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职业教育“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

2014-11-20 06:39:26王蓓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双证书资格证书职业技能

王蓓

随着国家关于实施“双证书”制度的法律法规出台,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先后引入了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工作,企事业单位、社会上对“双证书”认同度越来越高,与之相关的制度研究也逐步展开。但是总体上看国内对高职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的研究范围比较窄、涉及深度不够,历史较短。本文以实行“双证书”一体化改革的意义为着眼点,阐述了“双证书”一体化改革具体实施方案。

“双证书” 职业教育 双证融通

一、研究意义

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对劳动者从事某项职业的学识、技术、能力的认可,是求职、任职、独立开业和单位录用的主要依据,是现代人就业的通行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对技能人才的资格认证制度。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即高职院校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使学生毕业时能同时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1.深化职业教育“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有利于高职院校进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与就业市场、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按照职业标准,培养适应职业岗位(群)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毕业生只有达到了一定的学历水平并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才能胜任某一职业岗位(群)的需求。深化职业教育“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能够使高职院校改变原有单一学历教育的传统办学模式,实行学历教育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积极开展上岗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实施多层次、多方向、多形式办学,这样才能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和办学水平。深化职业教育“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高职院校不同于一般研究型大学,肩负着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双重任务,更新了办学理念,拓展了办学空间,为发挥高职院校的办学功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提高就业者素质和能力,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2.深化职业教育“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有利于实现教学实践与岗位功能对接,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标准的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技能标准是评价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和高职教育教学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准,也是检验学校教学质量的杠杆。深化“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要求我们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实践体系,学生在实践环节与工作实际岗位操作接轨,真正实现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标准的对接。在教学改革中与职业技能标准对接,将会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课程体系的改革,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更贴近市场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市场上岗位规范,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进—步提高。

3.深化职业教育“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深化职业教育“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一方面使学生在学期间就提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了解自己即将迈入社会从事工作的职业规范;另一方面使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更加重视技能考评和动手能力的提高,更加贴近市场需求。这样学生毕业后持学历证书+技能证书双证上岗,不仅符合社会需求,工作顺利了也增强了自信心,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随着人才市场竞争激烈,人才观念也发生了转变,现阶段在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不仅注重传统学历文凭,更加关注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而职业资格证就成为衡量毕业生能力的砝码,成为新时期的“敲门砖”。有关数据表明,持双证上岗的学生更适应岗位需要,故倍受用人单位推崇。由此可见,实行“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有利于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使整个社会人才市场呈现更高层次发展。

二、具体实施方案

1.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岗学一体、双证融通”的工学结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校企合作企业为对象,深度融合,探索“岗学一体、双证融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方面,以学校为主体,实现“岗学一体”,即依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企业优势,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将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学校专业教学与企业对接。另一方面,加强“双证融通”,即建立起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二者目标一致、内容融通、教学过程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无缝连接,从而构建起有效实施“双证书”制度的基本框架。

2.加强课程整合与重组,建立合理的“课证融合”“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进而形成“双证书”一体化教学体系

要打破以学科知识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建立以能力为本位、“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围绕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形成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以职业标准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合理设置课程,把职业资格标准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改变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忽略了实用性的倾向,实现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沟通与衔接。根据职业岗位需要和社会需求,对课程进行重组,逐步实现课程的项目化、模块化,将行业发展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和职业技能标准纳入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应占全部教学时数一半以上;课程设置体现“双证”的衔接,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涵盖职业技能标准,课程内容应涵盖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学分或课程模块的方式建立起双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3.改革考评制度,以证代考

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核方法,坚持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实行部分课程和学科的以证代考。在基础课教学安排上,按专业学习要求,以“够用”为度,并兼顾未来发展的需要,考试可以取相关英语证书形式完成,专业课教学内容以实践环节为主,尤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和基本的德育、职业道德、身心素质、创新意识的培养,结课考试可以打破原有试卷形式,采取考取与本课程相关证书形式完成,建议在学生最后一个实习学期之前安排综合实训课程,通过综合大实训,让学生获取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endprint

4.以“双师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双证书”一体化改革

通过教师下厂锻炼,深入企业调研等方式,让一线教师更具备实战经验,成为“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学团队可以通过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或骨干教师培训,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深入企业,开发满足行业企业岗位群需要的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充分体现“岗学一体”“双证融合”等特点的优质骨干课。同时,加强与企业联系,拓展与企业的人员合作关系,让企业兼职教师进课堂,参与制定教学计划,进行实践教学工作,以“双师”队伍带动“双证”制度实施。

5.工学结合,搭建技能型人才培养平台

本着“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校企深度合作,充分调动校企双方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实践性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与真实的工作岗位相结合,突出讲与看、学与练、教与做,使课堂与实训基地、课程与职业资格认证、学业与就业相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校企共建具有真实的岗位环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的校内模拟实训中心。以我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与行业主管单位(天津中环信息集团公司)密切合作,以校企共建专业为载体,聘请行业专家、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确定、项目的实施。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入教学,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将职业技能认证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课程标准涵盖职业标准。选择社会认可度高,对学生劳动就业有利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国家助理电子商务师、助理网络信息编辑师、网络营销员、网页制作员,以及拟定中的业务建模师等。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的双证书获取率100%。同时,鼓励学生获取与电子商务专业密切相关的“营销员助理物流师/会计”等职业资格证书。使毕业生所学知识、技能与工作岗位相一致,使企业获得真正需要的人才,实现学生、企业、学校、社会多方共赢,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总之,实行“双证书”教学一体化改革有利于推动高等职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也有利于促进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密切结合,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天英.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4).

[2]王汉荣.对“双证书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0,(5).

[3]庄发扬.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3).

[4]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通用教材编委会.就业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双证书”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4-27.

[5]姚红云,赖昌林,陈开平.浅析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与学历教育证书的双证制结合的优劣[J].大家,2011,(6).

[6]李秀华.“双证书”模式下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职业,2011,(7).

项目来源:天津市教委2014年度重点调研课题,课题编号:JWDY-20143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双证书资格证书职业技能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工会信息(2020年21期)2020-02-28 07:19:36
适合我国国情的通航飞行员培养模式的探讨
价值工程(2017年6期)2017-03-15 17:42:11
教师落实“双证书”制度的挑战思路与实施策略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 “双证书”制度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58期)2016-08-23 07:28:52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学习月刊(2016年14期)2016-07-11 01:54:48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
论高职院校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
试论“双证书”课程开发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
出版与印刷(2013年4期)2013-12-15 1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