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玲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执教能力,决定了高职教育未来的发展及其成败。针对青年教师执教能力不足的现状,提出改进的意见及建议,旨在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执教能力,提升教学效率,从而推进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青年教师 执教能力 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日益普及以及新鲜事物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走入大学,继续深造。近年来,高校招生录取人数的不断增加,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不断涌入专业高等学院。随之而来,对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队伍中占很大比例的是青年教师,他们也快速的融入到教师行列。教学经验不足、教学任务不断更新,这也就对青年教师的执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教师是教学的中坚力量,担负着教书育人和教育改革创新的双重使命,所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执教能力对于高校教学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教师,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在教学工作中,一方面,应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涉猎相关行业、企业,积累从业经验。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高职教学。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的执教能力迅速提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打好理论基础——明确高职教学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高等教育的特点外,还具有其他教育不具备的独特的特征。从培养目标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以从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技能培训。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 “以能力为中心”,强调职业性和适应性。从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的依据主要是按照市场所需要的岗位需求设置专业。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其针对性比较强,针对岗位或职业而设定的。从师资队伍要求来看,高职教育要求有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即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既要有普通高校教师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又应当有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从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来看,在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重视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高职院校以强化技能训练为特点,重视校内实验、实训设施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和模拟实习的能力培养。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来看,用人部门与学校共同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是针对社会发展、企业需要而培养一线技能人才的。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色之一。
高职教育有着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教育的自身特点。因此,只有在明确了高职教育特点的前提下,青年教师才能明确教学方向及要求,不断完善自我,满足高职教学需求,提升执教能力。
二、亲身实践,加强“执行力”——明确好课的标准、掌握授课基本功
高职青年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一定要明确好课的基本条件、掌握授课的基本功,这样才能完成教师的神圣职责——传道、授业、解惑。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检验课堂效率,最好的体现就是学生是否真正领会了课堂中所涉猎的内容,并能够将其付诸于实践。所以,学生的参与状态、交流状态、达成状态也就成为了好课与否的评判标准。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的不够,就算不上“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课堂上,教师是否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动的,他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才有可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学生的参与度、交流度、达成度和谐统一,达到最高点,这样的课就是好课。
在授课过程中,真正实现上好一堂课,还要有授课的基本功作为保障。青年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授课的基本功,尤其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不断融会贯通书本上学到的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并结合教学实践,积累教学经验。
三、知行统一——深入行业、企业,弥补自身不足
从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校教育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高职教育本身更贴近行业、企业。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色之一。这些特点就要求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要不断参与企业经营实践,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材料,调整教学方向,指导教学实践。青年教师进入企业最佳途径就是考取相关从业资格证书。通过资格证书的考取,即加深了对行业的了解,同时又用于了敲开企业用工之门的金钥匙。资格证书,将教师与用工企业仅仅的联系在一起。企业是以生产经营效益最大化为自身运作的目标,而拥有从业资格证的教师即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了从业的相关证明,这样就更容易被企业接受,加入其生产运营之中。而教师也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相关从业知识。只有在企业中不断的磨练,调整适应,才能源源不断的了解行业需求,为高职教学提供必要的支撑。
高职教育本身教学计划的制定就是参照行业标准,吸纳行业专业人士意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所以,教师在与企业沟通过程中,也是自身执教能力提升的良机。青年教师应把握机遇,弥补自身不足,不断完善自我。
四、“雁领式”——以模范为榜样,不断提升
青年教师在完善自身的同时,应努力向身边的模范教师学习。在高职院校中,通过教学活动评比、青年骨干教师评比,树立典型,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典范,设立努力目标。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领头雁飞得高、方向对,其余的才会飞的更远。在各项活动中,不断有先进典型涌现,而青年教师要做的就是比照先进,寻找差距,填补空白。模范,来源于身边的平凡的同志,但正是因为其身上有不同于凡人的闪光点,才被树立为典型。青年教师正是在不断的模仿、改进中提升自我。
以优秀的青年教师为榜样的同时,也应向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学习。各位师傅、前辈对于虚心学习的青年教师绝对不会保留。青年教师应充分利用身边的宝贵的资源,提升执教能力。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担负的使命,任重道远。所以,现在有必要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不断对于其执教中的存在问题加以改善,提高其执教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燕,沙润.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J].教学研究,2007,(3):132-135+164.
[2]史益大.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理性思考[J].职教通讯,2010,(2):57-61.
[3]一堂好课的标准.
[4]黄国汀.浙江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其对策,职业技术教育,2012,(8):75-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