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艺门画廊:关注不断寻求突破的摄影家

2014-09-19 01:21:29白薇
摄影世界 2014年9期
关键词:收藏家摄影家画廊

白薇

在由艺术家艾未未设计的600多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内,我见到了北京艺门画廊总监马芝安。在北京定居快20年的马芝安女士,是一位美国人,1986年便来到北京,汉语说得极为流利,性格坦诚,观点鲜明。她曾成立了北京最早的现代画廊之一——四合院画廊,2005年又在草场地创立北京艺门画廊。她认为,摄影从来都不是其他艺术,尤其不是绘画艺术的寄生虫,它从一开始,和其他艺术形式就是一种互为养料、相生相伴的关系。她也认为,中国摄影家群体通过30多年的努力,已经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市场开始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摄影作品的理念和艺术价值上。画廊在其中的作用就是做好服务工作,跟紧艺术家们的步伐,同时尽力给收藏者提供最好的服务。本次参加Photo Shanghai上海艺术影像展,北京艺门画廊将会携刘铮、张晓、王川、赵亮、鲁小本(荷兰)和汪春龙(新加坡)等多位中外摄影家的作品参展,主要以本土摄影家为主。马芝安说,这些摄影家都在艺术上追求不断探索和实验,形式上积极探索跨媒介创作,作品个性鲜明。

相比其他艺术形式,您如何看待摄影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

马芝安:从一开始,摄影就是包含在当代艺术之中的,因为当代艺术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多媒体创作。艺术家要表达一个观念或理论,可以用各种材料和方式来表现。摄影一直都在(其中),不是现在才被接受的。比如画家,也会随身带着相机,用摄影的视觉语言来分析自己画作的问题。摄影术发明以后,各种艺术门类都受到了摄影的影响,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摄影圈和艺术圈从来不是各自独立的圈子。

艺门画廊选取了哪些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参展?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马芝安:我们会带刘铮、王川、张晓、赵亮、柳迪、鲁小本(荷兰)和汪春龙(新加坡)等与北京艺门画廊合作的艺术家作品参展。大概十几张,不会很多,但是布展时会很讲究设计。这些摄影家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很了解摄影的视觉语言特点以及艺术创作的内在要求,他们都有明确的创作理论,不是为了追求漂亮或是追求市场,每一个人都很有个性,很独特。

画廊与这些摄影家是怎样的一种合作关系?

马芝安:画廊与摄影家主要是通过展览的形式进行合作。我们也和一些艺术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在这点上,画廊是跟艺术家走,给他们提供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画廊靠艺术家生存,但合作和结婚一样,并没有固定的模式。

比如说,我们跟刘铮就有十几年的合作关系,差不多从2002年开始。他每一系列新作品,我们都很关注,也很感兴趣。我们认为刘铮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意识在中国艺术家中是有代表性的,他总是求新求变,具有很强的实验性。他会给自己比较大的压力,不断寻求突破,不会只用一种方式来拍摄,是一位更了解摄影历史和特性的摄影师,也是非常好的摄影史研究者。

再比如赵亮,他一边拍纪录片,一边做摄影。还有余力为,他也同时是电影摄影师,同贾樟柯、关锦鹏和许鞍华等知名导演合作过。

那是不是说,北京艺门画廊更关注跨媒体创作的艺术家?

马芝安:所谓跨媒体,在我看来就是比较实验化,总是在找新的感觉,寻求突破。比如说王川,我们与他从2005开始合作,也快有10年了,他的作品像印象派绘画,很被收藏市场认可。有句话说“摄影是新的绘画”,我觉得他的摄影作品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个观点。

而且,2013年北京国际摄影周也已经表明了这一点,很多跨媒体创作的艺术家参与其中,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肯定了他们在当代摄影中的地位。

北京艺门画廊收藏摄影作品的标准是什么?

马芝安:我们收藏了很多摄影作品。就标准而言,首要的是质量,然后才是升值空间。但是,因为收藏是私人化的事情,有点像结婚,需要你愿意每天都在家里看到它。有人喜欢老照片,也有人喜欢富有创意的前卫作品,还有人喜欢风景照片,各种品味都有。另外,人们关注摄影收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和绘画相比,摄影作品的价格能让更多人接受。

在您看来,现在的摄影收藏市场有没有什么局限,会限制摄影作品的升值空间或是爱好者进行收藏的热情?

马芝安:如果有的话,我觉得是一些摄影师对已成名摄影家的(盲目)模仿。但是总的来说,摄影收藏是正当时。无论摄影家还是画家,对其最大的肯定就是作品能在著名美术馆或相应机构展出,而现在无论世界哪一家当代美术馆都会展出和收藏摄影作品,还有很多年轻的收藏家也会收藏摄影作品,他们不会觉得同时收藏摄影作品和绘画作品有什么冲突。

能否介绍下画廊和摄影收藏家是如何建立关系并维持联系的?

马芝安:目前,我们画廊背后没有固定的收藏家,恐怕也不会有一家画廊能说他们有固定的收藏家群体。不过,我们与一些收藏家有长期合作关系,很多收藏家每年会在我们这里买上一两件作品,但是如果别的画廊有好作品,他们也会去那里购买。我们和旧金山的一家私人博物馆有长期合作关系,博物馆通过我们购买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我们主要是通过宣传推广来和收藏家维持联系,要尽力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服务。

据您了解,国外收藏家通常如何评价中国的摄影家?

马芝安:国外收藏家从90年代便开始关注和收藏中国的摄影作品了。到了2005年和2006年左右,中国的摄影作品价格很高,有些太高了,再加上2008年爆发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使得整个市场受到了影响,价格逐渐往下走。但是中国的摄影家仍然在不停地参加世界范围的艺术展。可以说,对于国际艺术活动,中国艺术家的积极参与已经常态化了。收藏者的关注焦点也不仅在艺术家本人的中国人身份,而是更关注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这是过去二三十年来中国摄影家群体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国的摄影家群体在国际上已经得到比较高的认同。

和当年的艺术市场“泡沫”相比,现在的收藏市场已经恢复,而且更加成熟,价格也比较合理。市场各方的参与者更多从艺术本身的价值角度来看待和分析问题。作为画廊,我们也需要更深刻地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特点,研究艺术家主要在关心什么,怎么看待世界。

您怎样看待此次Photo Shanghai上海艺术影像展?

马芝安:我们为什么会感兴趣?主要是因为这次Photo Shanghai关注当代艺术,主办方也有影响力且很努力推广中国的艺术家。另外,我认为此次展会比较专业,没有打着摄影节的幌子做买卖,明确表明它就是个博览会,是进行摄影艺术品交易的。

对此次Photo Shanghai上海艺术影像展,您有什么期待?

马芝安:我们期待能认识一些新的本土艺术家,北京和上海之外的艺术家。参展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和展示。

猜你喜欢
收藏家摄影家画廊
说谎的收藏家
大摄影家
收藏家星星狐
快乐语文(2019年15期)2019-08-27 01:14:18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小小收藏家
中华家教(2018年11期)2018-12-03 08:08:46
I am a Dream Collector我是一个梦想收藏家
画廊
画廊
劳动保护(2015年10期)2015-12-02 02: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