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文暄+周璇
远处,断桥清晰可见;身侧,界碑静静矗立;前方,鸭绿江水缓缓流淌。
清晨,辽宁省军区某边防团三连政治指导员巴兴像往常一样,带领官兵踏上巡逻路。这条巡逻路对巴兴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每到一处关键部位,他都要仔细查看一番;每到一座界碑旁,他都和官兵深情地擦拭碑身;每到一处历史遗址,他都会停下来给大家讲述这里发生过的故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看似平平常常的一次巡逻,随行的官兵直言收获了很多。
为使连队建设更上一层楼,巴兴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所带连队先后被评为全军“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军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单位”“学雷锋学苏宁学习成才标兵单位”,荣立3次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巴兴个人也先后获得全军“学习成才标兵”“优秀四会政治教员标兵”、军区“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一等功。
巴兴,这位聚焦强军目标的基层指导员,用忠诚和青春在边防线上奏响了时代强音……
走进三连的门,就要成为听党话、跟党走的“接班人”。——巴兴
今年4月下旬,沈阳军区一位领导到连队视察时,点名要听巴兴讲课。好一个巴兴,毫无准备,说讲就讲。讲台上,他挥洒自如,激情飞扬,赢得了“满堂彩”。将军称赞他:“不愧为全军政治教员标兵。”
巴兴的课不但将军爱听,士兵更爱听。然而,刚毕业时,巴兴讲课并不被官兵“认可”,这件事成为他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催化剂”。
2009年7月,从东北大学毕业的巴兴来到了边防三连。连队安排他给战士们上堂课,曾拿过沈阳市大学生演讲比赛冠军的巴兴认为,讲课对他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他口若悬河,旁征博引,可几十分钟下来,战士们却直摇头:没听懂。
那次失败的经历,让巴兴刻骨铭心。此后,他开始学习钻研党的创新理论,没事儿就找战士求教,有空儿就看专家的授课视频。为搜集素材,巴兴养成了写故事的习惯,精心整理了全团特别是连队每名战士成长进步的故事。如今,200多个鲜活的小故事,成为他讲课的“素材库”。在此基础上,他还注重观察、模仿战士的语言,总结战士的兴趣特点,搜集战士的口头禅,什么“嘎嘎地”“走你”,还有“必须的”“out了”等颇具特色的词汇,相继融进了他授课的内容当中。
从“临摹”到“揣摩”,巴兴的课讲得越来越精彩,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普普通通的理论课,从他嘴里讲出来,战士们听得如痴如醉,听得眼含热泪,听得热血沸腾。战士李业强说:“要是几天听不到指导员讲课,我们心里就空落落的,好像少了点儿啥似的。”
一段时间,网络热词“高富帅”令战士们个个心驰神往。为了抓住官兵的“兴奋点”,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巴兴给“高富帅”赋予了新的内涵,即“高在信念道德,富在学识底蕴,帅在言谈举止”,引起官兵强烈的思想共鸣。全连战士争当“高富帅”,连队兴起了学理论、学文化的热潮。巴兴结合边防连队分散和流动的特点,探索总结出了“精细读原文、扎实背要点、人人上讲台、定期搞讨论、灵活抓答疑、成果常展示、择优树标杆、适时查考评”等理论学习“八步法”,把学理论拉近到官兵身边,使大讲堂变成了人人登台的微课堂,推动了基层理论武装的大众化,其经验做法在辽宁省军区部队推广。
