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晓琴+许宽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高职园区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呼和浩特市高职园区体育场馆存在体育场馆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场地资源设计不合理;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率低、设施闲置;专业人才配备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建议进一步重视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管理,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投入及对外开放力度,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体育场馆利用率,推进高职园区体育场馆的进一步发展。
呼和浩特高职园区 体育场馆 现状 调研报告
高校体育场馆作为高校教学设施的一部分,在高校建设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其基本功能是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服务,是高校师生从事体育锻炼、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呼和浩特市高职园区共有六所高职类院校,其中4所隶属于内蒙古教育厅,并互为毗邻,从空中俯瞰,4所院校的布局成“田”字状。课题组根据调研要求,分别对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内蒙古机电职业学院进行走访与调查,汇总成本调研报告。
1.2研究方法
本报告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问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对四所高职园园区的院校进行调查研究。
2呼和浩特市高职园体育场馆发展现状
2.1呼和浩特高职园区各高职园院校统计表
2.2体育场馆利用率统计
各学院体育场馆的教学功能基本能达到要求,使用率达到100%,但仍出现了场馆利用不尽合理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其一,部分体育场馆的建设利用率低,如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体育馆仅一层,且将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100米跑道混合在一层,影响正常教学的进行;其二,各学院体育场馆基本对内开放,部分学院使用学生证可以入馆,部分学院课外时间收费入馆,在基本满足教学的情况下,可以满足本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诉求,但在各学校之间的整合效果较差。
2.3体育场馆建设经费投入、实用性及场馆工作人员专业统计
上述数据表明,其一,高职园区体育场馆的投入较多,但所要达到的效用却不尽如人意,如每天参与人数与在校人数比率,与资金投入的对比,使得高职园区体育场馆的使用价值不尽如人意。
其二,高职园区体育场馆的管理人员并非专业人员,这使得体育场馆的管理及运营基本处于摸索阶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发展。各学院基本是从管理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现代化服务意识尚未建立,无专业场馆人员,造成高职园区体育场馆发展后劲不足。
3对内蒙古高职园区场馆建设与运营问题现状的初步建议及展望
统筹促进体育场馆、设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好地发挥高职园区体育场馆在服务于高职园区教学、课外活动的作用,提高园区体育场馆、设施的有效整合率。因此,根据我们的调研,提出以下建议:
3.1明确体育场馆服务教学,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特性
高校体育场馆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训练、课余竞赛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和重要载体,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满足学校体育教学、运动队训练的需要。在教学方面,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新实践课的教学理念,研发出适合高职类学生的体育活动场所,加强体育知识的传授和宣传,使得体育场所成为学生体育实践与体育理论相结合的重要场所,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
3.2制定对体育场馆配套的财政政策,维护体育场馆日常建设需求
体育场馆属于消耗品,随着时间、利用率等因素的增加,器材设施就会有一定的损耗,并且场馆后期维护所需要的经济压力也会增大。在这种背景下,各学院应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体育场馆的建设与维护,建立体育场馆建设与维护的具体计划,纳入学院年度计划,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保证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运营正常化、规划化;另外,高校体育场馆与社会上需要场馆的体育机构或个人进行巧妙的结合,会大大减轻高校的财政压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全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3.3拓展思路,开发体育场馆活动功能
随着人们体育消费视角的转变,保证教学运行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利用合理的时间分配,兼顾高校体育科研和体育训练队伍,面向社会开放提供有偿服务,努力多举办大型赛事,从而提高体育场馆的综合利用率,以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这样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消费群体和大众消费群体加入到全面健身的体育活动中来,同时也能够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组织的体育活动提供优质良好的服务。
3.4开展社团俱乐部,整合高职园区体育场馆资源
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各学院在开展体育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需求与爱好,开设了各式各样的体育类俱乐部,在高校当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对于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整合各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定期开设各类俱乐部形式的比赛,推动学院之间体育赛事交流,丰富学生体育生活,提高体育在发展学生德质体美劳中的重要作用。高职学院的体育场馆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鼓励建设多功能、经济、适用的社区型体育中心,真正做到为全民健身服务,也可以提高体育场馆的运营动力。
3.5配备体育场馆管理人才,进一步优化体育场馆运营机制和管理体制
随着体育场馆的建设数量日益增多,满足教学、教育需求的同时,也对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的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人才大多是从别的专业转行,从专业的角度和经营的角度,都不能更好地为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服务,极大地限制了体育场馆发挥其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我们要加强和扩大体育场馆服务园区学生的效能,正视存在的问题,引进先进管理制度与人才,继续改革和完善体育场馆的现代运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更好地为高职园区的体育场馆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4结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园建设、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设施、体育场馆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善。高校体育场馆的正常运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学生体质、丰富学生、教师的业余生活、促进院系交流、宣传“阳光体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高职园区体育场馆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与建议,加强体育场馆建设与发展,推进高职园区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磊,王洪祥,刘家党,张娟.昆明市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2,(03).
