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艳
摘要:
现代服装产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于培养符合时代和市场需求的服装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应用型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设计思维和专业素质。本文在分析我国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升级的可能性路径。
关键词:服装设计;人才;路径
一、我国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服装设计教学理念和模式是在20世纪 80 年代才引进到中国,发展至今,我国已拥有庞大的服装设计师资队伍,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学管理体制,并培养出一大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然而,我国服装设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展现出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我国服装设计教育发展历史短,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国际时尚体系产业设计人才存在着巨大差距。由于教育体制、培养模式等一系列原因,一大批“买手型”设计师出现在服装产业中。其次,传统的知识灌溉型教学模式导致人才培养应用实践能力的缺失,并进一步导致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市场的供求结构性矛盾。此外,西方服装教育理念本土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不对称的情况。传统人才培养路径不合理性不断展现,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服装产业人才需求出发,创新型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亟待转型升级。
二、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转型的必要性
服装产业瞬息万变,这就要求建立快速反应、快速调整的一体化机制与之相适应。服装设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着眼点是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注重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从而培养出适合服装产业发展的创新型、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我国传统服装产业和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往往对设计概念持有淡漠或摒弃的态度,这显示出的是对事物本质和价值的摒弃。服装产业30余年的发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我们的服装设计从西方人那里拿来了本质、形式,却缺乏了“灵魂”,这正是服装教育和服装产业领域价值的本质因素。服装是具有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双重功能的综合体,服装设计师作为服装这个创意产业的“灵魂人物”,应该具备艺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树立素质教育和能力为本的观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出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培养学生掌握未来从事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
三、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究
(一)创新专业课程体系
服装设计的时尚特性决定了它是一门跨专业综合型应用学科。当今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服装设计专业自身的特质,而是综合性宽领域的知识学习系统,并且教学过程中逐渐重视知识体系的综合全面性。首先,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应紧跟时尚前沿。服装设计的时尚性要求其专业课程内容应当融入先进的国际服装设计思想与理念,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世界服装设计流行发展趋势的作品。其次,教学过程中重视设计与社会、人文、科技等学科之间的紧密衔接。服装设计专业知识是基础,文学、美学等人文学科,材料学、市场学及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知识则开阔学生的视野,不但能增强学生服装设计的人文意识,还可进一步充实服装设计专业的知识构架。此外,还要增强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文化属性。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生只有在对艺术、文化和生活方式等理解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展现艺术的美。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转型和服装产业繁荣发展,在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审美观念以及中华人文精神等相关课程的设置是服装设计教育转型升级必不可少的。
(二)拓展实践教学环节
服装设计专业的特点决定了服装设计课程中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服装设计者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最终要付诸实践,实践作品展示设计者的设计理念。通过实践,设计者既能得到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又能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也是在学习者、社会与专业学科三者之间进行有机融合与统一,构建一个高效、有用、先进的专业知识应用系统的必然因素,用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社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新型专业能力。
实践类服装设计在课程内容上实现了不同科目之间的横向渗透与纵向衔接。通过增加实践市场调研项目课程活动,学生将更好地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实践是培养服装设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石。一方面,在参与实践课程过程中,学习者有机会更多地接触他人与社会,为以后服装设计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深入到市场调研和社会服装产业之中,无疑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服装市场,培养其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设计头脑,而且促使其树立独特的专业设计理念,激发其自身的服装设计潜力。
四、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关键
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不但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更要具备一定的创新力,只有服装设计概念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如何实现服装设计概念的创新是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关键。服装设计概念一方面会对自然、特定的社会环境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对于企业和消费者生活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这是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因素。例如,结合现代服装品牌高库存的实际现象,设计理念就应该以降低库存为导向,并结合市场营销学和市场管理学,搜集资料并做深入的市场调研,对品牌市场进行认真分析,才能形成以降低库存、符合企业利益为导向的概念,完成设计的创新。
五、结语
在市场化的今天,服装设计专业教育是服装产业的一部分,它不能只封闭在校园的围墙内,而是需要社会团体、企业、教育机构及个人全方位的参与。只有科学规范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和创新的教学理念,才能实现中国服装设计教育的成功转型升级,为中国服装产业培养综合型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周颖.探索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05)
[2]车岩鑫.高校服装设计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02)
[3]巴妍.高等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分析及探索[J].艺术教育,2014(02)
[4]易莉莉.服装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探析[J].河南教育,2014(03)
【作者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