“巴兴既坚持在课堂教育中用创新理论武装官兵,更注重在日常工作中点滴培养。”丹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李英彬介绍说,巴兴把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执勤巡逻、战备训练、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滴灌式”培育红色接班人。他举例说,连队官兵巡逻时,经常会沿途捡一些黄腊石。巴兴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一次,他带战士巡逻时,借机为大家讲起了黄腊石的知识。
“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这是玉的灵魂,好比军人的军魂。正因为有了‘听党指挥这个军魂,才使我们这支军队不断壮大发展,成为一支勇猛顽强的威武之师……”从玉石讲到军魂,从巡逻讲到使命,巴兴的一席话听得大家不住点头。战士们都说:“从那以后,每次巡逻看到黄腊石,指导员的话就会在耳畔回响,更加感到为国守边的责任沉甸甸。”
时时搞教育,处处是课堂。每周五晚上连队组织看电影的时间,巴兴也不忘添一把“铸魂”的柴。
“在不少国家的价值体系中,梦想的定义就是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梦想过于单薄,过于片面。‘中国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不是某个人、某个群体的梦,而是民族复兴、共同进步的梦……”今年年初,巴兴一边组织官兵观看美国大片《了不起的盖茨比》,一边结合电影内容讲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钱至上和阶级歧视,并通过观看电影帮助战士们消化理解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区别,引发了官兵的共鸣。
巡逻路上走一走甲午战争最惨烈的陆战场——虎山长城,体味民族之殇;体能训练跑一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通道——马市沙洲,重温民族觉醒;训练间隙讲一讲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我们应该怎么办,明晰使命责任。正是在巴兴这样点滴的浇灌中,三连的官兵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讲奉献守国门的意识更加强烈。
真正为战士着想,思想工作才会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巴兴
今年年初,团里准备组织建制连考核,就在全连积极备战的时候,二班长周杰的异常举动引起了巴兴的注意:饭吃两口就下桌,训练场上常走神。
在巴兴的追问之下,周杰说出了实话:父亲上山干活儿时不小心摔折了腿,正在医院治疗,他把工资全都打了回去,可手术费用还差两万多元。这两天,周杰急得团团转,干啥都打不起精神。
“别着急,办法总比困难多。”巴兴二话没说,把自己存有1万多元的工资卡交给了周杰,同时还与团财务股协调,帮助周杰预支了5个月的工资,让他的父亲第一时间进行了手术。
“指导员胜似我的亲兄弟!”周杰感动得眼泪在眼圈里打转转。此后,他以百倍的精力投入备战考核,并一举取得了全优的成绩。
“用真情打动战士,用真心关爱官兵。”巴兴所在团的政委马文新认为,作为一名地方大学生指导员,能把我军知兵爱兵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在思想工作中运用得淋漓尽致,在新时期的连队指导员中并不多见。
为了找准战士的思想“疙瘩”,巴兴坚持做到“四个一”,切实把经常性思想工作打到“鼓点”上,即“每天到班排转一圈、每周在班里住一天、每月与官兵谈一次心、半年与战士家人通一次电话”,通过与战士“零距离接触”发现问题、增进感情、解除困惑。
传统的爱兵方法对解决有些战士的思想问题如灵丹妙药,可有些战士却认为那是“糖衣炮弹”。战士张明就是这样一个人。
去年3月份,大学生士兵张明走进了三连。他入伍的目的非常简单:体验生活。可面对严格的管理和艰苦的执勤巡逻,他打起了退堂鼓,后来干脆混起了日子。班长、骨干关心他,他说别有用心;连队干部帮助他,他说另有企图。最后,还是巴兴摸准了他的脾气。
巴兴发现,张明遇事爱琢磨,于是,便在批阅他的政治教育笔记本时画了3个红色的问号。“这是啥意思?”张明冥思苦想也没弄明白咋回事,问其他战友也都一头雾水。于是他决定找指导员问个究竟。
