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2014-11-04 06:15:24邓夏
新课程·上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阅读能力效率

摘 要:针对写好读书笔记的途径以及善用读书笔记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读书笔记;阅读能力;效率

点石成金,让多少中国人梦寐以求而又望尘莫及。我很欣赏故事中那个穷困潦倒的聪明书生,他懂得向仙翁乞求点石成金的手指头比黄金更重要。如同学习中怎样获得知识比获得多少知识要重要得多。

2011年,我校开始了“城乡结合部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的课题工作,作为主研人员之一的我,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究竟有没有一种快捷而又实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而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家长素质不高,开展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点石成金的那根手指头在哪里呢?

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不过我认为读书的“手到”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这个电子和互联网的时代,我们仍然不能忘记这句俗语,更应该践行这句俗语。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写好读书笔记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拥有一根金手指

写读书笔记,在于知识的积累,在于知识的提炼,在于知识的延伸,在于对文章的感悟,更深层次的是对文章的批判吸收,对文章的再次加工及拓展,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基础做起。写好读书笔记,应从以下四大方面入手:

【基础知识篇】

读一本书基本的应该记录下书名、作者。积累名家名著,就像是与高尚的人对话,从名家的言行中感染自己,熏陶品行。在此基础上还可以了解作者的简介及家庭、文化、成长、社会背景,以便更好地了解著作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了解了施耐庵参加过元末明初的抗元义军起义,以及对张士诚的失望和隐居深山躲避朱元璋出山的邀请,就能在《水浒传》中看到作者为什么要描写108位好汉揭竿而起?为什么好汉们会被招安?一本名著就是一个作者一生的写照,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当然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上面批注、作上记号、写简短的批语,这样既能不打断阅读的流畅性,又能培养思考的能力。

【主要内容篇】

读一本书还应该学会概括书中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概括主要内容难度较大。对于短一点的文章,可采用抓中心句或者是段意连接法来概括;稍长一点的叙事类文章可采用事情六要素法概括;长一点的文章可采用提纲笔记来概括。概括主要内容可以培养孩子概括、复述、抓重点的能力,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浩瀚的书海,当在其中遨游后,你能留下多少风景在脑海中,不必等到朝花夕拾,把看到的记下来,就像是在风景名胜之处拍下了精美的照片,当故地重游时,会有多么美好的留恋。

【好词佳句篇】

在读书笔记中好词佳句的积累是很必要的,能使学生的口头表达及书面作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作文中平铺直叙,记流水账的现象或提笔无从写起仍然存在,这些都是因为阅读的积累太少而造成的。积累好词佳句,可以从简单的四字词、简单的修辞手法的句子入手,从规定性的几个词语、一两个句子的积累到感兴趣的不定量的积累,最后到看到描写精彩的好词佳句就爱不释手的程度。《菜根谭》中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做人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厚积而薄发,词句在积累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表达,定能起到锦上添花之妙用。

【读后感悟篇】

写读后感悟可以谈读完文章后的体会,也可以对书中的某个人物进行评价,也可以抓住文中的“动情点”再次煽情,更应该大胆批评书本、质疑权威、提出个人独特的见解。读后的感悟能使学生进一步消化所学的知识,学思结合,领悟到读书的乐趣,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金手指点石成金

拥有了金手指,一定要让学生能用它去点石成金。读书笔记贵在坚持,古语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可见任何事只要坚持就能有收获,否则,拥有利器而不用,等于废铁。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善用读书笔记提高阅读能力的各种方法,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

一、小组内交流读书笔记

小组合作学习,每一个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取长补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了小组成员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在小组中每周交流读书笔记,让学生在交流中间接地又读了三本书,而每一次的交流都会使学生更加认真地阅读书籍,认真写好读书笔记。学生都有渴望别人赞许认可的心理效应,在小组交流中有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妙笔生花的好词佳句,工工整整的书写,都能获得同伴赞许的目光,热烈的掌声,学生自然乐此不疲。

二、开设读书笔记交流课

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开设阅读交流课,让学生展示小组合作的力量。在每次阅读交流课都创设一个主题,学生选择性的阅读,写好读书笔记。小组内还可以共读一本书,共写一篇读书笔记,发挥集体的力量,由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集体交流。最后由全体学生共享从其他小组内获得的信息。在阅读交流课上,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说说收获与感悟,并对其他小组提出读书笔记的改进意见,交流互长。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以及整堂读书笔记交流课的效果,让学生在交流课中收获成功,找到自信。

三、和家长共写读书笔记

“至要莫如教子,至乐莫如读书。”亲子共读对孩子读书兴趣的培养、读书习惯的养成大有益处。在亲子共读的基础上,让亲子共写读书笔记,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更能使读书笔记落到实处。

四、打破常规出新招

读书笔记在有了一定量的积累之后,就应该让学生突破规矩,成就特色,彰显个性。擅长美术的学生把文章变成概念图、情节树,甚至用一幅画来表达自己读后的感悟,《淘气包马小跳》成了班级人物对号入座图,《丁丁历险记》的漫画续集封面堪称佳作,《草房子》河畔桑桑的眼神充满了对童年的怀念;擅长写作的学生专攻读后感,千言万语直泻而下,似清晨鸟儿的啁啾,又似清泉潺潺的缓流,“沈石溪伯伯的《骆驼王子》让我明白了溺爱是多么可怕,我不愿做一个娇贵的王子,我要做一个自由的沙漠之舟,我要用我健壮的身躯和力大无比的铁蹄捍卫家族的尊严和安全。”“我要做《夏洛的网》的夏洛鼓励生活中的威尔伯,创造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我更愿做善良的朱克曼先生,照顾好身边的威尔伯,和他一起愉快和谐的生活。”擅长想象的学生不再有书面的读书笔记,在一个个创造性的故事改编、续集、思维大爆炸中,带领全班同学上天入地、谈古论今。

阅读教学的春天就这样来了,读书笔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阅读的兴趣、提高了阅读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点石成金不如教给孩子点金术,写好读书笔记,用这根金手指让学生在阅读的大花园里点石成金,享受阅读的快乐,获得知识的财富!

参考文献:

盛鲁杰.课程标准(2011)导读与教学实施:小学语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05).

作者简介:邓夏,男,1979年7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四川省宜宾市黄桷庄小学,研究方向:小学生阅读。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阅读能力效率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2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38:58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04:10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42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7:13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中国卫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