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山+杨燕春+胡军+杨长华+万景军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14.14
摘 要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进行治疗的14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奥美拉唑与生长抑素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71例患者中,显效38例(53.5%),有效25例(35.2%),无效8例(11.2%);对照组71例患者中,显效23例(32.3%),有效31例(43.6%),无效17例(23.9%),试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在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能够显著控制出血症状,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生长抑素 奥美拉唑 疗效评价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omeprazole combined with somato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us varicosity burst hemorrhage
Zhang Linshan,Yang Yanchun,Hu Jun ,Yang Changhua,Wan Jingjun
The internal medicine of the people's hospital in Sansui County,Qiandongnan State,Guizhou Province,556500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omeprazole combined with somato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us varicosity burst hemorrhage.Methods:14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us varicosity burst hemorrhage for treat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omeprazole combined with somatostatin treatment,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only given somatostatin treatment.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In the 71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markedly effective was 38 cases(53.5%),effective was 25 cases(35.2%),invalid was 8 cases(11.2%).In the 71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markedly effective was 23 cases(32.3%),effective was 31 cases(43.6%),invalid was 17 cases(23.9%).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Somatostatin combined with omepr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us varicosity burst hemorrhage can significantly control the bleeding symptoms,enhance the medication security,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Somatostatin;Omeprazole;Therapeutic evaluation
肝硬化门脉高压极其容易导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该病发病隐匿且突然,致死率高,是肝硬化患者的重要致死原因,也是临床研究和治疗的难点。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从抑制出血和治疗原发病两个方面着手,必要时进行辅助输血。奥美拉唑是强力的质子抑制剂,对于促进创口血液凝结、减缓胃酸的分泌速度有重要作用。生长抑素由于代谢周期短,浓度提高速度快,能够有效降低消化道静脉的血压和血液流速,促进血栓形成,加速止血效果[1]。本次试验拟联合两者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14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患者参与治疗研究,平均年龄(50.15±10.63)岁,男女比例87:55。患者皆因呕血或便血症状送医,经病理检验、超声和CT检测确诊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出血血量500~2 000ml,均伴有胸闷、心悸、恶心和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持续高烧,部分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还出现了肝腹水和黄疸现象。肝功能检测表明患者的胆红素和血清白蛋白等指标明显异常,B超诊断排除了其他可能导致出血的因素。根据本次试验排除标准,其他原因造成上消化道出血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肾代谢异常的患者不能参加试验。
研究方法:入院前紧急止血,入院后搭建肌注通道和心电监护,补充生理盐水和营养物质。后将142例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1例。试验组给予生长抑素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将≤3mg的生长抑素由生理盐水稀释后进行静滴,时间控制在4天左右,根据病情轻重可略作浮动。同时给予奥美拉唑,用药初始剂量80mg/日,后随止血情况递减至40mg/日。同时给予凝血酶治疗,初始计量2000U,后依次递减剂量至500U。凝血酶通过20ml规格的生理盐水导入,频率控制在4次/日左右。试验期间,患者应保持平躺,并依次按方向进行侧卧,以保证药物能在胃部与创面进行充分接触。对照组不使用奥美拉唑,其他治疗方法同试验组。
