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良
摘 要:从通信网络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简要介绍了物联网网络资源的可视化管理、动态管理和管理维度,重点讨论了对网络资源投入使用和服务保障的管理问题。
关键词:网络资源;管理;全生命周期;使用;服务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4)07-0088-03
0引言
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动态管理,与资源建设、经营网络、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有效衔接,互相补充,保障实时的帐-卡-实相符。
通信网络资源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六个主要环节,分别为规划、设计、工程、投入使用、运营维护和退网。周期的起点是资源规划,基于网络规划蓝图,提供具体的网络设计;基于网络设计的结果,建设专业网络;网络建设完成后,进入投入使用阶段和维护阶段。退网是资源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环节。
规划、设计和工程三个环节不在网络资源管理系统进行管理,但资源系统需提供现网数据的统计分析支撑、辅助设计支撑、工程资料入库支撑和资产“卡-实”对应支撑。
投入使用(割接)、运营维护、退网与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直接相关。在投入使用环节,资源系统将与服务开通系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开通流程,资源数据会经历预占、实占、释放等状态的变迁。在运营维护环节,资源系统与综合运维系统配合共同完成故障处理流程和割接流程。
备件在投入使用后成为网络资源的一部分,在资源退网后,部分可用的资源将再次进入备品备件库中作为备件。从广义角度而言,备品备件的管理也应纳入资源管理的范畴。
1网络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网络资源的生命周期主要指从资源规划到资源退网期间的周期,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重点是对资源投入运行之后生命周期的管理,而对于其他过程(如资源规划、资源设计、资源建设、资源退网等),系统只起到辅助支撑作用。图1所示是物联网通信资源的全生命周期图。
1.1资源规划阶段
在规划环节,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提供的资源综合查询、统计、分析功能来对网络资源进行规划分析(如资源预警分析等),当发现某些区域资源不足或超过饱和临界线时,可下发建设任务书,并让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
图1 资源的全生命周期图
1.2工程设计阶段
在设计环节,可利用系统的工程辅助设计支撑功能(如管线工程辅助设计支撑)进行工程设计,并向工程建设部门提交设计图纸等工程设计资料。此时,工程设计所涉及的资源可以以“设计状态”进入资源管理系统。
1.3工程建设阶段
在工程环节,资源管理系统可以为ERP系统的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网络建设与部署、资产管理提供工程明细清单的查询功能(已录入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状态”资源)。当预置资产出库投入施工后,ERP系统可向资源管理系统发送已出库的预置资产清单,资源管理系统根据该清单将“设计状态”的资源改为“施工状态”,以便决策层对在建资源进行查询统计。
1.4资产转固阶段
当工程竣工后,资源管理系统与ERP系统通过接口完成预转固业务流程。预转固完成后,资源管理系统完成“卡-实”对应,并将资源从“施工状态”改为“入网状态”。此时,资源可投入使用。资产管理部门利用资源管理系统的固定资产报表支撑功能支持“资产卡片”拆分,建立卡片与实物的同步映射关系,实现账、卡、实相符。
1.5资源投入使用阶段
资源系统的资源配置模块支撑服务开通流程(装、拆、移),管理资源的空闲<->占用的状态变化;资源割接模块支撑割接流程(增、删、改),管理资源封锁<->解封锁的状态变化;故障管理模块支撑故障管理流程(修),管理资源正常<->故障的状态变化;经营资源模块支撑资源调拨流程(改),管理资源物理位置的变化。
2网络资源的可视化管理
资源的可视化管理是指以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在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中提供各种维度的资产统计报表工具,以有效支撑客户服务、企业运营。其中包括按照资源生命周期提供建设维度(规划、设计、施工、竣工)、在用维度(空闲、占用)和维护维度(故障、退网、报废)的资源统计报表;按专业维度(移动、传输、数据、交换、IT、线路等)、客户维度(大客户、公众客户、商业客户)、地域维度、时段维度等提供统计报表。还可以将上述维度组合起来,提供综合统计报表。图2所示是其多维度的资源综合统计图。
图2多维度的资源综合统计图
3网络资源的动态管理
保持资源实时的完整性、准确性是网络资源动态管理的主要功能。
引发网络资源变更的七大因素包括:应急工程、常规工程、网络排障/抢修、业务需求、网络优化/大修、设备退网、地理信息修改。
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提供资源存量管理、资源割接管理、资源配置管理三大功能域,为资源的动态管理提供保证。
4网络资源的管理维度
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状态可用四个维度来表现:
(1)规划建设和部署维度
从工程建设的角度来管理资源的生命周期,分为规划状态、设计状态、施工状态、入网状态、在网状态和退网状态。
(2)物流采购维度
从物流采购的角度来管理资源的生命周期,分为入库状态和出库状态。
(3)投入使用维度
从在网使用的角度来管理资源的生命周期,分为空闲状态、预占/预拆状态、实占状态。
(4)服务保障维度
从运行维护的角度来管理资源的生命周期,分为故障状态、可用状态、封存状态、报废状态和退网状态。
5对资源投入使用的管理支撑
资源的使用由资源管理系统和服务开通系统共同完成,细分为服务设计、资源调度、工单施工、竣工归档四个小环节。所涉及的资源生命周期状态包括空闲、预占/预拆和实占。其对资源投入使用的管理逻辑图如图3所示。
