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启发学生思维,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应将生活中出现的情境、对话或者表演与阅读教学充分地结合起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为课堂氛围注入活力,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艺术性;实效性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传统教学模式只单纯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情境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也为教学者带去了新的考验。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对外界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要注意其艺术性和其实效性的展现,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情境所蕴含的含义
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思维拓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融入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带去了独特的情感体验,从而与作品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1.情境创设在阅读教学中实效性的突显
创设情境教学方式是教学者所创设的情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为高效课堂服务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摆脱学生原有的思想负担,为其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对学习语文兴趣的提升。
2.创设情境要将其艺术性和实效性有效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尽管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长此以往也会让学生产生枯燥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些文章就脱离了生活实际,不符合学生所处环境,例如,在《奇怪的大石头》这篇文章中,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不能很快想象到这样一个场景,这是其社会认知能力低、思维存在空缺造成的。再者教学者在讲述这篇文章中没有利用其他有效手段进行教学,致使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掌握不牢,艺术性体现也不够明显。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要注意艺术性与实效性的结合,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将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有效地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能够不断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锻炼小学生的文字功底,同时能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打下良好的基础。
1.教师在对记叙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结合实际创设情境
例如,在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当中,学生平常就生活在一个学习雷锋事迹的过程当中,然而却没有与其实际接触,与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感,因此作为教学者要充分的利用好这一点,可以利用身边的好人好事去教导学生,这样使得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既符合实际情况又达到了教学目的,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了条件。
2.教学中童话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童话具有科幻性、叙事性,同时也有着无限的联想性,教师应将学生的学习状况与童话的这些特点相结合进行情境创设。例如,在《巨人的花园》这篇文章中,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教学者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与之相关的卡片,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其中的情境进行表演,使学生乐于学习语文,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将情境创设融入阅读教学中,既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氛围,从而实现艺术性与实效性的统一,为高效课堂创造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赵素毕.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
作者简介:宗珊娜,女,1985年3月出生,本科,现就职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名都小学,研究方向:语文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