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现行教学改变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中形成的沉闷的、乏味的单向知识授受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从根本上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情境;兴趣;沟通;活力
一、提高施教能力,激发参与兴趣
教育者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多样化地扩大单位时间内学生主动活动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
《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段:
学生在学习小组里编演课本剧,有的在表演,有的在读旁白,有的像个导演在指挥全过程。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师:谁来说说你在小组里演什么角色?
生1:我演乌鸦,乌鸦一开始不理人,听不进狐狸说的话。后来,听了狐狸说她嗓子好,得意极了。
生2:乌鸦真爱水,爱臭美。
生3:乌鸦很笨,没有自知之明。
生4:我演狐狸。它可狡猾了,会骗人。
生5:不,我觉得狐狸很聪明。(几个学生附和着说)
师:是啊,我也觉得狐狸挺聪明。可是它把聪明用在什么地方上了?
生6:它想不劳而获,贪小便宜。这是不对的。
生7:想得到食物,要靠自己的劳动。
师:大家说得好极了。那谁能演好狐狸这一角色呢?挑战表演读。谁来……(学生兴趣极高,纷纷上台挑战,你演我评的)
生8:狐狸说话时眼睛要骨碌碌地转。
生9:狐狸说好话时,要提高嗓子,引起乌鸦的注意。
小组上台合作表演课本剧。课上完了,但学生还余兴未尽,还沉浸在愉快的表演中。
在片段里,我们看到了全体学生精神活力的释放。学生在小组、大组和个人挑战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课堂上出现不同的声音,如有学生说:“狐狸是聪明的。”这时教师不是立刻把学生引到自己的标准答案来,而是引发学生做进一步思考。从而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如“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高施教能力,特别注意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主动参与的兴趣,把学生引入渴望尝试的情境中,使他们乐意学,主动参与。
二、创造发言机会,引导主动参与
教育理念强调“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只有与生活世界能沟通的知识,只有能提高、完善学生能力和品质的学习,才富有生命活力,而知识从书本形态到生命形态的转化,是不能没有这“两个世界”的沟通的。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真有意思,老师最喜欢读最后一节。你们呢,谁要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学生纷纷说开,有的说喜欢第一节,有的说第三节……接着学生自读喜欢的章节。)
师:那好,把你最喜欢的章节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生1:我喜欢第二节。因为我看过蒲公英被风吹走时,像一个个空军背着降落伞,在空中飘啊飘,可好看了。(读本节)
师:我也看过,确实很漂亮。
生2:我和老师一样,喜欢最后一节。因为它让我懂得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许许多多的知识。我以后要改掉粗心的毛病。(读本节)
师:哇,××同学下决心改掉粗心的毛病,我们拭目以待。(其他学生给他掌声,表示鼓励)
生3:我喜欢第四节。因为豌豆的豆荚被炸开时,声音很好听。而且它是蹦着跳着离开妈妈,很可爱。(读本节)
师:你读得真好,老师也喜欢这一节。
生4:我喜欢“苍耳妈妈”这一节。因为苍耳妈妈的办法最好、最安全。她让带刺的铠甲挂住动物的皮毛,有时也挂在我们的裤子上,然后她的孩子就能到处跑。
生5:对啊,对啊,会挂在我们的裤子上。还缠着不放呢!
师:你真认真观察。是这样的,没错。
接着学生齐读课文,根据自己喜欢的章节选择读。学生读得声情并茂。
生6:我有一个问题,不是说植物妈妈有很多办法吗?那还有什么办法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对啊,还有什么办法呢?同学们能不能也来编儿歌告诉大家。
生6:花儿妈妈有办法,她让孩子穿上有香味的彩衣,只要蝴蝶姐姐来采花粉,她的孩子就能到处飞了。
生7:我能不能不说植物的?
师:可以呀。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8:蜈蚣妈妈最有办法了,她给孩子很多只脚,只要小脚齐用力,孩子们就能到处走了。(学生哈哈大笑)
生9:我也有,我也有……
学生越说越起劲,编的儿歌充满童真、童趣。
从某种意义上说,让学生发表见解、质疑问难就是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发表看法、质疑的本身就是很好的参与。在这个片段中,我们看到了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教师善于鼓励学生,对每个学生表现出尊重和真诚的关爱。在教学中教师创造发言的机会,让学生联系“生活世界”,说说自己的体验、发现。学生喜说、善说、乐说,教师又抓住时机,设疑引导,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参与的积极性就会空前高涨,使参与教学活动变成学生主动的行为,课堂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不到孩子,也就看不到我们自己的价值。我们要大声疾呼: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完整的人的教育!让我们与学生共同体验生命成长的喜悦!让课堂教学永远焕发着动人的生命光彩!
参考文献:
高东森.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黄哲停,男,1981年6月出生,本科,就职于福建省南安市大洋小学,小学高级教师,2012-2013学年度南安市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