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桥,姚 见 陈大乐,叶东城
(广东省阳江市中医医院骨三科,广东 阳江 5295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以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和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1]。多表现为膝骨关节僵硬不灵活、疼痛。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们对接受膝关节镜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用止痛四物汤治疗,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共88例,均为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本院风湿免疫科患者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44~76岁,平均(56.4±2.7)岁;关节肿胀17例,持续性疼痛18例,走路发生摩擦响声10例;X线检查关节间隙变窄32例,囊性病变和硬化8例,软骨下骨质致密5例;病程平均(12.8±2.4)年。对照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42~75岁,平均(55.8±3.1)岁;关节肿胀16例,持续性疼痛16例,走路发生摩擦响声11例;X线检查关节间隙变窄30例,囊性病变和硬化6例,软骨下骨质致密7例;病程平均(13.2±2.8)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关节镜治疗膝骨关节炎,应用硬脊膜外连续阻滞麻醉,保持平卧位,手术期间注射抗生素,在无菌条件下,连接好各种线路和设备且在手术的过程中,持续冲洗关节腔[3]。从关节腔内上入口插入进入管,在关节的内下、前外下入口将摄像头及器械放入患者膝关节腔内,在摄像头监视下进行手术。时刻观察各管道是否打结、扭曲,必要时,在关节腔内放入引流管。同时用醋氯芬酸片(西安海欣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20020231),每日最大剂量0.2g,分两次服,早晚各1次。1周为一疗程,服用2个疗程。
观察组:在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基础上配合止痛四物汤治疗。药用川芎12g,当归10g,熟地黄15g,白芍10g。水煎,1剂煎3次,三餐前空腹服,7剂为一疗程,服用2个疗程。
治疗期间,安排合理的时间进行膝骨关节的康复训练和定期注射软骨保护剂,并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
膝关节评分。根据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系统对膝关节的疼痛、稳定性和活动度进行评分。疼痛占30分,活动范围占18分,功能占22分,屈膝畸形、肌力、膝关节稳定性各占10分[4]。
疗效标准[5]。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变化或临床症状加重。
两组ESR值及膝关节评分见表1。
表1 两组ESR值及膝关节评分对比 (±s)
表1 两组ESR值及膝关节评分对比 (±s)
两组疗效见表2。
组别 n 血液血沉(ESR)值 膝关节评分观察组 45 25.4±2.6 82.7±7.8对照组 43 27.7±2.1 76.4±8.6 t — 4.5746 3.5944 P — 0.0000 0.0003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中医 “痹证”范畴。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血行不畅,阻于经络、肌肉关节,致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6]。
止痛四物汤具有消肿祛瘀、温经养血、活血行气和通络止痛功效,方中熟地黄、白芍、川芎、当归活血而不伤血、补血而不滞血。保护机体膝关节软骨细胞的完整性,减轻膝关节软骨的磨损,抑制滑膜炎症及增生,对膝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有抑制作用[7]。
膝关节镜术后用止痛四物汤可使血沉(ESR)值降低、膝关节评分值上升,临床症状改善,病情明显好转。
[1]凌云,王延涛,欧阳国容,等.关节镜术后应用止痛四物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11,23(4):1009-1011.
[2]张积慧,李凌,刘洁珍,等.退行性膝关节炎发病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0,9(2):1671-1672.
[3]黄骐.中医推拿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1):1015-1017.
[4]anete JD,Rodriguez JR,Salvador G,et a1.Diagnostic usefulness of synovial vasal hrmorphology in chronic arthritis A systematic survey of 100 caⅫ[J].Semin Arthritis Rheum,2003,32:378-387.
[5]黄荣惠.膝关节镜下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004-1005.
[6]Ilczymld MC,Gdberman RH,Adams A,et a1.Arthroscopic findings in gout of the wrist[J].Hand Surg Am,2009,34(1):244-250.
[7]黄献功.膝关节镜在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