服务开通系统响应综合客服或其他系统提出的业务要求,向资源管理系统提交资源配置申请,资源系统利用资源调度功能,“预占/预拆”相应的“空闲”资源,并将资源配置结果反馈给服务开通系统。
服务开通资源配置结果产生施工工单,指挥相应的网管施工或线路施工后,将竣工结果反馈给资源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通过资源配置归档功能完成对资源的“实占”。
6对服务保障的管理支撑
服务保障涉及维护、退网两大环节。资源生命周期状态包括故障状态、可用状态、封存状态、报废状态和退网状态。
资源生命周期的状态变化涉及资源管理系统、综合运维系统、ERP工程系统、备品备件系统(可归并到资源系统)。其对服务保障的原理支撑逻辑图如图4所示。
综合运维系统依据资源管理系统提供的资源全程路由信息、资源承载关系信息完成故障定位管理,将故障资源提交给资源管理系统,通知资源管理系统将资源生命周期状态变为“故障状态”。
图4对服务保障的管理支撑图
当故障修复后,综合运维系统给资源管理系统发送资源恢复单,资源管理系统将“故障状态”资源恢复成“可用状态”资源,并根据要求进行故障路由恢复处理或将临调路由改为实占路由。
当ERP工程系统启动割接工程时,由资源管理系统提供工程割接方案,割接工程开始实施时,ERP工程系统通知资源管理系统对割接资源进行封存,将资源生命周期状态改为“封存状态”。割接工程竣工后,ERP工程系统通知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割接工程资料入库,并释放原先封存的资源。资源恢复成“可用状态”。
维护人员通过资源管理系统提供的资源使用年限预警分析等功能,向ERP工程系统提出资源退网申请。ERP工程系统审批通过后,启动割接工程,并依据资源管理系统提供的割接方案将即将退网的资源上的业务割接到其他资源。此时,资源的生命周期状态为“退网状态”。
资源管理系统可提供“退网状态”的资源以及“故障状态”的资源查询统计功能,维护人员根据查询统计结果核实资源的可利用情况,如果资源仍可利用,则将资源转入备品备件(通过备品备件系统的入库管理功能实现);如资源不能利用,则向ERP系统提出资源报废申请。ERP系统与资源管理系统配合完成资产变更管理,资源的生命周期状态变为“报废状态”。
7结语
在向下一代网络进行转型时,网络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没有了现在专业网络的明显界限。通信网络资源管理为了满足客观需要就要从各种不同的入口(如客户、服务、资源等)获得全程全网的、端到端的资源视图,从而实现全专业网络资源的统一管理。
参 考 文 献
[1]史芳. 基于于栅格的通信网络资源管理技术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2]屈志毅,王戈,徐蕊. 基于GIS组件的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J].甘肃科技,2008,24(11):21-24.
[3]陈孝莲.电力通信网络资源的可视化管理[J].电力系统通信, 2005(10): 30-34.
[4]李晓冬. 面向服务的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09.
[5]彭淦榕,李宏伟,李艳. 济南电力通信网络拓扑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J].山东电力技术,2011(1): 13-17.
————————————————
收稿日期:2014-06-13
The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Network Source
LIXing-liang
(China Railway network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department in Hebei Branch, Shijiazhuang 050046,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network life cycl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visualization management, cyber source dynamic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dimensions, key input use and service guarantee for cyber source management is discussed
Keywords: network source; management; life cycle; use; service
《物联网技术》杂志投稿要求
《物联网技术》杂志的论文格式要求如下:
1. 投稿的论文稿件中应具有中文标题、作者单位和署名、摘要、关键词),论文正文部分应具有引言和结束语,文后应附主要作者简介;
2. 稿件中的图表一般不超过5幅,并要求标注清楚、规范;
3. 稿件长度在5 000字以内;
4. 投稿稿件请用WORD文档编辑(编排格式不限)并通过 http://www.iotmag.com的“投稿系统”进行注册并投稿。
地址: 西安市金花北路176号陕西省电子技术研究所东院科研生产大楼六层(邮编:710032)
联系人: 王刚姜书汉 QQ: 83045564;417678983(老牛)
咨询电话:029-85241792转8626,8618(带传真);
Email: news@iotmag.com网址:http://www.iotmag.com
资源管理系统可提供“退网状态”的资源以及“故障状态”的资源查询统计功能,维护人员根据查询统计结果核实资源的可利用情况,如果资源仍可利用,则将资源转入备品备件(通过备品备件系统的入库管理功能实现);如资源不能利用,则向ERP系统提出资源报废申请。ERP系统与资源管理系统配合完成资产变更管理,资源的生命周期状态变为“报废状态”。
7结语
在向下一代网络进行转型时,网络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没有了现在专业网络的明显界限。通信网络资源管理为了满足客观需要就要从各种不同的入口(如客户、服务、资源等)获得全程全网的、端到端的资源视图,从而实现全专业网络资源的统一管理。
参 考 文 献
[1]史芳. 基于于栅格的通信网络资源管理技术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2]屈志毅,王戈,徐蕊. 基于GIS组件的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J].甘肃科技,2008,24(11):21-24.