疗效判定标准:疗效评价指标包括出血情况、血压和心律,同时辅之以血红蛋白、腹痛腹泻和呕心呕吐等症状。①显效:用药后2天内,无呕血便血,血压恢复至>60mmHg,心率控制在60~100次/分钟内。②有效:用药后2~3天,有轻微便血呕血,血压和心律基本稳定。③无效:用药3天后,仍有呕血便血现象,血压和心律不稳定[2]。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有效人数。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疗效统计:试验组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分别为38例(53.5%)、25例(35.2%)、8例(11.2%)。试验组显效例数更多,占比更高,效果更佳,较之对照组具有优势,见表1。
不良反应情况统计: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2.8%)。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4例(19.7%),见表2。
讨 论
肝病患者出现肝硬化症状后,食管静脉管腔内压力会显著增加,容易造成破裂出血。其主要表现为便血、尿血和呕血,时常伴有循环衰竭,致死率非常高。因此,对于该病患者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止血,病情较严重的患者还应有人及时监护,以防止呕血引起窒息。如果失血过多,血红蛋白<70g/L时,应立即采取输血治疗[3]。
奥美拉唑又名安胃哌唑、奥咪拉唑、甲氧磺唑和洛赛克,英文名称Omeprazole和Losec,是一种高效的抗酸和炕溃疡药物。它既可以肌注,也可以作为胶囊剂使用,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主要应用于十二指肠溃疡和卓-艾综合征的治疗。H+-K+-ATP酶是胃酸分泌的必经环节,奥美拉唑具有强大而持久的胃酸抑制能力,显效快,效果可逆,且无不良反应。大量研究和试验指出,奥美拉唑在抑制胃酸分泌的同时,还能有效控制胃蛋白酶的水平,不影响胃黏膜血流量。本次试验对试验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用药初始剂量80mg/日,后随止血情况递减至40mg/日。检查显示,该剂量即可使患者的胃酸pH值保持在6左右,停药后可保持在1周左右,有助于受损静脉创口的止血和恢复。
生长抑素则通过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的代谢,控制血管的扩张与收缩,达到减轻食管静脉血压,促进血管恢复的作用。此外,在凝血的第3阶段,生长抑素还能够促进纤维蛋白原像纤维蛋白转化,纤维蛋白又能够促进血液中其他物质的沉淀,是破裂静脉处的血液凝结成稳定的血块,即可达到止血效果。临床一般用作控制创口出血,或用作创口的黏合固定剂。值得注意的是,生长抑素还具有激活凝血因子Ⅴ、Ⅶ和Ⅻ活性的作用,进而催化血小板的凝血作用,促进创口血液的凝固。
通过本次试验可以看出,在使用奥美拉唑的同时加用生长抑素,能够提高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例数和所占比例显著降低,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区卫,林尹,合坤,等.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与埃索美拉唑针剂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2):223-224.
2 胡凤霞,谷丽.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6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学,2010,29(3):65-66.
3 石炳兰,石靖聪,林小霞.口服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肇庆医学,2009,3(6):112-113.
疗效判定标准:疗效评价指标包括出血情况、血压和心律,同时辅之以血红蛋白、腹痛腹泻和呕心呕吐等症状。①显效:用药后2天内,无呕血便血,血压恢复至>60mmHg,心率控制在60~100次/分钟内。②有效:用药后2~3天,有轻微便血呕血,血压和心律基本稳定。③无效:用药3天后,仍有呕血便血现象,血压和心律不稳定[2]。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有效人数。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疗效统计:试验组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分别为38例(53.5%)、25例(35.2%)、8例(11.2%)。试验组显效例数更多,占比更高,效果更佳,较之对照组具有优势,见表1。
不良反应情况统计: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2.8%)。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4例(19.7%),见表2。
讨 论
肝病患者出现肝硬化症状后,食管静脉管腔内压力会显著增加,容易造成破裂出血。其主要表现为便血、尿血和呕血,时常伴有循环衰竭,致死率非常高。因此,对于该病患者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止血,病情较严重的患者还应有人及时监护,以防止呕血引起窒息。如果失血过多,血红蛋白<70g/L时,应立即采取输血治疗[3]。
奥美拉唑又名安胃哌唑、奥咪拉唑、甲氧磺唑和洛赛克,英文名称Omeprazole和Losec,是一种高效的抗酸和炕溃疡药物。它既可以肌注,也可以作为胶囊剂使用,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主要应用于十二指肠溃疡和卓-艾综合征的治疗。H+-K+-ATP酶是胃酸分泌的必经环节,奥美拉唑具有强大而持久的胃酸抑制能力,显效快,效果可逆,且无不良反应。大量研究和试验指出,奥美拉唑在抑制胃酸分泌的同时,还能有效控制胃蛋白酶的水平,不影响胃黏膜血流量。本次试验对试验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用药初始剂量80mg/日,后随止血情况递减至40mg/日。检查显示,该剂量即可使患者的胃酸pH值保持在6左右,停药后可保持在1周左右,有助于受损静脉创口的止血和恢复。
生长抑素则通过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的代谢,控制血管的扩张与收缩,达到减轻食管静脉血压,促进血管恢复的作用。此外,在凝血的第3阶段,生长抑素还能够促进纤维蛋白原像纤维蛋白转化,纤维蛋白又能够促进血液中其他物质的沉淀,是破裂静脉处的血液凝结成稳定的血块,即可达到止血效果。临床一般用作控制创口出血,或用作创口的黏合固定剂。值得注意的是,生长抑素还具有激活凝血因子Ⅴ、Ⅶ和Ⅻ活性的作用,进而催化血小板的凝血作用,促进创口血液的凝固。
通过本次试验可以看出,在使用奥美拉唑的同时加用生长抑素,能够提高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例数和所占比例显著降低,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区卫,林尹,合坤,等.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与埃索美拉唑针剂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2):223-224.
