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坚持把文明创建作为民生工程的大事来抓,注重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狠抓综合治理,不断提升文明创建成效,在历年全国文明指数检查考评中均取得突出成绩,连续三届被评为福建省文明单位。
一、从加强组织领导入手,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街道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文明创建总指挥、办事处主任为第一副总指挥、分管文明创建工作、城市管理市容卫生的街道领导为常务副总指挥,下设十一个专项工作组的创建指挥部。每季度定期组织召开一次文明创建工作会议,分析存在问题,研究整改措施,部署创建工作;二是责任落实到位。坚持把文明创建列入社区“千分制”考评内容,进一步明确了责任,细化了任务,每半年组织人员对社区文明创建情况进行督导,针对检查中发现问题,限时抓好整改;三是经费保障到位。始终把文明创建经费列入街道年度预算,优先为文明创建提供经费保障,街道每年投入文明创建经费300万元,促进了文明创建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从狠抓综合整治入手,突出三项治理
一是抓违法建设治理。建立了违法建设网格管理机制,坚持社区巡查和城管中队巡查相结合,严格落实社区每周一汇报、街道每周一小结制度,及时了解辖区违法建设情况,专门建立违法建设档案资料。近年来,街道始终把违法建设整治作为美丽厦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组织城管、公安对辖区3万多平方米违法建设进行拆除,确保了违法建设零增长;二是抓占道经营治理。按照“宣传发动、教育引导、集中整治”的原则,组织城管、公安、工商等部门对居民群众投诉强烈的占道经营问题进行整治。2012年3月,街道把海天路作为整治试点,通过20天连续整治,及时取缔了海天路占道经营问题,并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设置了执勤岗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13年不断扩大整治的范围,把整治延伸到南山路、东渡路。通过整治,街道辖区主干道占道经营得到全面遏制,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三是抓违章车辆治理。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宣传,印发了12万份《道路交通安全指南》等5种宣传单发放给居民群众。在12个主要路口安排交通督导员,通过播放文明交通语音提示,纠正了不文明交通行为。协调组织湖里派出所查处违法停放车辆15万部,非法营运摩托车3000部,组织施划停车位1400个,有效地缓解了停车难问题,确保了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三、从深化文明建设入手,建立三个平台
一是建立道德讲堂平台。在街道和18个社区建立道德讲堂,不断挖掘街道、社区身边助人为乐、敬老孝亲、爱岗敬业、见义勇为等方面好人好事,坚持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让居民群众可信可学,容易引起共鸣。道德讲堂不仅成为居民展示自我、传播文明道德的载体,而且是传递道德正能量的平台,有效地营造了学好人、当好人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文化活动平台。充分挖掘社区文化广场资源,以“幸福湖里·百姓乐”为平台,按照“重在搭建百姓舞台、重在群众广泛参与、重在发掘草根文化”的思路,坚持一年一主题、一月一展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激发居民群众积极参与、自娱自乐的热情,培养了一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社区的“草根明星”,让演出的人和观看的人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感。通过一系列活动,不断调动了居民群众的创作积极性,及时把反映街道经济建设成就、社会事业发展变化搬上舞台,让居民群众感受到社会发展变化;三是建立思想教育平台。在社区建立了绿色网吧、少儿图书馆、家庭教育学校,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科普教育、法律讲座、行为引导等各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让未成年人在娱乐中陶冶情操,增强道德观念。在康乐社区建立了“四点钟”学校,实现了“家长不在我们在,学校下班我接班”的目的,及时解决了孩子放学家人上班导致管理教育空白的问题,真正使社区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第二课堂”。
四、从围绕民生问题入手,提升三项环境
一是提升治安环境。积极配合湖里派出所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投入了270万元,为湖里派出所建立一支56人治安协警队。组建了“城中村”社区治安巡逻队、女子守望队、联建联创互助队,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保安开展治安共建共管共享活动,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守候伏击,加强管控,挤压犯罪空间。积极引导出租房东安装监控探头,有效地提高了房东安全防范能力,减少辖区发案率;二是提升生态环境。围绕“生态人居、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环境”四大领域,编印了10000份《湖里街道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手册》发放给居民群众,免费向居民群众提供环保购物袋,在街道机关、社区、学校等单位固定电话常年设置语音彩铃进行宣传。配合创建“生态街道”,组织开展了“生态知识竞赛”、“生态街道征文”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在居民中间开展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和“我为创建生态街道献计献策”活动,在企业中间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在社区中间开展“发展垂直绿化、创建绿色社区”活动,不断增强了居民群众环保意识、企业节能减排意识、社区绿化意识。目前辖内有5个省级绿色社区,1所省级绿色学校,14家省级花园单位,有9个市级绿色社区,2所市级绿色学校,34家市级花园单位;三是提升卫生环境。建立了社区卫生考评细则,制定了街道卫生奖惩规定。严格落实环卫所工作人员、社区卫生主任和保洁人员三级网格管理机制,确保了卫生保洁责任到人、责任到位。坚持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针对存在问题,扎实抓好整改。定期组织社区开展“洁净家园”活动,发动社区志愿者加大对背街小巷卫生死角清理力度。结合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对房前屋后进行绿化提升,有效地改善辖区居住环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