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宗
我们的人民共和国走到了自己的第六十五个年头。六十五个春秋的风雨与朝霞,冰雪与鲜花,都清晰地写在了凝重并辉煌的史册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的歌声多么响亮……”这首歌,我们年年唱,时时唱,唱得自豪,唱得雄壮,唱出了我们每个人对共和国的一片深情的热爱。
逢五小庆,逢十大庆。今年是逢五。白山出版社以其对共和国挚爱的情感,对社会和时代的责任和使命,对诗人的关怀和信赖,提出编辑这样一套丛书,作为对共和国六十五周年的献礼。编辑室韩光主任找到我,让我主编这套书,让我也编选出丛书中的一本,另三位诗人分别是东来、杨凯华和张清清,韩光主任邀我为这套丛书写篇序文,我皆欣然应允。
东来是一位坚定执著、热情洋溢的诗人。我与他有20多年的交情。我曾为他的第一部诗集写过序,那时他署名“杨卫东”。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已出版六七部诗集,其中不乏获奖作品。他的诗作曾在社会和诗坛引起积极的反响。我通读了他的这部新著,给我最直接的感觉是,东来的诗越写越成熟老练了,而且在这部诗集中,我高兴地看到了他的诗有了明显的质的飞跃。
笼统地概念地泛泛地歌唱,是写诗的大忌,东来的诗却是具象的“我”歌唱具象的“祖国”。具象到“12年后,我诞生在祖国的期盼中”,表明了他是1949年之后的12年即1961年出生的;“帽徽经常映照鲜红的阳光”,突显了他的职业。他歌唱祖国有了自己年龄和身份的鲜明定位。
诗人把祖国具象为阳光、水、山峦、土地和人民,具象为一个个著名的或无名的英雄。“祖国明亮是因为有照耀土地的阳光”,是的,没有阳光,我们的土地注定是贫瘠的,而我们自己“也只是飘起飘落的尘埃”。
“我们是阳光之子/灵魂跟着阳光行走”,这是诗人的宣言,亦是诗人的信仰:“没有阳光的照耀/我只是背阴的花树/总有一天会在途中枯萎”。从庄严神圣的青藏高原,到景色秀丽的黄山,再到风光无限的“东方第一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诗情画意。“阳光不言/天天传递着希望/引领着我们的梦想”,诗人从外在写到内在,从阳光写到水。在水的一节里,诗人的忧患情结传递并感染着读者,为人类的水源、水质担忧。水并非取之不尽,人类要为环境的恶化负责。诗人发出了“谁能像疼亲人一样,疼受伤的地球”的呼唤。生态觉悟,环保意识,让诗情变得尤为沉重,令人警醒。
诗人写到诸多的山:首阳山、井冈山、岷山、太行山,还有泰山、五台山、九华山、武夷山、华山、普陀山、峨嵋山……他说他登过的布达拉宫海拔4500米,很高,那儿的一棵小草,比几大名山还高,但他认为天安门才是一座真正的高山。他赞美祖国的土地,说“曾经有人将泥土装入瓶子,带离大陆”,这泥土,是根,是本,是源,“看到它,心里就踏实,身上就有力量”。这力量是祖国给予的。
“年轻的共和国像一条记忆的河/从历史的基座上缓缓流过”,也从诗人的心上流过,也从诗人的笔下流过。
如果说前半部,诗人侧重歌唱祖国自然的美;那么后半部,诗人以英雄的雕塑来追溯共和国如何来之不易。穿透暗夜靠的是火光、刀光和英雄的目光,英雄是共和国的基石。从左权、方志敏、彭雪枫、刘志丹、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董存瑞等著名人物,到蔡中熙、龙德生、张寿春、刘曙华、江永年等众多的不为更多人所知的英雄楷模,“血之刃,是战争之血涂抹了利刃/刃上血,是英雄献身的最好证明”。诗中还专情歌唱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战区涌现的如刘英俊、陈宝俊、刘柏林、何秘书、苏宁、吴志国、程志国、叶景林等英模人物,他们和前辈英雄一样,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爱国的坐标。
诗人歌唱了年轻的祖国,“无论什么艰难困苦,只要年轻/就没有逾越不了的山峰”。诗人感叹自己“……衰老不可遏止/年轻多么美好”。啊,歌唱和向往年轻,青春——万岁!
