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新+陈旭佳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探究性学习受到教育各界人士的关注。语文探究性学习对传统语文教学有着极大冲击,在语文教学改革上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对吉林省语文探究性学习现状的调查,指出了语文探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的利弊,并希望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更好地完善语文探究性学习这一新型的课堂模式。
语文探究性学习吉林省意义现状策略针对语文探究性这一课题,笔者通过在吉林省各地中小学进行调查走访,并结合香港、台湾两大地区探究性发展的状况,在各地探究性学习与语文课程教学结合之中,看到了许多成功优秀的教学示例,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调查现状概述
通过调查发现,语文探究性学习在各个学校运用的形式大致有三种:第一种,将探究性学习作为每个学期开展一两次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课本以外的书籍资料中,选取一个文学文化专题作为探究性学习的主题,如“张爱玲作品研读”“日本文学中的美学观念”“鲁迅研究”“方言研究”等,可以称为是语文探究性学习下的小课题研究;第二种,提高文科整体素质性质的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围绕文科素质学习文化典籍,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文科论文或调查报告;第三种,则是探究性学习与语文课堂相结合,开发教材本身的探究价值,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探究、合作、创新的能力。这些课堂模式都有其特色,也存在问题。
(一)现存语文探究性学习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教学模式有了较大冲击,新兴的语文学习方式受到学生的喜爱,激发了学习兴趣
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整理发现,9成以上的学生对能够充分展示、发挥自我的探究性学习抱有极大热情,在探究性学习方式与传统的讲授型模式上,基本全部的学生都选择了探究性学习。显然,单纯教师加黑板粉笔的课堂模式已经不被学生所喜爱接受,他们需要更有吸引力与挑战性的教学方法引领学习。这种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主体地位、带动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方式是教学改革的一大重要举措。
(二)语文探究性学习在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带来了较大益处,受到了大多数一线教师的认可和家长及学生的欢迎
1.学生的知识、能力相较于之前有了一定拓展与提高。通过笔者调研,75%的学生认为通过探究性学习,学到了获取知识的来源与方法,并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自觉主动地通过探究思考、查询资料解决学习生活之中的问题。有超过90%的学生及76%的家长认为,在探究性学习之中,加深了与同学间、父子父女之间的联系,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甚至99%的老师认可探究性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的进行,学生看问题的视角更加开阔,创新性想法经常在课堂上迸发。
2.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在语文探究性学习中得到了良好的培养。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对于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在反复查询资料的过程中,拓展了课堂之外的、甚至语文学科外的知识,比如历史的、哲学的以及自然科学等。学生们在探究性过程中,在与同学、老师、家长的交流之中,逐渐培养出放眼世界的胸怀与气魄。在调研的反馈意见之中,超过8成的学生表示在语文探究性学习中感受到了自我能力的发展与提升且对探究的内容主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二、存在问题简析
(一)语文探究性学习在吉林省没有较为普遍性地展开,整个省内部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差异
长春市的各中小学校在探究性学习上面开展较好,学生素质好,积极性高,主动性强,教师有全面的指导,探究性目的明确,要求到位,探究水准高。但在吉林省其他的市级、县级学校,探究性学习发展不全面或者没有开展,县级学校的情况较长春市和其他市相比更差,大半数学生表示在班级中未开展过探究性学习。而在长春市开展的很多语文探究性学习也仅局限于上述提及的三种探究模式的前两种,开展次数少,将探究性学习作为学生实践活动的形式加以开展,不具备普遍性,与语文课堂结合不紧密,并未形成一套语文探究性课堂模式。
(二)语文探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出现软硬件设施无法跟上预期的现象
1.在长春市的中小学校中,多媒体设施、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硬件设备齐全,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进行提供了很大的物质支持,通过对家长的调查,家长对于学生探究性学习也提供了大量的帮助。然而在个别年级中,笔者发现教师在语文探究性课堂上依旧会出现不敢放权的现象,不能百分百相信学生的自主探究,对于学生这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仍存在着质疑,因而出现形式上的探究性学习,而内核仍是教师一人讲述、进行知识灌输的传统模式。由此可见,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之中,教师的个人素质也要随改革的进行有所提高。
2.在长春市的学校中,教师素质难以跟上语文探究性学习开展的情况时有出现,县级、其他市级的现象更为严重。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县级学校硬件设施无法与长春市学校相比,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较单一,探究能力水平较低,成果展示的形式老旧,效果不佳。较大的升学压力导致教师更多地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开放性的探究性学习。虽然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占主导,但教师必须花费全部精力来做好前期的准备、中期的引导以及后期的评价,时间精力的消耗以及观念的陈旧导致探究性学习难以顺利进行。
(三)语文探究性学习在教学方面只是简单地将一般探究性学习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加以套用,并没有看到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拿来主义”现象十分严重
探究性学习最早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开展进行,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在探究性学习上有很长久的发展历史,而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上的引入则是近些年的新兴形式,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套搬自然科学课堂模式的方法。这种教学形式是将理科的课堂框架与文科的思想内容相结合,使本该栩栩如生的课堂变得乏味、枯燥。
三、解决语文探究性学习不足的方法初探
语文探究性学习有其优点亦有其不足,我们在看到优点、发现不足的同时还要对它的不足进行改善,使其日益完善。语文探究性学习开展存在着地区差异、软硬件设施的不足、理论的套用等问题。
所以,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教育均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以便跟上改革发展步伐,同时需要更多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为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实践做出正确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郑桂华.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4.
[2]何强生.语文探究性学习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