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2014-11-04 06:16:44李晓霞
新课程·上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兴趣因素

摘 要:课堂教学是舞台,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语文课堂更是如此,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方法,以感染和熏陶学生为切入点,讲究语言,注重动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开阔学生的视野,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尽量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兴趣;因素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因此,当教师把加工好的内容教给教育对象时,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让爱和热忱推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一、情感因素是激发兴趣的抓手

语文教学有自己的特殊性,这就为我们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而具备最大的可能性。学生情感的调动,将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保证。

1.导语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只有精心设计的开场白才能真正让学生迅速进入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

2.教师激发兴趣

教师要想在讲解文章时充满感情,首先得自己进入角色,自己先要被文章所感动,然后让自己感染学生,否则,学生会毫无感觉。

3.诵读激发兴趣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课文,能让书面语言的信息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系统的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获得语感,还有利于通过反复诵读由“感”而“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人文因素激发兴趣

1.还课堂以灵性

如果学习使学生仅限于教科书这个载体和教师的讲解来进行的话,学生学习起来就被动枯燥,又哪来兴趣可言?解决这个枯燥问题,就得让人物动起来,无疑每一篇课文都会充满灵性。

2.还课堂以人为本

课文中语言的情和义是不可分割的,学生不解语义也就不解语情,因此,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还要通过充满激情的讲解分析,用自身被课文激起的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深层的情思、情怀,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找出差异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要因材施教,让学生各自找到属于自己的阶梯。对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对他们的要求也不同,各取收获,这是让学生对学习语文有兴趣的一个关键。

三、感性因素激发兴趣

多媒体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达到单纯教学不能比拟的效果。

1.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趣

课堂导入中我们借助多媒体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将文字描述的抽象情景、意境,从网络中找到与之相符的图片、声音等来塑造与内容相适应的场景,变成声情并茂的导入。

2.用多媒体简化课堂激趣

多媒体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直观、形象,能缩短时间、缩小场景等,用这些特征将许多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以其手法的多样化,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理解,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简化了传统教学。

3.用多媒体调动感官

多媒体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事物,不受时间、地点、区域的局限,很到位地展现我们要研究的对象,能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能随文入境,视听并举,全身心投入,各种感觉器官一起起作用,更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力,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从而更容易激起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我们只有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把课外与课内有机结合,有意识地把课内的每一篇课文当作一个例子和媒介,由它去引导出课外那浩渺无边的文学海洋,让学生通过主观的努力去感受文学之美,去尽情地遨游,学生就可以汲取无穷的营养,来满足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渴求和欲望,从而让学生不再把语文列为最不感兴趣的科目。

参考文献:

王金枝.浅谈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实施途径.安徽农业学报,2008(14).

作者简介:李晓霞,女,1980年10月出生,毕业于榆中县师范学校,之后在陕西师范大学网络学院进修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就职于甘肃省榆中县高崖小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兴趣因素
解石三大因素
中国宝玉石(2019年5期)2019-11-16 09:10:20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5:21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04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冰雪运动(2016年4期)2016-04-16 05: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