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祥
【阅读欣赏】
有一天,阿凡提正在熬鱼汤,这时来了一位朋友。阿凡提就请他一起喝鱼汤。喝完以后,朋友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第二天,来了一位陌生人,自称是阿a凡提朋友的朋友,听说这里有美味的鱼汤,特地赶来品尝。阿凡提就把昨天剩下的鱼汤加工后,请他喝了。他照样满意地走了。
接连几天,都有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来要鱼汤喝。阿凡提就不停地做了鱼汤的鱼汤的鱼汤来请他们喝。一天,又来了一个陌生人,自称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阿凡提一听,就烧了一锅水,放了点调料。那人喝了以后问:“这是什么?”阿凡提回答:“这是我熬的鱼汤的鱼汤的……鱼汤。”
那人似乎不满意,就去偷阿凡提的钱。他刚一伸手,就被阿凡提捉住了。那人忙说:“对不起,对不起!我摸自己的衣袋,不小心伸进你的衣袋里了。”阿凡提扬手给了他一个耳光,然后说:“对不起,对不起!我打自己脸上的蚊子,不小心打到你的脸上去了。”
【精彩点击】
老师:阿凡提是维吾尔族民间故事里的人物。各民族的民间故事里都有这样善良、有智慧的人物。
学生:是啊,阿凡提真聪明!阿凡提说的两句话有个共同点,就是对方怎么说,他就怎么恰如其分地回答。
老师:故事最精彩之处在哪儿?
学生:最后那一个耳光。阿凡提套用对方的话,使那个小偷挨了打,还说不出苦。
【技法指导】
老师:读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哪处精彩描写?
学生:就是阿凡提回答对方时的语言描写,特别是那句“这是我熬的鱼汤的鱼汤的……鱼汤”,真精彩。
老师:对,阿凡提两次回答,都是套用对方的语言来回击对方,一般最适合用在需要反驳对方,或者揭露对方要害的时候。举个例子:有一次,对方以“公理”为名骂鲁迅,鲁迅说,你们是满嘴“公理”,满心“婆理”。这就揭露了对方的两面派嘴脸。阿凡提在这里要表明的就是你可以“错摸”,那我就可以“错打”了。这不仅使得他的语言风趣幽默,更透露了他的聪明才智。endprint
作文评点报·小学三、四年级2014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