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毓昕
陕西建工第九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与其施工质量是息息相关的,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对策
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施工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建筑工程中人力、物力及資金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选择技术方案时,必须要对比各种设计方案,以选择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方案,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及优化配置各项施工要素,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2、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在施工技术监管过程中,必须要对施工技术、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管理,且在确定施工技术的基础上融入科学管理理念,使技术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合理性,使各项建筑功能都能很好的满足建设的规范要求,从而提升工程质量【1】。
3、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在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合理优化、组合各项施工技术,并选择和施工条件相符的施工技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工作效率,从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原则
1、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
工程项目部在进行生产经营时务必要考虑周密,力求实现低投资、高回报,尽量将浪费与不合理开支减少,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同时也要注意成本控制,开拓市场以及打造精品工程等工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在现场施工技术的使用方面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效率提升,促使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坚持科学管理原则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各项措施都必须符合科学合理的要求,使其真正达到现代化水平管理。同时,其现场设置也应符合安全科学的要求,使现场的各项资源得到充分应用,并合理安排其项目流程与操作方法,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掘员工潜力。
3、遵守规范化标准化原则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必须要符合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事实上,任何施工现场的人员意志都必须统一,决不能出现主观随意性。这样做的目的是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现场施工制度,从根本上确保工程能高质、高效完成,管理效益也会得到保障。
三、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表现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措施的落实不到位。从目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施工单位和工作人员一味地追求工程的进度,从而没有认真按照技术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这会导致工程质量的严重下降;同时,很多的工程技术资料和项目内部技术管理资料都不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记录和管理,不能保证工程技术资料与工程实体进度的同步性,因此给整个工程技术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2】。另一方面,技术管理工作人员的经验不足,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一些新成立的建筑公司迫切需要引进一些有经验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这就使这个领域变得鱼龙混杂。
四、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具体措施
1、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1.1 建立完善的施工图纸会审制度。通过分析施工技术图纸和实际的施工现场情况之间的差异,以使技术人员能全面了解施工图纸的相关内容及要求,有利于解决实际工程施工和技术图纸设计间存在的矛盾,才能更好地保证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
1.2 建立施工企业参与制定制度。施工企业应在条件允许下参与到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及设计工作中,以将建设、设计及施工等单位、部门相结合,使施工技术方案不仅能满足相关技术管理规范,且能使施工单位有较多的施工技术准备间,不仅能很好地确定方案的设计方向,也能有效、正确地将相关的施工信息有效反馈出来,以保证施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以防出现技术设计方案返工的情况。
1.3 建立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技术档案资料是建设、设计及施工等单位开展技术管理与组织生产的重要凭证,能准确、有效地将建筑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科技成果反映出来。通过建立档案资料管理制度,能实现对建筑工程资料进行有效整合及汇集。而工程技术负责人能对施工技术档案资料进行审定、整理,可以将施工技术管理情况准确、有效、真实地反映出来,从而为日后的工程扩建、改造等提供有效的依据。
2、编制合理的现场施工组织计划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在施工前,全面对施工场地进行的调研和考察,并根据工程承包合同、调研的具体结果、设计施工图、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地质的勘测报告等文件进行现场施工组织计划书的编制工作,在编制的过程中,要对分项分布计划、工程概况、施工进度、关键施工部位的施工办法等进行编辑,从而使得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后有法可依,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3】。
3、加强现场技术材料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3.1 加强材料质量的管理。材料质量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因此在料采购时必须选择有合格证书及符合工程技术规范的材料,绝不允许为了节省施工成本而选购不合格、劣质的材料;在材料进场前还要对材料进行抽检,只有保证材料合格的前提下才能进场;材料进场后,还必须做好材料的管理,以防材料受潮。
3.2 加强对材料用量的管理。工程项目应以施工预算作为参考,以核算材料的消耗量。同时,还应改进技术,积极使用各种降低能耗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减少施工材料的应用。实行限额领料制度,认真计量验收,回收余料,以避免材料的浪费。还要对资料、时间价值及资金占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合理确定材料的采购数量与批次,尽量减少材料储备,以提高资金使用率与减少浪费。
4、加强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成果,应当提高推广应用施工新技术的自觉性,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新技术和科学的建筑施工管理技术,优化施工管理,提高建筑施工的劳动生产率,防治质量通病,实现安全生产,确保竣工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不仅克服和解决了施工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优化建筑结构和内部造型。建筑设计人员会严格遵守经济、适用、合理的设计方案进行对内部结构的精心设计,应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实现建筑施工技术最低价最大效益的目的,在满足建筑结构长远效益的前提下,减少了近期的投资并提高内部结构的可靠度和合理性。
5、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过程中,要让所有的施工人员都参与进来,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从而来保证施工现场管理的施工效果,要严格“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进行管理,要注重施工过程中的所有细节,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将管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此外,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对其开展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要经过考核后才可以上岗,由于施工人员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只有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进行提升,才可以更好的对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进行完善,降低现场管理的管理难度。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技术的管理水平与其施工质量是息息相关的,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从而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朱海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03:64-65.
[2]陈攀.建筑施工技术全过程管理探析[J].中国建设信息,2012,10:59-61.
[3]宋思伟.试论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J].科技资讯,2013,0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