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金
摘 要:根据对农村初中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大多数对教材感到满意。但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主要针对这些问题对教材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教版语文;新教材;使用分析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使用新教材时,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教育部门能够加大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快教育的步伐,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一、新教材在农村初中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要求高而学生素质低
人教版新教材的改革主要是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在进行教材编写上更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创新能力。根据对周边的农村语文教育者调查,发现主要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新的教材发下来后,也对新的教学模式如活动式教学、探究性教学等方式进行学习。但是当他们把这些方式用在自己的课堂上时,却没有多大的成效。主要是因为学生水平不同,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得不到学生的回应,有时候一些好的教学设想也无法在课堂上实施。按农村中学目前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分析,学生根本适应不了新的教材。
(二)学习资源匮乏
新的教材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其中新添加的“综合性学习”和“名著导读”都是以前教材上没有的,这些内容的开展需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相关名著,但是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外学习资源严重匮乏。农村中学大多连图书馆、阅览室都没有,更不用说图书馆。
在新的教材中,综合性学习也是其中的一个亮点。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要求学生搜集家庭、学校、社会运用语言文字的情况。但是,农村中学大多是全寄宿学校,学生一个月回家一次,与外界联系少,学生缺乏有效的途径进行资料的查找,所以相应的活动根本无法展开。
二、相应的使用对策
(一)学校自身管理
1.重视教研活动,多与外界交流
为了切实做好语文教研活动,除了思想提升外,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和语文科的学术研究活动,订阅相关的语文报纸杂志,去成果突出的学校进行学习等。
2.加强校本教研建设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1)校长高度重视。(2)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3)要有宽松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运用新教材,需要建立与人为本的机制,创造有利于教师的研究氛围,加深教师对改革目标的理解。同时加大教师之间的合作,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方式交流。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及课堂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对话、沟通与合作。
(二)教师自身的完善
1.提倡教师终身教育,鼓励自学
终身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更需要学习。对于新教材,教师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1)必须加强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学习。(2)更新语文学科的知识结构。(3)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面对新课程,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管理和监控。教师必须对所从事的职业进行终身学习和不断积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来实现的,因此,教师需做到:(1)教会学生“学会学习”。(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3)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从两方面入手:(1)运用对话教学,启发学生思维。(2)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本文主要对人教版语文新教材在初中教学中使用情况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策略,希望可以帮助其他的教育工作者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张慧君.双语班人教版《语文》教材使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