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论

2014-09-18 22:46:38
美文 2014年16期
关键词:老规矩汪峰高考作文

上海今年的作文题虽然比较符合上海的城市精神,有宏大的哲思空间,但是题目本身在逻辑上有小漏洞,这使得题目并不完美。如果我是学生,我是不是可以写地球是圆的,我应该有绕开沙漠的可能呢?除了上海卷,今年的北京卷在我看来也有小小的漏洞。虽然重提老传统让人感到一些温暖,但是那些老传统真的就很好吗?很多传统都是有时代烙印的,离开了那个特定的时代,某些传统就显得有点儿不合时宜了。学生可以在写作文时,对作文题本身提出异议吗?恐怕不能,因为那样得分会吃亏。

——朱绩崧(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老师)

我不想打击命题者和语文老师,但从公布的一些作文题来看,恐怕我们的教育无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是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以浙江卷作文题“门与路”举例,让学生思考门与路的关系,这本身是一个很好的题目。但不知为何,命题时要限定大学的“门与路”。

在我看来,如果没有后面的限定,这道题目给学生的思考空间应该非常广阔。

——蔡天新(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

我最欣赏全国卷山羊过独木桥,而且不限定某些框框,易发挥;天津卷智能芯片最有趣,最棒的还可以写科幻小说;广东卷旧照片也有现实感,可发挥余地很大。

——叶开(《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作家)

对我来说,现在每年的高考作文题更多的有点像汪峰的头条:不仅是出给学生们看的,也是出给媒体看的。知道媒体会关注,所以这个时候就像一边跑着马拉松,一边全程拿手机自拍的一个人。作文题貌似更开放了,但有时候是一些多余的开放,或者多余的花招,这就是“汪峰话题”的影响吧,高考作文的汪峰化。

——鹦鹉史航(知名编剧、策划)

高考的题目真是愈来愈五花八门,也越出越好,有的很给人启发。广东的高考作文题目,我觉得更像一个作家出的题目,能调动人心里边一些经常有的感悟。

——冯骥才(著名作家、画家)

2014年广东省高考作文以影像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设题,以影像在不同时代与生活关系的呈现形态为表述,作文材料隐含了科技与人的关系的探讨,作文材料从考生熟悉的生活题材切入,陈述了照相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及情感体验带来的改变与影像,内涵丰富。

——陈少华(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北京这个的确是很文化,很有余秋雨的味道,但是比较陈腐。北京老规矩是什么老规矩呀?指过去的老规矩?还是指裹小脚的老规矩呢?老规矩现在讲也行,但是让学生来谈老规矩这个事有点扯。北京这个题什么都可以写,怎么写都是老调子,都是比较陈腐的调子,我觉得可能出题的是想把它引到家教上。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

今年的高考作文继续材料作文路线,大多是给材料,让学生自行命题作文。相对于往年的材料作文,今年多个省市的材料作文在给材料方面,有进步,材料给考生较大的思辨空间和发挥空间。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知名教育时评家)

@风铃炸弹:看到安徽题不知道编剧改还是演员改,江苏题不知道不休还是腐朽,湖北题不知道风景好还是不好。我就有一个感想:别再让天秤座出题了。

网友评论:水瓶监考,处女改卷,完美

@鞭鞭少将:把今年作文题都串起来,是一段好暖的情话:“没有什么不朽,我们终将生老病死。但我不想探究老规矩,只想带你走过那门那路那独木桥,穿越沙漠和自由,穷村落和茫茫山顶,在空谷数繁星,在窗边看霓虹。想如芯片一般永驻你心,做永久的房客,共谱一篇爱情剧本,记录点滴,让我不用站起便拥有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题目是《致广西生病的老王》

@东土大唐三俗和尚:四川的高考作文首次为不扶摔倒的老人提供了理论依据:人,只有自己站起来,世界才属于你。

猜你喜欢
老规矩汪峰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老规矩不老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金色年华(2016年12期)2016-12-01 04:34:09
明星汪峰玩跨界
中国品牌(2015年11期)2015-12-01 06:20:49
消费汪峰
2014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北京卷
渐渐被遗忘的中国老规矩
焦点(2014年7期)2014-08-27 09:27:46
老规矩不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