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支持林业产业发展的措施与成效

2014-11-19 23:08:26李开元
现代企业 2014年10期
关键词:林权林农信用社

李开元

太白县是林业大县,林业产业是太白县的支柱产业,其发展直接关系着县域经济的繁荣、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林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县域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调节县域经济的重要杠杆,也是联结县域经济重要的纽带。因此,如何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优势,支持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林区县域经济中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一、太白县自然资源特点及现状

1.人少地多。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总面积2780平方公里,林地面积390万亩,其中县管林地面积158万亩,是宝鸡地区林业大县,也是全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县管林地按森林类别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两大类。生态公益林主要是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总面积133万亩。商品林为薪炭林、经济林和一般用材林,面积25万亩,其中:薪炭林(自留山)22.37万亩,占商品林面积的89%;经济林(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627亩,占商品林面积的0.65%;其它林地5667亩,占商品林面积的2.26%。全县辖7镇66个行政村,总人口5.2万,其中农业人口4.1万。农民人均拥有集体林地多达36亩。

2.自然资源丰富。太白县境内海拔最高3771米,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县城海拔1543米,是全省107个县区中海拔最高的,被誉为陕西的“青藏高原”。全县绿色植被覆盖率95%,森林覆盖率91 %,被誉为最绿之城。年平均气温7.7℃,夏季平均气温19℃,是省内最凉之城,也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空调城”。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354天,被誉为最净之城。自然风光雄奇壮美,有秦岭里的“香格里拉”之称,又是最美之城。境内有野生动植物2170余种,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国家珍稀动物57种,乔木100多种,灌木300多种,药用植物474种,还有糖类淀粉植物,油脂植物,玩赏植物等将近800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植物有蜜源、胶料、漆液、香料、树脂、饲料等,素有“亚洲基因宝库”的美称。

近年来,太白县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机,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特色富民”战略,走“林上采、林中养、林下种、林间游”的林特产业立体发展道路,把林特产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林果、林药、林畜、林游”产业,初步形成了绿色蔬菜、生态休闲、林特产业和生态工业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太白县跻身全省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前十县。

二、农村信用社支持林业产业发展的措施与成效

太白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简称县联社)是全县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机关。改革中,县联社把集体林权抵押贷款作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信用社点多面广的优势,通过创新业务品种,提高服务水平,加大了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1.把林权抵押贷款作为信贷投放的重点。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适度倾斜的原则,加大对涉林贷款的投放比例,力争使涉林贷款占到农业贷款总量的20%以上。

2.贴近林农,改进服务,优化贷款程序,提高办理效率。县联社要求,所有符合《贷款通则》和《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办法》规定的客户,都可以作为信用社林权抵押贷款的对象。林农以林权抵押的贷款资金,可以用于扩大生产或日常消费等各种合法用途,使森林资源这一“绿色银行”在林业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促进作用。在确定抵押物抵押率时,对盛产期的经济林(果树)抵押率最高可达评估值的60%,对用材林和竹林的幼龄林、产出前的经济林或用材林的中龄林、近熟林的抵押率可适当降低。在贷款期限设定上,与林业生产周期相匹配,并综合考虑贷款用途、林权证规定的林地使用期限等情况,最长可达10年。

3.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林权抵押贷款的有效模式。主要有6种:①林权直接抵押贷款,即林权所有者直接以《林权证》提供抵押向信用社借款;②担保公司担保贷款,即林农以《林权证》向专业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由担保公司为林农提供贷款保证,信用社发放贷款;③农户联保贷款,即农村信用社结合农村信用村、镇创建工作,借鉴农户信用小额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做法,以林农联保的方式发放贷款;④政府信用贷款,即由政府组织协调,指定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统借统还,各林业中小企业及林农作为最终用款人使用并偿还贷款本息,当地农村信用社作为委托贷款银行负责办理贷款的发放和结算业务;⑤企业资产抵押贷款,即林业企业以其资产进行抵押向信用社申请的贷款;⑥担保基金贷款,即由农村各类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林业中小企业及林业经营大户设立林业合作担保基金,信用社以按担保基金的2倍为额度发放贷款。

