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恩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是宫颈癌连续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1]。及时诊断、早期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对预防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的细胞学涂片相比,液基细胞学检查(LCT)是采用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是1种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我院自采用LCT技术以来,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大大提高了宫颈上皮性疾病的检出率,现报告如下。
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行宫颈 LCT 的250例患者,年龄18~77 岁,平均(35.5±4.1)岁,标本采集均由本科室专职医师完成。
1.2.1 细胞学取材和制片 采用一次性无菌细胞采样刷,严格按照细胞采样标准对宫颈管内皮进行细胞采样,包括宫颈外口及脱落细胞。将采样刷头放回细胞保存液存储瓶中,然后按照LCT制片要求,通过液基薄层制片仪将样本制成薄层细胞涂片,进行巴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
1.2.2 细胞学诊断 按通用的TBS分级系统[2]将病例分为以下几类:正常或炎症反应范围;鳞状细胞类病变,包括非典型鳞状细胞(ASC)、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腺细胞类病变分为:非典型腺细胞(AGC)、倾向于瘤变的不典型腺细胞、宫颈原位癌、腺癌。TBS报告正常或炎性反应作为细胞学阴性,有鳞状细胞类病变或腺细胞类病变作为细胞学阳性。
1.2.3 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活检 对经 LCT 提示有细胞学异常的患者,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对活检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后观察。参照女性生殖道肿瘤 WHO 分类[3]将病例分为:正常或炎性反应、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包括 CINⅠ~Ⅲ级)和浸润性癌。为研究符合率,根据 TBS 标准 LSIL 对应组织学CINⅠ级、HSIL 对应组织学包括 CIN Ⅱ级和 CIN Ⅲ级。
以宫颈组织学活检结果为标准,将LCT结果同组织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统计两者的符合率。
在所有LCT阳性病例中,ASC-US 142例(在阳性病例中占 56.8%),AGC 为3例(1.2%),ASC-H 24例(9.6%),LSIL 82 例(54.4%),HSIL 为26例(10.4%),SCC 1例(0.4%)。
对250 例阳性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其中确诊为CIN的病例为141例(占总活检病例数的56.4%);确诊为 CIN 及以上的病例为159例(占总活检病例数的63.6%)。以组织学结果验证细胞学结果,符合率分别为 ASC-US 100.0%,ASC-H 92.3%,LSIL 63.2%,HSIL 72.9%,SCC 100.0%,该结果表明,LCT 与组织学检查具有较好的符合率,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见表1。
表1 细胞学检查异常与组织学结果比较
将所研究患者依据年龄分为≤30 岁、31~40 岁、41~50 岁及50 岁以上 4 个阶段,研究发病年龄与疾病的关系。由表2可知,细胞学阳性病例的年龄分布存在典型的差异,41~50 岁年龄段阳性比例最高,为36.8%;其次为31~40 岁年龄段,为32.8%;≤30 岁年龄段占21.6%;>50岁的阳性率最低,为8.8%,见表2。
在组织学与年龄的关系中,挖空细胞病例中≤30 岁年龄段的比例最低(8.0%),而在>50岁年龄段的比例较高(20.0%)。在癌症病例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在活检病例的各个年龄段中,CIN 比例以31~40 岁年龄段最高(22.4%),见表3,表明 CIN 好发于中年妇女,因而对于31~50 岁中年妇女应通过 LCT进行细胞学普查,可缩小宫颈活检对象的范围,提高检出率,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处理的目的。
表2 细胞学异常与年龄的关系/例
表3 组织学异常与年龄的关系/例
宫颈癌是目前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女性肿瘤的第2位,严重威胁女性的身体健康,宫颈病变是女性常见疾病之一,很有可能发展为宫颈癌,早期诊断极为重要[4]。LCT 是一种将脱落细胞保存在保存液中,通过涡旋振荡,比重离心,自然沉降制片的技术。自该技术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以来,其独特的取材方式及制作方法,不仅使取材器上的标本几乎得到全部保留,而且标本经Thinprep 2000系统程序化处理,使黏液、血液和炎性细胞与上皮细胞分离,制成均匀的薄层涂片。这种涂片细胞成分齐全、结构清晰、背景干净,不正常的上皮细胞容易辨认,尤其对于细胞数量少、体积小的鳞状上皮病变,大大提高了阳性诊断率,减少了漏诊率[5-6]。
本研究中行宫颈 LCT 筛查细胞学诊断为 AGC-NOS、ASC-US 及以上的病例共 250例,其中ASC-US占全部LCT筛查阳性病例的39.2% (98/250)。ASC-US 在所研究病例中所占比例较高,与ASC-US涵盖病种较多有关,主要因素除了炎性反应刺激或制片操作原因外,与患者近期是否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CIN有关。在制片过程中,包括取材、固定等相关环节都可造成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癌症病例的液基细胞学涂片质量下降,对片子的读取产生影响。对于能否将 ASC-US 作为 TBS 诊断系统阳性判断的界点目前尚无统一结论。为减少ASC-US 患者的过度检查及治疗,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对ASC-US阳性患者可建议其采取间隔 4~6 月进行重复宫颈细胞学检查,直至连续2次复查结果均为阴性。对随访过程中LCT结果仍为ASC-US的患者可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在所有活检病例中,确诊为 CIN 及以上的病例为155例,占总活检病例数的 62.0%(155/250)。将细胞学结果与组织学活检结果比较,符合率分别为 ASC-US(100.0%)、ASC-H(92.3%)、LSIL(63.2%)、HSIL(72.9%)、SCC(100.0%)。本组病例中细胞学诊断为 HSIL 的符合率虽然达 72.9%,但对于HSIL阴性而活检为鳞癌的病例考虑与LCT 仅局限于细胞学形态,而没有组织结构有关,导致LCT检查结果假阳性或假阴性的产生。因此对于LCT 初筛阳性的病例应进一步采用阴道镜联合组织活检,以做出对宫颈病变进行及时、准确的早期诊断,从而指导医生及时干预,降低宫颈癌发病率。
将所有研究病例按照年龄阶段进行划分,分析该疾病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挖空细胞病例较多发生在31~50岁年龄段,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7]。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均提示 31~50 岁年龄段是宫颈病变高发人群,与文献报道一致[8]。 综上所述,LCT 对于筛选细胞学异常患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对于低年龄段患者具有早期发现、早诊断的重要意义。对于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并结合组织学检查进行确诊,从而提高患者的诊断率,实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王为民,汪建华,侯洪春,等.CK1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12,27(1):38-40.
[2] Sherman ME,Dasgupta A,Schiffman M,et al.The bethesda interobserver reproducibility study (BIRST):a web-based assessment of the bethesda 2001 system for classifying cervical cytology〔J〕.Cancer,2007,111(1):15-25.
[3] 唐 霄,王 平,何 英,等.女性生殖道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2,41(11):729-732.
[4] 王为民,谢朋木,侯洪春,等.CK8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12,27(5):456-458.
[5] 朱明范,陈 慧,何 红,等.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感染病变的临床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5):3433-3435.
[6] 潘谷英,熊琼英,效小莉,等.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假阴性原因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0,8(9):1113-1114.
[7] Fan Y B,Wang Q S,Ye L,et al.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SurePath liquid-based Pap test in cytological screening of bronchial brushing for the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J〕.Cytotechnology,2010,62(1):53-59.
[8] 王爱春,顾依群,王 军,等.2225例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病例与HC2HPV-DNA检测及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比较〔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40(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