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伟:中国——不完全的大国

2014-09-22 15:21:31王爱云
领导文萃 2014年18期
关键词:大伟大国外交

王爱云

中国是不是世界大国?如何衡量中国的大国地位?对此国内外学界尚没有一致看法。2013年2月,由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教授沈大伟撰写的《中国走向全球:不完全大国》(China Goes Global:The Partial Power,以下简称《不完全大国》)一书出版,并以其全新的研究框架、独特的学术观点和重要的政策意义而成为这一学术领域中的重要代表作。

还谈不上“影响力”,只是一种“存在”

近年来,无论是在西方学者视野还是国外公众眼里, “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大国,中国将会或者已经替代美国成为世界领导力量”,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中国威胁论”也是由此论断而来。沈大伟不同意这种观点,指出这种看法过于夸大了中国的地位和对世界的影响,是不正确的。他认为中国远没有具备一个全球大国所需要的条件,中国的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在全球还谈不上“影响力”,只能是一种“存在”,所以中国只是一个“不完全大国”。

中国的国际角色定位:更加多样化,也可能更加两极化

沈大伟指出,中国对自身国际身份的定位,浓缩为“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这些身份相互冲突,所以导致中国外交政策呈现不同的重点和方向,有时相互矛盾,有时互补,其重心没有放置于朝全球化方向发展,多种相互冲突的国际身份和国际角色使中国正经历着国际定位危机。沈大伟认为,这种状态是由于中国内部的不同意见将中国拉向了不同的方向。他断定,中国内部关于其国际角色的争论仍会持续,因此,中国的国际角色很可能变得更加多样化,也可能更加两极化。

中国的全球外交存在:采取低调、坐在后排的办法

沈大伟认为,真正的大国影响世界事务、主导事件的形成和结果,但是中国“却不积极参与力图解决任何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也许朝鲜问题例外)。它不塑造国际外交,不推动其他国家的政策,也不促进全球共识”。所以他对中国外交地位的形容是:中国在国际上只是其中一员,而不是国际上的外交大国。沈大伟还分析了这种状况的原因,认为中国外交原则仍然是规避风险、以自身的国家利益为指导,中国的外交很大程度上以实现经济现代化目标和保障国家安全为优先。

中国与全球治理:充分融入国际体系仍是一个过程

在全球治理中,中国会承担其国际责任还是坐享其成,或是选择性地做出贡献?中国会努力维护还是推翻现有国际体系?中国会按现有体系内的既定规则行事,还是寻求建立新的规则和替代体系?北京遵守国际通用的“公共规则”,还是只追求自身的国家利益?在沈大伟看来,这些问题是衡量中国对全球治理贡献的砝码。经过考察分析,沈大伟得出三点认识:第一,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机构和全球问题,总体上比较积极;第二,中国对西方提出的对全球治理多做贡献的要求保持高度警惕,本质上仍然不信任;第三,认为现有国际体系不平等、不公平是中国一贯的态度,中国明确支持发展中国家在这个体系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权、更多的资源。所以他的结论是:中国充分融入国际体系仍然是一个过程,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它是一个不完全大国。

中国的全球经济存在:局部经济大国

虽然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商业重地,但沈大伟仍称中国的全球地位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强大。他从中国的全球贸易轮廓、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上的地位、中国的海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以及对外援助这四个方面考察了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指出:中国虽然是一个贸易超级大国,但其出口仍以低端消费品为主导,中国的金融服务行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仍然落后于西方和其他东亚国家,中国拥有的领先跨国企业很少,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较差。与其他大国相比,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政府发展援助虽然在增长,但仍很有限。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五大海外投资者,但其官方发展援助甚至不能跻身世界十大捐助国之列。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内经济却面临维持就业、保持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扩大其国际影响力等诸多挑战。所以从诸多方面来衡量,中国只是一个局部经济大国。

中国的全球文化存在:吸引力仍然有限

在寻求大国地位的同时,中国已经认识到国际形象和软实力的重要性。近年来,中国政府努力改善其国际形象,提升其在世界各地的文化影响。但是沈大伟指出,虽然中国在国外组织开展了大量文化活动,但是对于全球文化潮流的影响微乎其微,中国的国家软实力可以忽略不计,其国际形象也在毁誉参半和负面之间徘徊。沈大伟指出,虽然中国政府致力于用投资来构建软实力,但是软实力却不是用这种方法建造的。中国的公共外交(或对外宣传)仍然“笨拙”、 “简单”,实际上阻碍了中国的软实力。“因此,我的结论是中国的软实力和全球文化的吸引力仍然非常有限”。

中国的全球安全存在:军事足迹非常有限

随着中国国内现代化和全球参与的推进,中国的全球安全利益和存在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一部分也在逐渐扩大。例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开始驶出东亚沿海区域,作为多国海军部队的一部分到索马里进行反海盗行动。但是沈大伟指出,虽然近年来中国军事现代化成绩显著,但是中国的全球军事足迹实际上仍然非常有限。中国没有海外军事基地或海外驻军(联合国主持下除外);除网络战、太空计划以及洲际弹道导弹外,中国没有真正的全球大国行动能力,其空中和地面力量远离中国的周边就无法行动,海军远离中国的部署力量也非常有限。同时,在全球的军事足迹极其有限,也是中国作为一个不完全大国的一项指标。

(摘自《世界知识》)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伟大国外交
张大伟作品
吐槽大国
趣味(语文)(2021年3期)2021-07-16 06:46:10
Enhanced microwave absorption performance of MOF-derived hollow Zn-Co/C anchored on reduced graphene oxide∗
多想记住你的脸
歌海(2020年2期)2020-05-12 01:07:09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神奇的边界线:一不留神就出国
智慧少年(2017年8期)2018-01-10 21:39:12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第三十一个蛋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