没等张明开口,巴兴率先发话:“我想提醒你思考三个问题:如何定位人生目标?如何应对困难挫折?如何实现成长进步?”三个问题让小张陷入了沉思。巴兴顺势给他讲怎样抓住大学生士兵提干的机会,实现人生梦想。张明仔细一琢磨,指导员的话句句在理,他当即表态:好好干。打那以后,张明巡逻执勤抢着上,训练场上争第一。不久后,巴兴在他的笔记本上又写下了3个感叹号。张明知道,这是指导员对自己的鼓励,脑中的问号拉直,心中的梦想更坚。今年8月,张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西安政治学院。临行前,张明拉着巴兴的手说:“如果没有指导员的点拨,我不可能实现‘军官梦,毕业后,我还要回到连队,为祖国守好边防。”
像张明一样,新时期的战士思想活跃、个性张扬,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巴兴迎难而上,认真研究青年官兵心理特点,巧妙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感召力。
去年年初,连队出现了拿战友缺点开玩笑、给战友起外号的倾向性问题。战士杨挂帅性格内向,训练时身体一发力常常露出“发狠”的表情,时间长了,战友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杨小狠”,导致他在训练场上放不开手脚。巴兴几次强调开玩笑要注意分寸,可效果并不理想。他就用DV悄悄记录下战友与杨挂帅开玩笑的过程,并利用教育时间在连队播放,一些战士看了以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并当场向杨挂帅道歉。
哨位即战位,边防军人眼里要始终有敌情,脑子要时刻想着打仗。——巴兴
“防区既是现在的岗位,又是未来的战场。要像熟悉自己的掌纹一样,熟悉防区的一草一木。”巴兴上任之初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边防”。
巴兴拉着连队的“边防通”黄飞走遍了所属防线的每一道山梁、每一湾浅滩,实地踏勘边界走向,察验界桩界物,勘察了防区十几公里边境线,走访了边境沿线的数个村寨,掌握了兵要地志,熟悉了水文情况。
没过多久,省军区工作组到连队随机抽查,所有问题巴兴都对答如流。得知他任职不到一周时间,省军区领导称赞说:“当指导员这么短的时间,情况掌握得这么好,不错不错。”
“眼睛盯着战场,脑子想着打仗。”连长魏兴说,有巴兴这样时刻想着打仗的搭档,自己轻松不少。
今年年初,部队组织冬季训练,巴兴带领6名战士担任尖刀班,路遇一座大山横在眼前。此时,他们已奔袭了30余公里,体力消耗较大。山陡雪滑,直接翻越难度可想而知,但绕道而行却须要耗费较多时间。是直接翻越大山,还是绕道而行?
“还是绕道走吧,这样可以确保安全。”班长张春秋的话还没说完,巴兴就急了:“如果打起仗来怎么办?训练场就是战场,抢时间就是抢胜利。”说完,巴兴第一个喊着号子冲向大山。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巴兴对训练考核中的虚假之风深恶痛绝。
有一次,巴兴带领连队官兵参加团里组织的军事训练比武,取得五公里武装越野第一名,大家欢呼雀跃。然而,当巴兴得知考核途中有3人倒掉了水壶里的水时,主动向考核组申请取消了成绩。“考场投机取巧作弊,战场上必然坐以待毙。”巴兴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用实际行动为官兵上了一堂真打实练的作风教育课。
今年年初,连队发生的两件事让巴兴受到震动:一名观察哨值勤期间离岗,还满不在乎地说“和平时期能有啥大事”;为了美观,一个班将分担区内的树干全部刷上了油漆。经过认真反思,巴兴认识到:长期的和平环境,使连队官兵滋生了轻视战斗力标准,注重生活标准、领导满意标准等非战斗力标准的思想。
他从网上收集了习近平主席有关强军目标和战斗力标准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剪贴下载报纸网络上刊登的先进连队经验做法,组织官兵反复学习;结合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采取问题大家摆、是非大家辩、道理大家讲的办法,查找出战斗队思想树得不牢、打赢素质欠缺、训风考风不实等4个方面12个短板弱项,逐一研究确定对策措施,彻底清理不符合战斗力标准的工作思路和陈规陋习,让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在官兵头脑中牢固树立起来。
