的冷却曲线

图2 纯水的冷却特性曲线

水是一种汽化热高,传热系数高,化学稳定性好,以及便宜和使用方便的淬火介质,是大部分厂家进行普通碳钢淬火热处理时的选择。但是水的冷却速度会随水温的变化而产生较大的差异。650~550℃区间的冷却速度小于300~200℃的区间,纯水的冷却特性曲线见图2,当水温升高,冷却能力急剧下降。水在高、中温区的冷却能力并不强,但是在300℃附近,其冷却能力又很大,而该温度正是大多数钢的马氏体相变范围,因此,纯水的冷却特性与要求的理想淬火介质的特性相反。在过冷奥氏体不稳定区冷却能力不强,而在低温区又冷速很高,即使工件能淬硬,其热应力与组织应力也很高,易造成工件变形和开裂。故一般只使用水作为碳素钢锻件的热处理用淬火介质,不用于合金结构钢锻件。

淬火矿物油通常以精制程度较高的中性石蜡基油为基础油,它具有闪点高,粘度低,油烟少,抗氧化性与热稳定性较好,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也是大多数工业淬火用油的选择。但淬火油的中温度区间的冷却能力太小,仅为水的1/5~1/6,作为淬火介质其冷却速度较缓慢,特别在“鼻尖”(见图2)温度区域冷速较低,对截面较大的碳钢及低合金钢不易淬硬,而且淬油后工件表面易沾污,不够光洁,油经过长期使用后会老化,需要定期更换,成本高;在淬火时产生的油烟污染空气,不利于环保和操作工人的健康;而且,易着火是油在淬火时最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淬火油只适用于淬透性好、工件壁厚不大、形状简单、要求淬火变形小的工件。

2.PAG淬火介质

PAG淬火介质是由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无规共聚物制得,是一种水溶性淬火介质,常用的品种中主要成分的分子量约为13000。当温度升高时,其溶解度反而会下降,乃至从水中析出(即逆溶性)。PAG淬火介质在常温下为均匀透明溶液,温度上升到浊点时,溶液就从透明变为混浊。当温度继续上升到逆熔点时,其线型大分子就会从水中析出,并与水完全分离。当溶液中PAG浓度小于5%时,淬火时在高温区析出的聚合物能在工件表面起浸润作用,促使蒸汽膜较快破坏,因此PAG的冷却能力接近于NaCl或碱的水溶液。当PAG浓度增大时,在淬火过程中能在工件表面形成沉积膜,起着隔热层的作用,使冷却速度下降。沉积膜的厚度取决于PAG的浓度。因此,PAG溶液的冷却速度是可以调节的,且沉积膜的存在使散热较均匀,从而可消除软点,并减小工件的内应力,防止工件变形。当淬火温度下降到逆熔点以下时,已析出的PAG聚合物又会重新溶于水,其热稳定性良好,无毒,公害小,淬火后工件易清洗,可长期使用。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PAG水溶性淬火介质已开始进入我国热处理行业,但由于难以控制其浓度变化导致的工件淬裂,最终不得不停用,究其原因,是不了解PAG淬火介质在使用中的变化规律,因而没能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钢锻件PAG淬火浓度试验

我公司生产的汽车前轴是汽车上的关键安保件,其形状复杂,承受多向负荷,特别是冲击负荷,其强度、刚度及疲劳寿命等指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安全性,而这些力学性能指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轴毛坯的热处理工艺。

1.工艺试验

采用我公司生产的42CrMo合金结构钢大型前轴锻件作为样件,其技术要求:淬火硬度2.5~3.0dB,抗拉强度900~1100MPa,屈服强度≥650MPa,伸长率≥12%,断面收缩率≥55%,无变形、开裂、氧化和脱碳等热处理缺陷。使用不同浓度的PAG介质分别进行淬火热处理试验,检测设备为一台冷速测定仪或折光仪。

试验和制造过程:坯料加热→锻造→余热控温→淬火→回火。工艺参数见表1。

因42CrMo属于中等程度淬透性的钢,淬透性较好,很容易出现开裂,故试验的PAG介质浓度选择较高,主要是为控制淬火件的冷却速度。

2.试验结果分析

经过多次试验发现,PAG淬火介质最关键的参数是淬火锻件在300℃时的冷速,一般V300控制在50~60℃/s为宜。每批次生产前都做一次冷速测定。折光仪在PAG使用初期测得还比较准确,但随着PAG的使用时间越来越长,介质中的高分子断链、F离子和杂质浓度的提高,折光仪所测值越来越不准确,因此以冷速测定仪的数据最为真实。如表2所示,当PAG的浓度控制在8%~11%时,锻件的淬火硬度已经满足了技术要求。

表1 工艺参数

分别选取了三个样件取样,进行力学性能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上述三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抗拉强度未达到要求,在通过对调质工艺及淬火介质浓度进行调整后,第三次取样的抗拉强度达到要求。

在三次调试过程中,还逐步解决了锻件出水后烟雾过大,锻件表面附着PAG介质过多造成浪费,锻件大小和淬火时间之间的关系,并且制定了适合本公司使用的PAG淬火介质的管理办法。

PAG的日常养护应注意以下几点:远离油、油漆,淬火槽和储液槽内不能刷漆,因PAG会和油、漆发生反应;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每隔3~4天搅拌一次,搅拌时间2~3h,防止腐败发臭,淬火槽表面盖上石棉瓦等防尘装置;长时间使用后,PAG淬火介质的颜色一般会按照半透明→发红→红褐色→发黄→土黄色的顺序变化。期间如有异常,应检查有否是油进入或其他情况发生。

3.几种淬火介质的使用对比

在进行多次PAG调试后,我公司正式采用PAG淬火介质作为大型合金结构钢锻件热处理淬火介质,使用两年多以来,锻件调质质量和PAG淬火介质质量均未出现过问题,一直很稳定。现将几种介质的使用优劣做一个对比,如表4所示。

三、结语

新型PAG水溶性淬火介质的使用,满足了生产需要,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能源,建议大量推广使用。

(1)通过试验分析与生产实际应用,PAG型水溶性淬火介质完全可以代替油,且其淬火冷却速度可通过浓度来调整。

(2)PAG型水溶性淬火介质的冷却速度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但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浓度测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4)节能、降耗、高效、环保。

表2 浓度和冷速

表3 力学性能

表4

猜你喜欢
冷速结构钢前轴
高强度帘线钢LX82ACr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行为
金属热处理(2023年9期)2023-10-10 11:52:42
基于静载荷下应变数据的汽车前轴轻量化设计
高性能海工结构钢API2W的研发
山东冶金(2022年2期)2022-08-08 01:51:12
热轧工艺对低合金结构钢带状组织的影响
山东冶金(2019年3期)2019-07-10 00:54:00
出口用S355J0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研发和生产
山东冶金(2018年5期)2018-11-22 05:12:06
大截面非调质预硬塑料模具钢FT600与SDP1相变特性的对比研究
上海金属(2018年5期)2018-10-11 05:34:58
汽车前轴锻件轻量化设计方法
锻造与冲压(2018年7期)2018-05-29 08:08:06
汽车前轴疲劳寿命研究
锻造与冲压(2018年9期)2018-05-18 01:30:50
汽车检修中前轴损伤的原因与检修措施
Al凝固特性随冷却速率变化规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