4.及时调整支持政策,降低融资成本。2013年7月,根据银监会与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林权抵押贷款的实施意见》,农村信用社对林农和林业生产经营者用承包经营的商品林做抵押的,也可以发放贷款,此举进一步满足了林业生产经营者的资金需要,实现了林业资源变资本的历史性突破。而对于贷款金额在30万元以下的林权抵押贷款项目,具备专业评估能力的信用社,不再向借款人收取评估费,以降低林农和林业经营者的融资成本。贷款金额在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的项目,坚持保本微利原则,按照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经过3年多的努力,到2013年末,太白县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026万元,抵押林地面积累计达到4万多亩。当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5.8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农业产值6.3亿元,同比增长10.4%;林业产值1.08亿元,同比增长6%;牧业产值7960万元,同比增长9%。農民人均纯收入7476元,同比增长13.1%。

三、农村信用社支持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影响了林权抵押贷款规模的扩大。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大部分拥有集体林权证书的农户对林权抵押贷款的作用认识不够,对林权抵押贷款的用途、期限、利率、办理程序等也知之甚少,全县发放林权抵押贷款的笔数和贷款金额占全县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的比例偏低,远没有达到20%的预定目标。

2.林权抵押资产评估机构少,评估、登记费用较高,增加了农民的融资成本,影响了农民办理林权抵押贷款的积极性。经调查,目前经县林业部门认可、具备资质的林权抵押评估机构仅一家,农村信用社作为30万元以下贷款的自评机构,也缺少有资质的专业评估师以及具体的评估标准、评估程序,无法独立开展林木价值自行评估工作。按评估值的2.4‰缴纳的评估、登记等相关费用,直接加大了农民的融资成本。

3.没有建立收储机构,林权处置难度大。目前,太白县林业局成立了林权办和林权交易中心,负责办理林权流转、交易相关业务,但未设立森林资源资产收储机构,不良林权抵押贷款抵押物的收储遇到困难。

4.林权抵押重大风险补偿机制亟待建立。虽然太白县已有保险机构开办林业保险业务,但政府部门未建立林权抵押贷款专项风险补偿基金,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缺乏相应的风险转移和补偿机制,影响了农村信用社拓展业务的积极性。

5.林权抵押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的多重考验,处置变现难度较大。由于林业虫害、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存在,林权抵押贷款与生俱来的风险不可避免。尤其是近年频繁出现的极端低温天气,更是极大地增加了林业产业的受害风险。

四、农村信用社支持林业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贷款业务覆盖面。农村信用社要继续加大对以林权抵押贷款为主的相关信贷产品的宣传力度,广泛普及金融知识,提高林区群众、中小企业对信贷业务的认识,以此扩大贷款业务覆盖面,充分发挥金融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2.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降低融资成本。林业主管部门应允许更多具备资质的评估公司参与林权评估,评估收费也应坚持保本微利原则。农村信用社应积极参加林业部门组织的林权评估专业培训,或聘请林业专业人员参与内部评估。建议抵押登记费改为按件收取,以降低借款人的融资成本。

3.建立林权抵押贷款风险缓释机制。林权抵押贷款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面临风险多,地方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和适当政策倾斜。可设立林权抵押贷款损失准备金、专项担保基金,对此类贷款给予财政贴息。符合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的,给予风险补偿。鼓励社会担保机构开展林权抵押担保业务,多渠道缓释非预期风险。

4.設置森林资源收储中心,负责森林资源收储管理。森林资源收储中心主要职责是发挥林农与农村信用社之间的桥梁作用,为林权抵押贷款提供担保与反担保,化解林业信贷风险。发生林权抵押不良贷款时,由抵押权人、抵押人、森林资源收储中心三方协商同意,将抵押的森林资源以收储方式交由收储中心收储管理和处置,所得价款扣除有关费用后,直接划转给农村信用社清偿贷款本息,剩余部分返还抵押人。

5.对林木采伐处置以政策倾斜和适当保护。对通过林木采伐方式偿还林权抵押贷款的,林权处置变现时,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满足抵押林权采伐指标,确保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顺利收回。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林权林农信用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林权供求信息
林业与生态(2019年5期)2019-06-03 16:36:04
林权供求信息
林业与生态(2019年4期)2019-05-26 14:27:02
林权供求信息
林业与生态(2019年3期)2019-05-21 15:00:44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浙江林业(2016年5期)2016-11-30 11:35:49
林业深化改革 林农共享红利
红土地(2016年7期)2016-02-27 15:05:48
林权供求信息
林业与生态(2015年2期)2015-03-16 08: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