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敏 姚雪姣
未来汽车的发展,需要的是一种更加清洁的解决方案
宝马i系列电动车尚未在华推向市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就已展开布局——近日,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国家电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和上海世博发展集团共同宣布,三方携手将上海世博园区打造成电动车推广示范区,区内将建成50个公共充电桩。
而就在此前一天,国家电网公司宣布,将引入社会投资参与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
这不禁让人惊叹宝马对于市场的判断力和行动力。
“之前也没有想到过会有这样的发展。但我们坚信示范区的推广与社会发展电动车、实现可持续交通的愿景是一致。”在发布会正式开场前,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格对媒体说。
“汽车业的转折点正在到来,新能源、可持续一定是未来。”安格坦言,宝马在近100年的历史中经历了很多危机,但始终能位居全球豪华品牌销量榜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能理解和把握行业趋势。
打造未来汽车的先行者
“未来汽车的发展,需要的是一种更加清洁的解决方案。”安格告诉记者,早在8年前,宝马集团就“未来汽车”进行了频繁的探讨。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对于个人交通而言,新能源汽车将是整个行业的未来。
基于对行业的把握,宝马多年来坚持高效动力策略。“其实就两步,变革和革命。”安格介绍,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降低油耗和排放,这属于渐进式的变革;而革命则是,彻底地重塑造车概念。“如果只是将发动机拿出来换成电机和电池,不仅会加大车的重量,还会耗费很多能源,并不具备真正的可持续性。”
“所以,BMWi3是—件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作品”安格说:“i3是行业中罕有大量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车型,轻量化优势明显。另外,创新地采用LifeDriv模块化的结构,即乘员舱模块和驱动传动模块,可以为车内乘员提供媲美F1赛车驾驶舱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i3使用可回收的材料制作,整个制造链条也都是可持续的,代表了可持续交通领域的高水准。”
据悉,BMW i3在欧洲、美国市场的表现非常成功,供不应求,位于莱比锡工厂产量已经提升到每天100辆。而对于i3中国市场的预期,安格表示还在培育阶段。
布局中国市场先“充电”
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中提显示,到2015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这一数字提升N200万辆。
然而,2013年我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只有1.46万辆。
“要想在几年内达到数百万的目标是相当困难的,很多条件都还达不到”谈到中国市场,安格表示,作为电动车和可持续交通的先行者,宝马不仅致力于打造革命性的产品,也愿意与多方合作,共同探讨家庭、社区及商务区充电服务解决方案。
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充电桩总数仅为1.9万个。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拦路虎”。
此次宝马与多方打造的示范区,将在超过5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域内,安装50个公共充电桩,覆盖世博源、央企总部及绿谷区域。目前已有10个公共充电桩在世博购物中心等商业区安装落成。“不仅是BMW电动车,其他品牌的电动车都可以在此充电”。
针对家庭充电,宝马也做了很多工作,安格说,“当消费者决定购买i3之后,我们的经销商会同当地合作伙伴去购车者的住所勘查场地和线路,确保在技术上实现充电桩安装。”
为了进一步落实家用充电的便利,宝马已经先后和万绿地等开发商展开合作,在社区内进行充电桩的建设。
不过,宝马电动车进军中国市场仍然面临很多挑战,比如没有政府补贴。“政府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要扶持国产自主品牌电动车,这在我们预期中,”在安格看来,比争取补贴更重要的是牌照政策。今年上海将为进口电动车品牌提供3000个车牌,对于宝马来说,如果可以公平享受这个政策,有助于形成明确和稳定的预期,对于电动车消费是很好的促进。
安格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政府一定有办法让现行的各项标准政策更加协调和统一,中国一定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