2 胡凤霞,谷丽.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6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学,2010,29(3):65-66.
3 石炳兰,石靖聪,林小霞.口服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肇庆医学,2009,3(6):112-113.
疗效判定标准:疗效评价指标包括出血情况、血压和心律,同时辅之以血红蛋白、腹痛腹泻和呕心呕吐等症状。①显效:用药后2天内,无呕血便血,血压恢复至>60mmHg,心率控制在60~100次/分钟内。②有效:用药后2~3天,有轻微便血呕血,血压和心律基本稳定。③无效:用药3天后,仍有呕血便血现象,血压和心律不稳定[2]。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有效人数。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疗效统计:试验组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分别为38例(53.5%)、25例(35.2%)、8例(11.2%)。试验组显效例数更多,占比更高,效果更佳,较之对照组具有优势,见表1。
不良反应情况统计: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2.8%)。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4例(19.7%),见表2。
讨 论
肝病患者出现肝硬化症状后,食管静脉管腔内压力会显著增加,容易造成破裂出血。其主要表现为便血、尿血和呕血,时常伴有循环衰竭,致死率非常高。因此,对于该病患者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止血,病情较严重的患者还应有人及时监护,以防止呕血引起窒息。如果失血过多,血红蛋白<70g/L时,应立即采取输血治疗[3]。
奥美拉唑又名安胃哌唑、奥咪拉唑、甲氧磺唑和洛赛克,英文名称Omeprazole和Losec,是一种高效的抗酸和炕溃疡药物。它既可以肌注,也可以作为胶囊剂使用,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主要应用于十二指肠溃疡和卓-艾综合征的治疗。H+-K+-ATP酶是胃酸分泌的必经环节,奥美拉唑具有强大而持久的胃酸抑制能力,显效快,效果可逆,且无不良反应。大量研究和试验指出,奥美拉唑在抑制胃酸分泌的同时,还能有效控制胃蛋白酶的水平,不影响胃黏膜血流量。本次试验对试验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用药初始剂量80mg/日,后随止血情况递减至40mg/日。检查显示,该剂量即可使患者的胃酸pH值保持在6左右,停药后可保持在1周左右,有助于受损静脉创口的止血和恢复。
生长抑素则通过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的代谢,控制血管的扩张与收缩,达到减轻食管静脉血压,促进血管恢复的作用。此外,在凝血的第3阶段,生长抑素还能够促进纤维蛋白原像纤维蛋白转化,纤维蛋白又能够促进血液中其他物质的沉淀,是破裂静脉处的血液凝结成稳定的血块,即可达到止血效果。临床一般用作控制创口出血,或用作创口的黏合固定剂。值得注意的是,生长抑素还具有激活凝血因子Ⅴ、Ⅶ和Ⅻ活性的作用,进而催化血小板的凝血作用,促进创口血液的凝固。
通过本次试验可以看出,在使用奥美拉唑的同时加用生长抑素,能够提高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例数和所占比例显著降低,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区卫,林尹,合坤,等.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与埃索美拉唑针剂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2):223-224.
2 胡凤霞,谷丽.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6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学,2010,29(3):65-66.
3 石炳兰,石靖聪,林小霞.口服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肇庆医学,2009,3(6):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