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亚
摘要:
无论在阅读、观赏、聆听这一系列行为的过程中,情感的运动是必然的结果。人物往往是带动观众情感运动最直接也是最有力的元素。人本身对于越熟悉的事物,就越会有认同感。电影人物作为电影中观众所接触的最直接的情感元素,对于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龙纹身的女孩;形象 ;造型;性格;人物关系
人物塑造对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影视作品需要通过人物形象来演绎故事,表达作品的主题。安伯托·艾柯在《开放的作品》中提到过的:“一场足球赛,观众的注意力始终是跟随着足球在走的。”无疑在电影观众心目中,人物就是那个“足球”,而其他的东西,在电影创作者拍摄电影时看得异常重要的东西,却反而在观众心目中起不到那么重要的效果。美国导演大卫·芬奇根据瑞典小说家斯蒂格·拉赫松三部曲的第一部改编执导的电影《龙纹身的女孩》 (2011)中对剧中人物的塑造就是非常成功的,颇有分析价值。
一、人物造型设置
(一)外观形象:彰显人物性格与职业特点。电影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包括化妆、服装等几个方面。好的人物外部造型要求电影创造者(具体来说是化妆、美术等)既要掌握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性别人物的共性特征,又要根据电影故事背景要求塑造符合角色特点的人物外部形象。同时还需要根据剧情变化对人物外观造型进行不断地调整以起到辅助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例如,《龙纹身的女孩》中莎兰德是一个性格孤僻、桀骜不驯的人。因此电影中莎兰德穿着造型夸张的朋1克风格黑衣和大靴子、全身布满纹身、带着独特的耳环,好像用带刺的外壳将自己包裹起来抗拒整个世界一样。这些既符合外部形象又符合电影中人物性格并且从一定程度上加深刻画了他桀骜不驯的性格。
(二)亮相处理:突出人物神秘与霸气色彩。影视是一门呈现的艺术,观众最直观的体现对象则是人物。因此人物造型在电影里的亮相,无疑是许多导演和编剧煞费苦心经营的一个着力点。
在影片中,莎兰德第一次出场亮相采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阿曼斯基与弗洛德在讨论莎兰德这个人,内容是说莎兰德性格挺古怪,行事神秘。期间画外音穿插着莎兰德的亮相,莎兰德戴着黑色的头盔,骑着一辆重机车,从喧嚣的城市中驶来,一方面两个男人的对话实际上在引起观众对莎兰德的好奇,另一方面莎兰德霸气的出场让观众心头一惊。接着是斯坦尼康摄影机的一系列背跟镜头。从空间来说,使得观众离莎兰德更接近一些,但观众还是看不到她的正面,这使得之前建立的神秘感有所延续。并且,莎兰德在电梯里有一个用手抹鼻子的动作,这个小动作是吸毒的人惯常动作。这种小设计、小动作使得莎兰德蒙上了“黑暗”的影子。直到进入办公室莎兰德才以正面示人,整个莎兰德亮相段落的长度不到2分钟,然而却精准地建立了莎兰德雷厉风行且又神秘莫测的形象。
二、人物性格设置
电影人物性格的塑造手段主要有两种:
(一)语言对话:对话简洁以示关系亲密。这是反映人物性格最基本的方式,它既可以传达出人物内心、思想、情绪又能推动故事发展,表现各人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好的对话设置往往是恰到好处的运用最准确又与人物自身性格相得益彰的话语来表现人物性格。
细心的人可以发现,莎兰德在全片除了给她的监护人潘格兰律师以及布隆维斯特两个人打招呼用的“hey……hey”之外她几乎没有跟其他人打招呼。这个几乎让人忽略的细小台词设置准确的传达出了两个信息。第一,莎兰德是一个内向、孤僻、话语不多的人,即使是与她亲密的人打招呼也非常简单。第二,莎兰德与潘格兰、布隆维斯特的关系比较亲密。通过影片不难看出,潘格兰与莎兰德之间是建立了类似父女之间的信任感,所以莎兰德对他打招呼的方式相较于其他人显得比较温柔。而与布隆维斯特之间的关系则表现的更为直接,她很直白的告诉布隆维斯特,喜欢跟他一起工作。
(二)细节动作:描述细腻展示人物内心。它是影视艺术中塑造人物性格最为真实、最具说服力的一种形式。不具备有语言对话的刻意性以及蒙蔽性。是人物对环境、他人及自身的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真实反应活动。同时,细节动作也是人物性格个性化的体现。
例如在莎兰德的家中,她打开电脑监视布隆维斯特的邮箱,然后取了一块方便面面饼,将其放在碗中,然后接了一些自来水,最后放进微波炉,接着又从冰箱里拿出了一罐可口可乐。通常来说只有小孩子才会对这些食物感兴趣,这与之前我们看到的莎兰德产生了一定的反差。通过这种反差可以看出,莎兰德不像她外表那么令人觉得具有攻击性,她实际上是在以一个女孩的方式在抗拒某些东西,比如和外界交流。同时她是个非常内向的人,网络世界、黑客帝国等反而使她感到安全和自在。
三、人物关系设置
在原著小说与电影之间,往往存在比较多人物关系上的分歧。电影剧本对于长篇小说的改编,重要的是对原著小说的精神提炼,而非对情节上的取舍过与纠结。关键是能否构建出合乎情理的二元对立人物关系设置。
例如,莎兰德与毕耶尔的关系就是一个非常清晰的二元对立关系。在处理这段人物关系上,首先创作者的策略是让毕耶尔无论从外表还是主动权上都像个大魔王一般强势起来,展现自己的强权以及社会地位,要挟莎兰德不得不服从自己的安排。而之前雷厉风行、潇洒自如的莎兰德则因为自己财务受到毕耶尔的限制不得不处于弱势地位。接着通过“语言威胁”—“身体侵犯”—“性虐待”—“莎兰德的反击”四个情节使得二者矛盾逐步升级,并完成了二者对立之间的强弱转换。这一组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中,毕耶尔邪恶、变态又胆小怕死;莎兰德富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形象随着情节的发展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通过对《龙纹身的女孩》的人物塑造分析,可以知道电影人物形象塑造应该不断地与特定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共性中塑造出个性。这样才能塑造出经典的电影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许阳.赵鹤.人物形象塑造对影视作品的影响[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02)
[2]王祖光.黄会林.李亦中.影视艺术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