[2]陈建嘉,张兴富.浅论高校体育部门创收实践与对策[J].四川体育科学,1998,(03).
[3]向京.湖南省高校体育设施经费短缺的因素及对策[J]. 怀化学院学报,2004,(05).
[4]谷晨.中美高校体育设施建设及管理状况的比较研究[C]. 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2008.
[5]欧洋,孙思敏.长沙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两型探讨[C]. 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1.
[6]吴绍云.试论大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问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03).
[7]吴俊领.我国体育院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的构想[J].首都体育学院,2013.
[8]刘冬梅.美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成功经验案例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endprint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高职园区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呼和浩特市高职园区体育场馆存在体育场馆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场地资源设计不合理;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率低、设施闲置;专业人才配备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建议进一步重视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管理,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投入及对外开放力度,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体育场馆利用率,推进高职园区体育场馆的进一步发展。
呼和浩特高职园区 体育场馆 现状 调研报告
高校体育场馆作为高校教学设施的一部分,在高校建设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其基本功能是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服务,是高校师生从事体育锻炼、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呼和浩特市高职园区共有六所高职类院校,其中4所隶属于内蒙古教育厅,并互为毗邻,从空中俯瞰,4所院校的布局成“田”字状。课题组根据调研要求,分别对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内蒙古机电职业学院进行走访与调查,汇总成本调研报告。
1.2研究方法
本报告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问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对四所高职园园区的院校进行调查研究。
2呼和浩特市高职园体育场馆发展现状
2.1呼和浩特高职园区各高职园院校统计表
2.2体育场馆利用率统计
各学院体育场馆的教学功能基本能达到要求,使用率达到100%,但仍出现了场馆利用不尽合理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其一,部分体育场馆的建设利用率低,如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体育馆仅一层,且将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100米跑道混合在一层,影响正常教学的进行;其二,各学院体育场馆基本对内开放,部分学院使用学生证可以入馆,部分学院课外时间收费入馆,在基本满足教学的情况下,可以满足本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诉求,但在各学校之间的整合效果较差。
2.3体育场馆建设经费投入、实用性及场馆工作人员专业统计
上述数据表明,其一,高职园区体育场馆的投入较多,但所要达到的效用却不尽如人意,如每天参与人数与在校人数比率,与资金投入的对比,使得高职园区体育场馆的使用价值不尽如人意。
其二,高职园区体育场馆的管理人员并非专业人员,这使得体育场馆的管理及运营基本处于摸索阶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发展。各学院基本是从管理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现代化服务意识尚未建立,无专业场馆人员,造成高职园区体育场馆发展后劲不足。
3对内蒙古高职园区场馆建设与运营问题现状的初步建议及展望
统筹促进体育场馆、设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好地发挥高职园区体育场馆在服务于高职园区教学、课外活动的作用,提高园区体育场馆、设施的有效整合率。因此,根据我们的调研,提出以下建议:
3.1明确体育场馆服务教学,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特性
高校体育场馆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训练、课余竞赛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和重要载体,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满足学校体育教学、运动队训练的需要。在教学方面,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新实践课的教学理念,研发出适合高职类学生的体育活动场所,加强体育知识的传授和宣传,使得体育场所成为学生体育实践与体育理论相结合的重要场所,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
3.2制定对体育场馆配套的财政政策,维护体育场馆日常建设需求
体育场馆属于消耗品,随着时间、利用率等因素的增加,器材设施就会有一定的损耗,并且场馆后期维护所需要的经济压力也会增大。在这种背景下,各学院应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体育场馆的建设与维护,建立体育场馆建设与维护的具体计划,纳入学院年度计划,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保证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运营正常化、规划化;另外,高校体育场馆与社会上需要场馆的体育机构或个人进行巧妙的结合,会大大减轻高校的财政压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全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3.3拓展思路,开发体育场馆活动功能
随着人们体育消费视角的转变,保证教学运行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利用合理的时间分配,兼顾高校体育科研和体育训练队伍,面向社会开放提供有偿服务,努力多举办大型赛事,从而提高体育场馆的综合利用率,以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这样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消费群体和大众消费群体加入到全面健身的体育活动中来,同时也能够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组织的体育活动提供优质良好的服务。