杨凯华也是我熟悉的一位战士诗人,时光匆匆而去,转眼间,凯华也有9年的从军历史了。他一直致力于为士兵雕像,致力于描写士兵的生活,抒发士兵的情感,致力于成为士兵的代言人,并以此为豪。我记得2006年他还是一个新兵的时候,就参加了沈阳军区军旅抒情歌曲创作笔会,参加这个笔会的有铁源、邬大为、胡宏伟等数位歌曲创作的名家,在笔会里,他的年龄和军龄都是最小的,我就是在那个笔会上认识他的。他的谦逊和勤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0年军区举办业余文艺会演,凯华作词的《因为有了你》曾备受称赞,那些寓意深刻又简洁明快的词句,如“谁是可爱的人,越说越亲密”,“迷彩肩头挑着满天风雨”,容易被人记忆。
“种下种子/收获希望”,这是他在《从军行》里的句子。是啊,凯华是一个辛勤播种的人,他写诗,也写歌词,曾出版几部诗歌集,并有作品在全军获奖。他不断地收获希望。他对祖国的歌唱,是从对战士的形象塑造开始的。在《一动不动》里,他塑造的是一丝不苟坚守着的士兵:“在泪眼模糊中/他仍然坚守/目不转睛地坚守/坚守着”,“黄昏的阳光斜照在他的颈上/我似乎可以看到/那些发出金色反光的细细的汗毛……”《在远处,甚至更远》,写哨所,写哨兵,他们是平凡的,是易被遗忘的生活角落,他用诗歌来提醒,来呼唤,这些平凡的哨所和哨兵,值得尊敬,值得赞颂。《军人的美》,美在哪儿?被钢枪托举,被冷漠包围,也被母亲隐藏。诗人知道,他们“最美的微笑只对和平绽放”!走在这遥远的《征途》上的都是战友,“因为我们叫兄弟/只要还在一起/万物便举手可及”“我们的心灵已寂静/敌人正因嗫嚅着我们的名字/而战栗不已”,在我们面前,“是鲜花/还有孩子们爽朗的笑声”。“我们微笑/深渊在含笑中跨越/我们歌唱/荆棘在歌声中闪躲”(《跟你走》)。在凯华笔下的士兵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祖国守卫者的意志和决心。
在《无名烈士林》中,诗人咏叹再三:“脚步轻一些吧”“脚步轻一些吧”,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敬仰和尊崇。在《退伍就像下了一场雨》中,让人们感受到军人情感的温润,新兵、老兵,雨水、汗水、泪水,每当有老兵退伍,都将会有一场“晶莹的洗礼”,这是我们所熟悉的军营独特的景象。
在写亲情、爱情和乡情的诗中,凯华的《父亲的背》写得格外有味,父亲“把我搭在弦上/射出了他的世界/于是/我便成了他无眠之夜里无弦的初月”,他写的是伟大的父爱。在《这不怪你》一诗中,诗人说:“我和你的相遇/我都写成日记/一页一页的思念/都是想你的证据//我和你的故事/我都亲身经历/一天一天的情感/都深深烙在心底……”他写的是平凡的日子里爱的积累和持久。
这种爱的体察、描摹和倾诉,都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先有付出才会有感动/世界因此精彩纷呈”。在爱情的世界里,计较天秤上砝码的轻重是没有意义的,舍得付出才会体验到爱的真谛和快乐。
凯华的歌唱,有时过于理智和冷静,如果能让激情燃烧起来,多一些如火炽烈的句子当会更好。
张清清是一位喜爱写作的军嫂,对于我们的阅历,她好似一位新的歌者,但她本人的写作经历也不短了。她在这本《凝聚》里,热诚地为祖国而歌。我们看到《颂太阳》《为了祖国的需要》《等待祖国的召唤》《你·黄河的歌声》《祖国装在心中》《祖国,我是您的儿子》这样一些抒情诗的标题,读到这些诗,自会感到诗人对祖国母亲的依恋、依赖和奉献的赤子之心。一句“我永远是您的忠实的不讲半点酬价的儿子”,是那么无私而坦荡。“祖国,我的母亲/我的脉搏为您跳动/我的血液为您而流动”,“我的信念是为您洒下最后一滴血”,“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您的名字——中国/永远在我心里涌动”。这种信念、这种情感的表达,在《祖国,我爱你》这首诗中变得更加直抒胸臆:“祖国,我爱你/像山火般强烈灼热/理智的闸门也无法将它战胜/一切言语都是苍白无力/我对你的虔诚如同泉水/汩汩流淌永不歇息”。这种思绪,在《为了祖国 我是》里,又是那样赤诚、那样忘我、那样激情喷发地歌唱着,这不能不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祖国深挚的热爱。