“边防就是前线,岗位连着战位,落实好能打胜仗的要求,落点就是完成好卫国戍边的任务。”巴兴常说,只要是干打赢的事,担点风险也不怕。
巴兴上任之初,恰逢新式边防指挥控制平台投入使用,建立起边防全时视频监控、边境勤务管理等多条数字通信走廊,开创了边防管控的新格局。新设备投入使用,很多战士却不敢碰,一些老士官也说:“系统连着上级机关,别说干出点成绩,不给连队捅娄子就万事大吉了。”面对战士不敢接触新设备的问题,巴兴带领骨干主动靠前,连续两周不断摸索、科学训练,手上磨出了茧子,心里对设备的性能却有了谱,使得新装备尽快投入使用,形成了战斗力。
几年来,在巴兴的带领下,连队先后上报有价值情报信息120余条,处置走私易物、违规越界等边情20余起,确保了边防的安全稳定。
打造钢铁般的战斗堡垒,连队建设才能不偏航、不走样。——巴兴
边防连队点多线长,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落实难度大。可在三连,七项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雷打不动。巴兴认为,这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今年5月,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支部要求每名党员结合实际写出个人剖析材料。巴兴发现,上士张涣新写的党性分析材料比较简单,特别是对自身问题挖得不深,当即要求他重写。张涣新说,自己文化水平低、理论水平有限,能写成这样已经费了很大劲儿。他还表示,自己当了十年兵,思想肯定没问题,一定会踏实干好本职工作。
“党性分析材料写得深刻不深刻,不在于文化水平高低,而是党性观念强不强的体现。”巴兴一脸严肃,“教育实践活动查摆分析不单单看能力素质强不强,而是要聚焦‘四风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一席话说得张涣新低下了头。最终,张涣新的个人剖析材料写了七八回才算过关,并严格对照自身问题立查立改。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巴兴责成7名党员重写个人整改材料,有的党小组专题组织生活会开了两次才过关。
一营教导员吴禹昊告诉记者,巴兴注重发扬民主,确保决策科学。他讲述了士官支委杨雷鹏的故事。
2012年年初,司务长杨雷鹏当选为士官支委。他平时能说会道,工作无可挑剔,可在支委会上却要么缄默不语,要么随波逐流,很少发表个人见解。巴兴针对他“说错影响决策、说多影响团结”的顾虑,组织“一班人”学习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讲清班子成员的职责要求,对杨雷鹏教育很大。此后每次开支委会,巴兴都让他发言,并及时给予鼓励,使他逐渐消除了顾虑,发言也积极起来。有一次,连队选配代理排长,杨雷鹏经过深思熟虑,大胆提出不同的意见,被支委会采纳。他推荐的士官袁磊虽然资历浅,但军事素质过硬、组织协调能力强,当年年底就被团里评为士官标兵,荣立三等功,第二年就提了干。
巴兴注重引领支部一班人当标杆、作表率,支委成员人人是“刀尖子”,个个是“边防通”。针对少数党员先锋模范意识不强的问题,巴兴提出“亮出党员身份、叫响鲜明口号、开展专题践行、困难任务考验”的倡议,成立了10人组成的“党员突击队”,设立了8个“党员示范岗”,让党员始终有一种危机感和责任感。
三连管段地处闹市,社情边情复杂,地方人员为谋取利益而笼络官兵的事屡见不鲜。巴兴带领支部筑起拒腐防变的战斗堡垒,确保官兵做到“常在江边走,就是不湿鞋”。
2012年建军节前夕,连队接到民兵信息员报告:有个沙场正在私挖河堤。巴兴立即带人赶到现场制止不法行为。沙场老板把巴兴拽到一边,拿出5000元现金,说边防官兵站岗执勤比较辛苦,他代表驻地百姓慰问一下,日后还有重谢,巴兴当场予以拒绝。
沙场老板不死心,借着慰问部队的机会,又送来1万元现金,希望连队“行个方便”。巴兴当场回绝:“私挖河堤改变的是国界走向,损失的是祖国领土,坚决不行。”该老板仍不死心,建军节当天又送来满满一车慰问品,却再一次“碰了壁”。
指导员走在前,官兵跟得紧。两年多来,连队官兵共拒收各种礼金5万多元,连队被辽宁省评为“反走私先进单位”。驻地的百姓都说:“有这样的边防军人为我们站岗执勤,我们放心!”
