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乎山水

2014-09-18 02:03:21
美文 2014年16期
关键词:伤神随性青山

过去的中国人,讲究外儒内道。一边渴望着“居庙堂之高”,出将入相,拯救苍生小民;一边又想“处江湖之远”,寻个逍遥自在,渔樵伐薪。这样,青山绿水旁就多出了一个个潇洒的背影,辗转腾挪间又是一个快意人生的叹号。

可见,乐乎山水,在过去也是一种时尚。山水间佳事流传,山水间有高人在卧。中国的“隐士”为山水添上了一层朦胧的高贵气质,它无时无刻不在吸引小民的目光,继而形成一种美好的山水文化。长安的百姓听到了终南山上王维的弹琴长啸;隆中人民学会了诸葛亮的梁父吟;吴越之民看到了王羲之等人在会稽山下修禊事。更何消说那庐山,黄山,大江大泽乎!细细数去,尽是山水,山水文化早已浸入中国人的血脉。

转眼间历史已过数千年。到了今天,大规模的工业开发使得一切都有组织,有规模起来。整齐的琼楼玉宇,横跨田野的新型“阡陌”,乐乎山水也不再是个人的行为,变成了中国人的集体行动。然而,中国人发现,更多的山水却消失了。于是,现在的中国人很无助,很委屈,茫茫然抬头四处望去,到处高楼大厦,何处去寄情于山水呢?唉,有什么办法呢。夜里,祖孙二人观景,孙子热情地给爷爷讲述现代的美景:整齐入云的大厦,宽阔平直的大路,色彩鲜艳的灯光,万家灯火的温馨。爷爷听罢,长叹一声,深切的回忆起了他记忆中的山水,而现在没了记忆中的山水,觉得十分空荡荡的。

看着这材料,我想了想,现代化的景观又何尝不是一种山水呢?苏东坡有诗云:“是处青山可埋骨,他乡夜雨独伤神。”不妨略改一下,“是处青山皆可乐,何处夜雨不伤神?”这么一来,中国人的心大大可放宽了些,随性了些。诚然,记忆中的山水在一天天的消失,但那只是过去的山水,时代在变,社会在变,连山水也在变,过去没有现代化的景观,我们就乐乎自然山水,但是现在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景观,我们又何必执着于过去的山水不放,而不去欣赏现在的“山水”呢?

乐乎古之山水,乐乎今天的山水,都不失为一种选择。山水是自家的,怎么看是你自己的,你乐或者不乐,山水也不可能变化。既然已经推陈出新,那就顺便换换味道,毕竟,古代的山水,先人已经乐过了,试一试新的,有何不好?

名师点评

1.高远深刻的立意。文章跳出一般的立意之围,从更高处来剖析材料所蕴含的哲理之味。“乐乎山水”中的“山水”具有双层之意,一是指自然的山水,一是指现代化发展所呈现出来的“山水”,作者认为,不论是哪种“山水”你都应该以“乐”为欣赏之姿态来对待。如此立意,绝对很高妙!

2.对比清晰的思路。文章开篇就运用对比,古代人不同的人生选择之对比;今天与过去的对比;现代的山水与过去的山水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文章思路也随之推进,由此,清晰的思路也就出来了。

3.流畅随性的文笔。文章没有惊天动地的言辞,有的是朴素语言背后内涵丰富的表达。这种表达流畅随性,似信手拈来,不动声色,但却给读者很强的语言张力,其哲理性、辩证性的思维在其间渗透。

(刘万春)

猜你喜欢
伤神随性青山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萌趣童心
家居廊(2022年8期)2022-05-30 14:16:55
早晨
辽河(2022年1期)2022-02-14 20:30:25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云南画报(2021年11期)2022-01-18 03:15:32
青山揽胜
宝藏(2020年4期)2020-11-05 06:48:36
条纹主义
咏菊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听蝉
极简风尚来袭——五款精致而随性的极简主义设计
工业设计(2016年11期)2016-04-16 02: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