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2014-11-21 08:01:36何旗群梁海英
中国临床护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科室导管空气

何旗群 齐 辉 梁海英

介入治疗是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微创性技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穿刺针、导管、导丝等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的病灶进行有目的的局部诊断和治疗[1]。导管室是实施介入技术的场所,是医院感染的高风险部门。随着介入技术的迅速发展,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日趋重要。针对我院导管室2013年6月出现的3例介入术后上呼吸道感染病例,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即将计划(P)、实施(D)、检查(C)、执行(A)这一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进行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从而有效控制导管室医院感染发生,并使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质量明显提高。

1 制定计划

1.1 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未建立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未开展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工作,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处于薄弱状态。②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导管室监管不力,只进行不定期抽查,未进行定期、全面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评。③导管室环境消毒制度落实不到位,手术间每日手术结束未及时进行环境、物品表面的清洁与消毒,且所使用的洁具、物品不专用。④导管室手术间空气消毒不规范,未做到先进行环境、物品表面的清洁、消毒后再进行空气消毒。⑤导管室控制间未安装空气消毒设施,未进行空气消毒和空气质量监测。⑥导管室手术人员管理不规范,术中无关人员随意出入导管室,且个别科室手术人员较多。⑦导管室护士只注重手术物品准备与手术配合,不注重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和体温护理。

1.2 制定医院感染控制计划

①完善组织,建立放射科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科室一级质控工作,提高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②强化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医院感染管理科将导管室纳入每月定期的、全面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评范围,促进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③加强导管室环境卫生管理,严格执行环境消毒制度,保障环境卫生合格。④完善导管室控制间空气消毒设施,保障控制室空气质量合格。⑤加强导管室手术人员管理,有效控制手术人员。⑥加强导管室手术患者心理与体温护理,避免患者手术受凉而感冒。

1.3 确定目标

有效控制导管室医院感染病例发生,促进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

2 实施计划

2.1 建立科室院感管理小组

为提高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建立了放射科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放射科科主任任组长,综合科护士长任副组长,导管室医生任感染控制医生,导管室护士任感染控制护士。医院感染管理科与导管室感染管理小组共同制定小组活动目标和控制方案:①每月按计划认真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提高科室人员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意识,积极参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②每月开展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一级质控,自查和督促科室人员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与落实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及时整改并记录;③每月做好导管室环境卫生监测;④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感染病例监测,有效控制导管室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

2.2 促进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规范化

加强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并将导管室纳入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评范围,每月定期、全面检查和督促导管室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切实落实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不定期对导管室进行环节质量抽查,如物品管理、环境管理、人员管理等;各种检查和考核结果与医院医疗质量考核挂钩,存在问题,及时向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反馈,督促查找原因,及时整改。医院感染管理科对介入手术患者采取主动性监测,随时掌握导管室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发生院内感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干预。

2.3 加强导管室环境卫生管理

①严格执行环境消毒制度,做到每天手术结束后及时进行环境、物品表面的清洁与消毒,且所使用的洁具、物品专用专消,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每天自查并记录,保障环境卫生合格。②规范执行空气消毒,导管室每日手术后做到先进行环境、物品表面清洁与消毒,再进行空气消毒,保证空气消毒质量,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每月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并记录。表面清洁消毒是空气消毒的基础,只做空气消毒而不注意表面清洁,则空气消毒效果难以保证[3]。

2.4 完善导管室空气消毒设施

导管室手术间和控制室属于无菌区[4]。手术中术者常需到控制室查看手术情况,控制室也安装空气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保证整个手术过程的空气质量。我院导管室于2013年7月安装了控制室空气消毒器,每月监测空气质量并记录。

2.5 规范导管室手术人员管理

术中工作人员频繁出入导管室和室内人数对术中空气质量有影响[3]。介入手术室必须加强手术人员的控制管理,严格限制参观人数[5]。医院感染管理科与导管室共同完善导管室手术人员管理制度,加强介入手术人员的管理:①手术中严禁无关人员出入导管室;②临床科室服从导管室管理,视手术情况安排好手术人员,减少术中人员频繁出入导管室。

2.6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

介入手术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在介入诊疗术中始终处于清醒状态,手术人员的谈话和介入导管的不良刺激以及担心手术能否成功等都会加重患者紧张、恐惧心理[6]。接受细致心理准备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镇静效果好[7]。因此,导管室护士应加强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接待患者入室后即与患者沟通,用热情、亲切的态度关爱患者,告诉患者手术相关过程及术中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配合手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避免患者因情绪紧张或出现不适而出汗导致受凉。

2.6 加强患者的体温护理

因介入设备要求空调温度较低(18~22℃),患者手术如保暖措施不到位,患者易受凉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故导管室护士应注意为患者采取保暖措施:术前,将患者安置于手术床上后盖上适宜的棉被;术中,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及时调整保暖措施,避免患者体温过低受凉或过热出汗;术后,再次检查患者衣服,如衣服是湿的,应先为患者擦汗换衣保暖,再将患者护送病房。

3 检查实施情况

3.1 医院感染管理科二级质控

每月对导管室进行定期、全面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综合考评,不定期抽查导管室环节质量,如:科室感染管理小组质控效果、术中手术人员人数、环境清洁与消毒等;每月采取主动性监测介入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病例;每月检查导管室空气监测结果;每季度对导管室进行环境、物品表面及手卫生等监测。

3.2 导管室感染管理小组一级质控

每月做好医院感染知识学习记录和空气消毒记录;每月监测手术间、控制室空气质量;每月针对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落实、环节质量等方面进行自查自纠,月底定期汇总、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措施,及时、有效地清除医院感染隐患。

4 建立标准化管理方法

导管室通过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及时查找并解决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消除了医院感染隐患,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2013年7月-2014年2月导管室无医院感染病例发生。导管室自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开展院、科医院感染管理二级质控,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定期和不定期的空气、物品表面、手卫生等监测均合格,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

5 小结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了“世界患者安全联盟”行动计划,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加强医院感染管理[8]。介入技术属于有创侵入性操作,发生医院感染风险高。因此,保障患者安全、加强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但由于介入手术属于有创无切口局部麻醉手术,其手术方式及规模又有别于其它手术,故存在医务人员对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重视不够,存在着医院感染隐患。应用PDCA循环管理,有效消除了医院感染隐患,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了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是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1]韩新巍.介入治疗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53.

[2]周敏,周金梅,马晓化,等.2种控制措施对血管造影室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1B):1-2.

[3]郭新英,张一平,孔芙蓉.介入治疗与护理.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19.

[4]侯桂华,辜小芳.心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安全护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3-27.

[5]侯桂华,霍勇.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实用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10:278.

[6]马长生,霍勇,方唯一,等.介入心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1.

[7]韩锡红.手卫生对患者安全的影响及管理对策.中国临床护理,2009,1(6):486-487.

猜你喜欢
科室导管空气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呼吸的空气]Die Luft zum Atmen让我们把它推迟到明日
中国银幕(2022年4期)2022-04-07 21:56:28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云南化工(2021年10期)2021-12-21 07:33:40
爱紧张的猫大夫
孩子(2019年5期)2019-05-20 02:52:44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4
我要买空气
那些你意想不到的神回复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4
早晨的空气真的好吗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