把士兵领上成才之路,培育党的好战士、社会的好公民。——巴兴
如今在三连,再也没有人瞧不起任宏宇了。
上等兵任宏宇性格内向,刚到连队时,干什么工作都比大家慢半拍,话儿说不明白,事儿干不明白,战友们都不喜欢他,他也因此闷闷不乐。
人人皆可成才。巴兴总结观察任宏宇的优点,发现他做事心细、认真,就安排他当情报观察员。在哨长的带领下,任宏宇很快就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和技巧,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他收集的情报全连最多。再次回到连队的任宏宇得到了战友的掌声和赞许声,大家都称他为“观察小能手”,去年年底被团里表彰为优秀观察员。
巴兴结合连队和官兵实际,坚持为每一名官兵设计成长成才“路线图”,人人有长远目标,个个有阶段目标,让官兵们始终感到个人发展有奔头。“他善于观察每个战士的特点,把他们的长处放大,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让乔木成为最好的乔木,让小草成为最好的小草。”说起巴兴的“育人经”,曾是巴兴老教导员的团政治处主任潘延东如是评价。
2011年年底入伍的大学生士兵王年雄,寡言少语,身体柔弱,训练跟不上趟,与战友合不上群。巴兴组织新兵谈军旅梦想,王年雄一句“考学提干”引来了一些人怀疑的目光。为了帮助王年雄实现个人理想,巴兴为其设计了“三步走”的阶段目标。第一步,加强与战友的沟通交流,融入连队,增强自信心;第二步,强化身体素质,所有军事训练课目全部达到良好以上;第三步,多岗锻炼,全方面培养综合素质。
随后,一项专门为王年雄量身打造的“转型工程”正式启动。连队组织演讲、故事会等活动,巴兴“逼”着王年雄上讲台,在与战友交流中敞开心扉;安排班长骨干一对一帮带,补齐王年雄军事素质上的短板弱项。一年时间内,王年雄先后在锅炉工、副班长、军械员、油料员、炊事员等多个岗位上锻炼,每一个岗位都表现得很出色。2013年6月,王年雄在大学生士兵提干考核中以优异的成绩被南昌陆军学院录取。
走进三连的战士都不愿离开,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在指导员的带领下自己在不断地成长。战士范辰的母亲也没想到,儿子会有这么大变化。
大学生士兵范辰,家庭条件优越,入伍前是个开着小车、玩着iPad、穿着名牌的时尚青年。到部队后,他产生了强烈的不适应感,甚至打算当“逃兵”。巴兴经常与他谈心,给他讲“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道理,用古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故事激励他;批阅政治教育笔记时,把范辰的表现写在上面,及时指出他存在的不足、努力的方向。同时,巴兴带着他一起巡逻,在感悟使命神圣中坚定其戍边信念;跟他一起干脏活儿累活儿,在体会劳动艰辛中除掉其娇贵习气。两个月后,范辰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去年夏天,母亲到部队看望范辰,恰逢其站岗执勤。看到儿子满头大汗,母亲要给他擦汗,却被他拒绝了。他说:“军人执勤时要注意形象。”进连队大门时,范辰主动为母亲掀起了门帘,一个小小的举动,却让母亲感动得流下了泪水,她连声说:“以前这是不可能的事儿,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巴兴始终认为,培养人才既要着眼于为提升部队战斗力负责,更要着眼于为个人发展、为国家建设负责,确保官兵拿起钢枪上得了战场、脱下军装进得了社会,做党和国家事业的有用之人。
来自江苏徐州的战士刘惠宇,接触社会较早,入伍后,把社会上一些不良的习气带进了部队,动辄打架斗殴,不服从管理,班长说他一句,他有十句等着,干部骨干都说这样的兵无药可救。可巴兴却没有放弃,既用部队严格的纪律约束他,还不厌其烦地与他谈心,带着他为驻地孤寡老人献爱心、听先进典型作报告,逼着他上讲台谈个人理想、谈人生目标。水滴石穿,“油盐不进”的刘惠宇终于开了窍,以前的坏毛病一扫而光,去年年底还被评为优秀士兵。战友们都说,他像变了个人似的。退伍后,刘惠宇做起了电器生意。一次,一位顾客来买货时,把装有1万元的钱包落在他的店里,刘惠宇积极联系失主,第一时间将钱包送还。
在巴兴的持续培养下,三连有10名战士考学提干,9名训练尖子被选调为团应急机动力量,8名骨干被交流到兄弟连队担任班长,30多名复员战士成为引领风尚、建设家乡、勤勉敬业的先进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