3.4开展社团俱乐部,整合高职园区体育场馆资源
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各学院在开展体育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需求与爱好,开设了各式各样的体育类俱乐部,在高校当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对于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整合各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定期开设各类俱乐部形式的比赛,推动学院之间体育赛事交流,丰富学生体育生活,提高体育在发展学生德质体美劳中的重要作用。高职学院的体育场馆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鼓励建设多功能、经济、适用的社区型体育中心,真正做到为全民健身服务,也可以提高体育场馆的运营动力。
3.5配备体育场馆管理人才,进一步优化体育场馆运营机制和管理体制
随着体育场馆的建设数量日益增多,满足教学、教育需求的同时,也对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的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人才大多是从别的专业转行,从专业的角度和经营的角度,都不能更好地为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服务,极大地限制了体育场馆发挥其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我们要加强和扩大体育场馆服务园区学生的效能,正视存在的问题,引进先进管理制度与人才,继续改革和完善体育场馆的现代运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更好地为高职园区的体育场馆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4结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园建设、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设施、体育场馆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善。高校体育场馆的正常运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学生体质、丰富学生、教师的业余生活、促进院系交流、宣传“阳光体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高职园区体育场馆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与建议,加强体育场馆建设与发展,推进高职园区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磊,王洪祥,刘家党,张娟.昆明市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2,(03).
[2]陈建嘉,张兴富.浅论高校体育部门创收实践与对策[J].四川体育科学,1998,(03).
[3]向京.湖南省高校体育设施经费短缺的因素及对策[J]. 怀化学院学报,2004,(05).
[4]谷晨.中美高校体育设施建设及管理状况的比较研究[C]. 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2008.
[5]欧洋,孙思敏.长沙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两型探讨[C]. 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1.
[6]吴绍云.试论大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问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03).
[7]吴俊领.我国体育院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的构想[J].首都体育学院,2013.
[8]刘冬梅.美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成功经验案例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endprint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高职园区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呼和浩特市高职园区体育场馆存在体育场馆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场地资源设计不合理;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率低、设施闲置;专业人才配备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建议进一步重视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管理,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投入及对外开放力度,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体育场馆利用率,推进高职园区体育场馆的进一步发展。
呼和浩特高职园区 体育场馆 现状 调研报告
高校体育场馆作为高校教学设施的一部分,在高校建设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其基本功能是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服务,是高校师生从事体育锻炼、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呼和浩特市高职园区共有六所高职类院校,其中4所隶属于内蒙古教育厅,并互为毗邻,从空中俯瞰,4所院校的布局成“田”字状。课题组根据调研要求,分别对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内蒙古机电职业学院进行走访与调查,汇总成本调研报告。
1.2研究方法
本报告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问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对四所高职园园区的院校进行调查研究。
2呼和浩特市高职园体育场馆发展现状
2.1呼和浩特高职园区各高职园院校统计表
2.2体育场馆利用率统计
各学院体育场馆的教学功能基本能达到要求,使用率达到100%,但仍出现了场馆利用不尽合理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其一,部分体育场馆的建设利用率低,如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体育馆仅一层,且将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100米跑道混合在一层,影响正常教学的进行;其二,各学院体育场馆基本对内开放,部分学院使用学生证可以入馆,部分学院课外时间收费入馆,在基本满足教学的情况下,可以满足本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诉求,但在各学校之间的整合效果较差。
2.3体育场馆建设经费投入、实用性及场馆工作人员专业统计
上述数据表明,其一,高职园区体育场馆的投入较多,但所要达到的效用却不尽如人意,如每天参与人数与在校人数比率,与资金投入的对比,使得高职园区体育场馆的使用价值不尽如人意。