[3]陈孝莲.电力通信网络资源的可视化管理[J].电力系统通信, 2005(10): 30-34.
[4]李晓冬. 面向服务的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09.
[5]彭淦榕,李宏伟,李艳. 济南电力通信网络拓扑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J].山东电力技术,2011(1): 13-17.
————————————————
收稿日期:2014-06-13
The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Network Source
LIXing-liang
(China Railway network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department in Hebei Branch, Shijiazhuang 050046,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network life cycl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visualization management, cyber source dynamic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dimensions, key input use and service guarantee for cyber source management is discussed
Keywords: network source; management; life cycle; use; service
《物联网技术》杂志投稿要求
《物联网技术》杂志的论文格式要求如下:
1. 投稿的论文稿件中应具有中文标题、作者单位和署名、摘要、关键词),论文正文部分应具有引言和结束语,文后应附主要作者简介;
2. 稿件中的图表一般不超过5幅,并要求标注清楚、规范;
3. 稿件长度在5 000字以内;
4. 投稿稿件请用WORD文档编辑(编排格式不限)并通过 http://www.iotmag.com的“投稿系统”进行注册并投稿。
地址: 西安市金花北路176号陕西省电子技术研究所东院科研生产大楼六层(邮编:710032)
联系人: 王刚姜书汉 QQ: 83045564;417678983(老牛)
咨询电话:029-85241792转8626,8618(带传真);
Email: news@iotmag.com网址:http://www.iotmag.com
资源管理系统可提供“退网状态”的资源以及“故障状态”的资源查询统计功能,维护人员根据查询统计结果核实资源的可利用情况,如果资源仍可利用,则将资源转入备品备件(通过备品备件系统的入库管理功能实现);如资源不能利用,则向ERP系统提出资源报废申请。ERP系统与资源管理系统配合完成资产变更管理,资源的生命周期状态变为“报废状态”。
7结语
在向下一代网络进行转型时,网络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没有了现在专业网络的明显界限。通信网络资源管理为了满足客观需要就要从各种不同的入口(如客户、服务、资源等)获得全程全网的、端到端的资源视图,从而实现全专业网络资源的统一管理。
参 考 文 献
[1]史芳. 基于于栅格的通信网络资源管理技术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2]屈志毅,王戈,徐蕊. 基于GIS组件的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J].甘肃科技,2008,24(11):21-24.
[3]陈孝莲.电力通信网络资源的可视化管理[J].电力系统通信, 2005(10): 30-34.
[4]李晓冬. 面向服务的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09.
[5]彭淦榕,李宏伟,李艳. 济南电力通信网络拓扑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J].山东电力技术,2011(1): 13-17.
————————————————
收稿日期:2014-06-13
The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Network Source
LIXing-liang
(China Railway network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department in Hebei Branch, Shijiazhuang 050046,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network life cycl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visualization management, cyber source dynamic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dimensions, key input use and service guarantee for cyber source management is discussed
Keywords: network source; management; life cycle; use; service
《物联网技术》杂志投稿要求
《物联网技术》杂志的论文格式要求如下:
1. 投稿的论文稿件中应具有中文标题、作者单位和署名、摘要、关键词),论文正文部分应具有引言和结束语,文后应附主要作者简介;
2. 稿件中的图表一般不超过5幅,并要求标注清楚、规范;
3. 稿件长度在5 000字以内;
4. 投稿稿件请用WORD文档编辑(编排格式不限)并通过 http://www.iotmag.com的“投稿系统”进行注册并投稿。
地址: 西安市金花北路176号陕西省电子技术研究所东院科研生产大楼六层(邮编:710032)
联系人: 王刚姜书汉 QQ: 83045564;417678983(老牛)
咨询电话:029-85241792转8626,8618(带传真);
Email: news@iotmag.com网址:http://www.iot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