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长兰
广西长江天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530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各类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风险无处不在,小至建筑物存在隐患,大至重大施工事故。建筑工程中的各类风险都会降低工程的预期收益,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风险,为现场施工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风险;防范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风险,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也就是说在施工过程中,各类不确定因素对建筑工程的综合影响,使建筑工程承受损失或降低收益的情况。建设工程施工的风险可分为组织风险、经济与管理风险、工程环境风险和技术风险四种。
由于建筑工程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大,技术复杂,在施工中遇到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而且容易受自然环境等条件的影响,这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中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因此,在对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的防范控制中,要及时识别风险,控制风险源,降低各类施工风险发生概率,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
一、建筑工程施工常见风险类型
1、环境风险
(1)高处坠落。由于建筑工程高处作业工作量大,施工复杂,操作人员多,临时设施多,多工种相互交叉,这使得高处坠落成为建筑工程施工风险中最为严重的一类安全事故。
(2)物体打击。物体打击事故一般包括:工具零件或砖块等从高处坠落伤人;由于机械设备老化而没有及时更新,使得机械设备中的零件或物料飞出伤人;起重设备吊装过程中物料坠落伤人。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物体打击等事故频繁发生,这对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3)机械伤害。建筑工程施工,需要使用到众多的机械设备,如起重机、挖掘机、加工机械、动力转动装置和井架等,机械设备的使用,要有熟练的技术和专业的操作人员。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机械设备的操作,如果稍有不慎,便会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4)触电事故。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无现成的电路,需要搭建临时的用电线路,用电环境相对比较恶劣。如果在不利天气下,如下雨、刮风等,或者遭到雨溅,都会对电路造成影响,使用电设备出现故障,形成漏电。如果施工人员在漏电的情况下,仍然使用用电设备,难免会出现触电事故。除了自然因素以外,现场用电管理不严、违章操作等,都有可能引发触电事故。
2、技术风险
(1)设计变更或图纸供应不及时。设计变更会影响施工安排,从而带来一系列问题;设计图纸供应不及时,会导致施工进度延误,造成承包人工期推延和经济损失。
(2)技术规范。尤其是技术规范以外的特殊工艺,由于发包人没有明确采用的标准、规范,在工序过程中又没有较好地进行协调和统一,影响以后工程的验收和结算。
(3)施工技术协调。工程施工过程出现与自身技术专业能力不相适应的工程技术问题,各专业间又存在不能及时协调的困难等;由于发包人管理工程的技术水平差,对承包人提出需要发包人解决的技术问题,而又没有作出及时答复。
3、组织管理与经济风险
(1)经济方面的风险。包括招标文件、要素市场价格、金融市场因素、资金、材料、设备供应、国家政策调整等。
(2)合同签订和履行方面的风险。存在缺陷、显失公平的合同。合同条款不全面、不完善,文字不细致、不严密,致使合同存在漏洞。如在合同条款上,存在不完善或没有转移风险的担保、索赔、保险等相应条款,缺少因第三方影响造成工期延误或经济损失的条款,存在单方面的约束性、过于苛刻的权利等不平衡条款。
二、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的来源
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人为因素,如违章操作等行为而引发的施工风险。在建筑工程施工风险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由于缺乏足够的安全教育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施工现场常出现管理人员违章指挥、施工人员违章操作等情况,同时施工人员对待施工技能不达标,对安全措施不重视等,都会使施工风险潜藏其中。因此,在防范施工风险的过程中,要着重从人的角因素来出发,进行施工风险的识别,发现影响施工安全的潜在风险。
2、机械设备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到大量不同规格、不同型号的机械设备,在机械设备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由于操作不当而引发机械设备故障,或造成人員伤亡的风险。如果机械设备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修,机械设备老化,结构不良,或者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失效等都有可能导致相关事故。对于由机械设备因素引起的施工风险,要事先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及时识别风险,降低施工事故发生的概率。
3、物料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的物料包括各类砖、砂、钢筋等,这些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所必须的物质基础,在进场前物料的运输处于无序状态,而在施工现场等待使用的过程中,这些物料的摆放大都是随意的,只要方便施工就怎么摆放,而没有兼顾效率与安全。建筑物料的运输、摆放与使用过程都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在对施工风险进行防范控制时,要严抓物料,制定并执行好物料的各项管理制度,排除建筑物料在其他因素作用下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
4、作业环境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风险主要影响因素中,作业环境因素是最直接的因素,其往往直接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方面,施工现场物料摆放杂乱、人员复杂,防火放电措施简陋,通风不良,会形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施工现场作业环境过于杂乱,会对施工人员产生影响,使其出现操作失误。作业环境因素容易引发多种施工风险,有些风险还是潜藏的,而这就要求在防范施工风险中要改善作业环境,使现场施工秩序更加井然。
5、管理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的来源中,最直接的因素是作业环境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人的因素,而管理因素是引发施工风险的间接因素。管理因素主要包括三类:管理工作的本身、对人的管理和对物的管理。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安全培训不够、安全工作监督不到位、安全操作规则不健全、安全整改不及时不彻底、劳动组织不合理等,这些因素都会大大增加施工风险,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的防范控制,要从管理缺陷的角度去识别风险,不断改进管理方法,使管理更加科学。
三、施工风险的防范控制措施
1、提高安全意识
建筑企业的人力部门应该定期对企业相关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方面的培训,强化安全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的教育。在培训之余,要不定期地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考核,通过培训和考核,让每一个管理人员都明白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掌握安全施工的要领。
2、重视安全检查
通过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由企业负责人为安全施工的责任人,明确安全施工是管理人员的责任,让安全施工成为管理人员的工作目标,将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中,贯穿到每个项目的始终。施工单位负责人应该在每天正式施工前,对相关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掌握施工安全状况,并签字确认,一旦发现因为疏漏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可以追究到相关责任人。而施工单位的法定责任人也应该最少每个月对施工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落实管理者的安全责任,对安全工作进行重奖重罚,能够有效的促使管理者认真地对待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施工主体的安全行为。
3、对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
在施工现场所使用的施工设备,必须要有质量说明书、产品合格证等书面材料,以能够了解该施工设备的质量状况和具体使用方法。施工设备的安装必须由专业的安装单位来进行,禁止私自违规安装,防止在安装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同时在安装完成以后,应由专门的检测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测,只有当各项指标均检测合格之后,方可进场使用。
4、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