其二,高职园区体育场馆的管理人员并非专业人员,这使得体育场馆的管理及运营基本处于摸索阶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发展。各学院基本是从管理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现代化服务意识尚未建立,无专业场馆人员,造成高职园区体育场馆发展后劲不足。
3对内蒙古高职园区场馆建设与运营问题现状的初步建议及展望
统筹促进体育场馆、设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好地发挥高职园区体育场馆在服务于高职园区教学、课外活动的作用,提高园区体育场馆、设施的有效整合率。因此,根据我们的调研,提出以下建议:
3.1明确体育场馆服务教学,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特性
高校体育场馆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训练、课余竞赛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和重要载体,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满足学校体育教学、运动队训练的需要。在教学方面,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新实践课的教学理念,研发出适合高职类学生的体育活动场所,加强体育知识的传授和宣传,使得体育场所成为学生体育实践与体育理论相结合的重要场所,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
3.2制定对体育场馆配套的财政政策,维护体育场馆日常建设需求
体育场馆属于消耗品,随着时间、利用率等因素的增加,器材设施就会有一定的损耗,并且场馆后期维护所需要的经济压力也会增大。在这种背景下,各学院应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体育场馆的建设与维护,建立体育场馆建设与维护的具体计划,纳入学院年度计划,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保证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运营正常化、规划化;另外,高校体育场馆与社会上需要场馆的体育机构或个人进行巧妙的结合,会大大减轻高校的财政压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全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3.3拓展思路,开发体育场馆活动功能
随着人们体育消费视角的转变,保证教学运行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利用合理的时间分配,兼顾高校体育科研和体育训练队伍,面向社会开放提供有偿服务,努力多举办大型赛事,从而提高体育场馆的综合利用率,以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这样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消费群体和大众消费群体加入到全面健身的体育活动中来,同时也能够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组织的体育活动提供优质良好的服务。
3.4开展社团俱乐部,整合高职园区体育场馆资源
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各学院在开展体育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需求与爱好,开设了各式各样的体育类俱乐部,在高校当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对于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整合各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定期开设各类俱乐部形式的比赛,推动学院之间体育赛事交流,丰富学生体育生活,提高体育在发展学生德质体美劳中的重要作用。高职学院的体育场馆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鼓励建设多功能、经济、适用的社区型体育中心,真正做到为全民健身服务,也可以提高体育场馆的运营动力。
3.5配备体育场馆管理人才,进一步优化体育场馆运营机制和管理体制
随着体育场馆的建设数量日益增多,满足教学、教育需求的同时,也对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的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人才大多是从别的专业转行,从专业的角度和经营的角度,都不能更好地为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服务,极大地限制了体育场馆发挥其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我们要加强和扩大体育场馆服务园区学生的效能,正视存在的问题,引进先进管理制度与人才,继续改革和完善体育场馆的现代运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更好地为高职园区的体育场馆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4结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园建设、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设施、体育场馆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善。高校体育场馆的正常运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学生体质、丰富学生、教师的业余生活、促进院系交流、宣传“阳光体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高职园区体育场馆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与建议,加强体育场馆建设与发展,推进高职园区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磊,王洪祥,刘家党,张娟.昆明市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2,(03).
[2]陈建嘉,张兴富.浅论高校体育部门创收实践与对策[J].四川体育科学,1998,(03).
[3]向京.湖南省高校体育设施经费短缺的因素及对策[J]. 怀化学院学报,2004,(05).
[4]谷晨.中美高校体育设施建设及管理状况的比较研究[C]. 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2008.
[5]欧洋,孙思敏.长沙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两型探讨[C]. 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1.
[6]吴绍云.试论大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问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03).
[7]吴俊领.我国体育院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的构想[J].首都体育学院,2013.
[8]刘冬梅.美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成功经验案例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