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全
谈到节俭一词,我便会想起儿时的往事。那个时候,家境贫寒,往往一件衣服是要好几个人穿的,直到穿得补丁摞补丁,才会丢掉;练习本的正面和反面都会写满密密麻麻的字迹。现在的年轻人是吃着麦当劳、喝着可口可乐长大的一代。比吃、比穿、比戴是他们的专利。不少独生子女的头脑中几乎没有节俭的概念,花钱大手大脚,更不懂得物尽其用、量入为出的道理,浪费现象处处可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年轻人的生活更是追求着品位与时尚,就是新衣服、新手机,只要看着不顺眼就会丢掉,毫不顾忌,看得年长者直喊可惜。那又能怎样呢?只有自己默默地捡回。于是年长者成了“破烂”的收藏者。年轻人看了还会百思不得其解。更有甚者视年长者的朴素为小气、吝啬。我真的不敢想象将来的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
年长者收藏的何止是物品呢?他们收藏的就是对过去艰苦生活的回忆和怀念。是一种节俭的习惯。没有经历过艰苦岁月的崭新人类是很难理解这种心思与想法的,究其原因就是对传统思想和力量的忽视。当然这不全是孩子们的错误,从中也折射出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节俭意识的弱化,节俭教育环节的缺失。日本从首相到平民,都是过着真正节俭的日子。他们是从节约资源、敬畏生命的角度出发的,于是他们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一砂一石,一直到热爱他们的工作,热爱他们的祖国。因而他们精神充沛,国民素质普遍偏高。
【评点】
年轻者丢,年长者收。丢掉的是一种勤俭节约的习惯,收藏的是对过去艰苦生活的回忆和怀念。生活富裕了,国家强盛了,也绝不能忘了勤俭节约,要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一砂一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