在诗人的记忆和思绪中,祖国不应是抽象的,祖国应是具象的。祖国的每寸土地都是可爱的。那么爱故乡就是爱祖国。张清清在这本诗集中有大量篇页是歌唱她的家乡——美丽的海滨城市兴城的。“故乡啊/你那多情的海水/把我滋养大/你那俊俏的山峰/给我无穷的智慧”。“故乡啊/亲爱的故乡/无论我走向何方/何时何地/爱你这颗心/痴痴不动摇/你那无形的风筝线/时时牵动着我的情”。那首《早晨的海》,是海边小镇的黎明写真,那么清晰和朴实地描绘了早晨和海景:缤纷的人流,喧闹的码头,满船的海鲜,吵杂的交易,诗人被这场景深深地打动了,她感念大海的恩惠,用诗句留下了这幸福的画面。那首《游子归期》,写家乡山变、水变、人变,那巨大的变化,令人可视、可听、可感。诗人带着赤诚的心,投入家乡的怀抱,望着家乡的腾飞,不禁洒下激动幸福的泪水。那首《五一出游·滨海》,记述的是一次假日放松快乐的出游经历:“就是要笑啊/把烦恼/一切疲劳/随着大海的波涛消失吧”,“想着我们的人生/想着我们走过的路/想着我们的沟沟坎坎/那些逝去的东西/不能阻碍/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源泉/虽然脚下的路像沙滩/柔软/可我们的/心路/永远/年轻/蓬勃”。
作为在军营里度过美好青春时光的一位军嫂,她目睹了、体验了、感受了军人的奉献与牺牲,她对军人有更多的理解,更细的观察。在《军旗,我们的骄傲》《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八一 军人》等诗作中,我们体会到诗人对她“敬慕的军营”投放的热烈情感:“走在八月的营区/感受八月绿色的海洋/八月 是军人相逢相拥的日子/是历史赋予军人的礼品/是母亲馈赠军人的爱/八月 是和平的象征/八月是军人的誓言/八月是军民享受天伦之乐/八月/又是不能忘怀亲人的日子……”共和国的军人,是共和国的守卫者。对于社会一般读者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军营生活,是这片土地上具有独特使命和责任的子弟兵生活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爱军营就是爱祖国。
在张清清的歌唱里,如果更多一些深思和熟虑,在炼意和炼句上再下一番功夫,将会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在韩光编辑的这套诗丛的作者中,我是年龄最大的一个。收入到我的这本《为祖国而歌》集子里的诗作,大多都是应约而作,而且多是朗诵诗。《旋转的地球上有我的祖国》和《仰望国旗》,均是发表在《人民日报》迎接国庆佳节专版上的诗,这样一些纪念性的诗作,多次被集会朗诵或在电台、电视台朗诵,通过这样的渠道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我的创作。我歌唱祖国,歌唱党,歌唱人民,歌唱英雄,歌唱故土,歌唱人生。我是一个不倦的读者和歌者,我的阅读量和写作量都很大,我为此感到欣慰,同时感到汗颜。欣慰的是我创作生涯的充实,汗颜的是我创作精品的缺失。我愿意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愿被这步伐甩掉。我已年过古稀,我曾说过:“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以古稀做再起。”这是我的愿望,也是我的实践。
在可爱的共和国六十五周年之际,承白山出版社盛邀,我以一个老兵的身份,和几位年轻的诗友一起奉献上这套诗丛,让它们作为绽放在深蓝的节日夜空中的几束五彩的礼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