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空间里的时代幽默

2014-10-11 13:00:42
旅伴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叶浅予良友万古

1936 年11 月,美国《生活》杂志创刊。创刊词说道:“1936 年以前,从来没有一本大型的、以图片为主的、大众化而又便宜的刊物。”

《生活》杂志错了,早在1926 年,《良友》就诞生于上海。这正是一本大型、以图片为主、大众化而又便宜的刊物——除了关注军政风云人物、社会风貌、文化艺术等综合内容,一本大洋二、三角的价格(当时上海市职工月收入大约在15元,《良友》在抗战期间由二角涨至三角),让它迅速成为一本民国时期的大众读物。

《良友》一直紧跟时代潮流,无论是服装、广告,还是电影、艺术,往往第一时间出现在画报中。

1932年前后,上海街头流行一种逛书摊的风潮。在上海的街头巷尾像步哨似地密布着无数的小书摊。虽说是书摊,实际只是两块靠在墙上的特制木板,贴膏药似的密排着各种名目的版式一律的小书,这些小说就是所谓的连环画小说。茅盾曾说:“这些小书摊是上海大众最欢迎的活动图书馆。”

民国漫画的流行也受到这种风潮的影响。其实,早在1928年,《良友》上已经有了固定的漫画版。

民国漫画“黄金一代”——鲁少飞、叶浅予、陆志痒,中国动画电影的创始人万古蟾等人在创作漫画的初期,都曾有作品出现在《良友》画报的漫画版中。

1926年前后,已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的万古蟾,被留校任西画教员。在工作之余,他和万氏兄弟一起研究如何使电影上的图画动起来。1927年,万古蟾兄弟在长城画片公司担任美工。万氏兄弟创作出我国的第一部无声动画影片《大闹画室》。在上海放映后,引起了轰动,从此中国的动画电影艺术片诞生了。1928年,就在万古蟾创作动画的初期,《良友》连续三期收录了他的漫画作品《张冠李戴》、《初次旅行》和《信箱的秘密》。漫画展示了一个红鼻头、戴瓜皮帽的男人“憨豆先生”式的幽默故事。

1937年,《良友》漫画版收录了中国漫画奠基人叶浅予创作的“小陈”系列漫画。

从23岁进入漫画界到88岁去世,65年的时间里,叶浅予从漫画、速写再到舞蹈人物画,无论在哪个环节,漫画之于他,始终不能割舍——他常说:“漫画使我习惯于用夸张的眼睛去看周围的形象,包括自己在内,常常想把周围的形象漫画化,获得有趣的效果。”叶浅予创作了一系列关于小陈的漫画。小陈是一个戴着厚厚酒瓶底眼镜的小老板,漫画讲述了小陈在北京的经历,也讲述了小陈在淞沪抗战中从军抗日的过程。漫画中小陈的无所事事、追逐女色、巴结逢迎,至今也没有失去其醒世的意义。故事所揭示的人生与人心的种种洋相,如赌博、搓麻、卖弄聪明、赛狗、斗殴、偷窃、嫖妓、裙带关系、仗势欺人、唯利是图、官场腐败等等,直指病态的社会和人性的弱点。

此外,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良友》2页纸的微小空间里,点心铺、馄饨摊、剃头挑子、小菜场、战时所见、旅行窘事等日常生活,都以幽默、讽刺的方式融入了漫画。endprint

猜你喜欢
叶浅予良友万古
舞蹈人物
艺术品鉴(2023年25期)2024-01-11 07:54:14
影像
艺术品鉴(2023年25期)2024-01-11 07:54:00
莫嚣张
当代作家(2023年3期)2023-04-23 01:58:26
你有病吗
江河 万古流
文史春秋(2019年7期)2019-09-10 08:36:48
纪念叶浅予诞辰110周年“潇洒桐庐”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丹青少年(2017年5期)2017-02-13 06:42:56
黄河万古奔流
剑南文学(2016年15期)2016-08-22 03:17:04
“标心于万古之上,而送怀于千古之下”——论先秦诸子之学的发生和两汉形成
人间(2015年16期)2015-12-30 03:40:32
聚天下良友 琢百世美玉
天工(2015年3期)2015-12-21 12:23:40
旧媒体
旅伴(2014年10期)2014-10-11 12: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