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4-09-09 22:03:25曲元芬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教学策略

曲元芬

摘 要: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听是极其重要的一项技能。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的自信心,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本文从分析影响听力教学的因素入手,提出了听力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职英语听力 影响因素 教学策略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交际交流是其主要功能。学生学习英语也是要实现交际的目的,这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主旨。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以教为主,以考为纲;重识记,轻能力”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得不到锻炼。

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强调学习者不仅要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而且要能在生活中运用英语较为熟练地理解和表达。笔者结合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通过自己的英语听力教学实践,归纳出影响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几点因素及针对这些情况听力教学所应采集的新的教学策略。

一、影响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因素

英语听力能力是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国际交流的频繁,英语听力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目前许多院校的听力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英语听力教学因素是诸多方面的,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1.学生方面

1.1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比较复杂,语言基础普遍较差,发音不准,个别学生还带有较重的地方音。很多学生不能熟练掌握连读、同化、重读、吞音、不完全爆破等语音变化形式,影响了他们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大部分的高职学生英语词汇量较小,而词汇量的大小对听力理解的成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每个人在做听力理解的时候都会遇到这种现象,本来听力材料的速度并不快,听者跟得上说话人的语速,可是由于某一个生词听不懂,耽误了听后面的内容,即使这些内容是听者熟悉的,等回过头来再想,已经来不及了。[1]

1.2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听力水平的提高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动机不明、缺乏恒心、焦虑过大等等,而许多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对英语听力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严重不足。在英语听力课堂上表现为精神处于紧张状态,注意力不能集中,容易产生急躁情绪。急躁对听力的影响是很大的,最后导致无法理解课堂所听所讲的内容,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1.3学生缺乏学英语的兴趣。在听力课堂中,很多学生因为英语基础差,在听力课上听不懂,老师讲的,录音机里播的,都听不明白,所以产生了退却的心理,这就导致他们的听力水平很难提高。有些学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听力训练,对于听力课上老师的放音材料能理解的内容不多,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就对英语听力失去了兴趣。[2]

2.教师方面

2.1教师不重视英语听力的教学。我国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仍以读、写为主,听力训练所占的比重不多,因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即认为在英语学习中读、写更为重要,而对于英语听、说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较差。

2.2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不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授,没有起到充分的指导作用。在听力课堂上学生只是一遍遍地听,然后教师给出习题答案,而主要习题形式多数是选择、填空,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课堂上基本形成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影响听力教学的开展。[3]

2.3教师不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地域的差异等多种因素,以汉语为母语的民族与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思维方式必定有所区别。要想全面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必须了解使用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这是突破听力的关键。因此,了解必要的目标语国家的背景及文化知识,并在听的过程中运用背景知识排除“负迁移”的干扰,必将提高听力效果。

3.教学设备陈旧影响听力教学效果

由于很多院校的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设施投入不足,听力课班型很大,加上只有几本教材,学生不能接触到大量的视听材料,这种现状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二、提高英语听力能力的策略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需要选择科学的学习和训练方法。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1.学生方面

1.1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巩固和加强语音知识。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音基础,但是语音的系统学习应该在听力课上受到足够的重视。首先,纠音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手段,听力课的纠音练习可以在课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也可以安排在课下学生自行完成。学生不应仅满足于读准每一个音,还应该能听清每一个音。在现实的语言交际中,英语还存在着连读、弱读、吞音、不完全爆破等特殊的语音现象,如果听不清就会产生歧义。

1.2提高阅读能力,不断扩大词汇量。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切训练的基础,听力自然也不例外。听力理解中的每一个对话、语段、语篇都是由句子组成,而句子的基本单位正是词或词组。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能模仿出听到的发音,但如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便无法把与其所代表的符号和词联系起来,也就无法得知符号所代表的事物的意义。因此从理论上说,词汇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听力理解的准确性。阅读量越大,英语整体水平就越高,听力水平也会随着提高。

1.3克服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听者的情绪状态是影响听力的一个主观因素。具体地说,在不具备良好的听的动机和自信心的情况下,听者的注意力往往容易分散,从而干扰听的过程。这就是所谓语言输入中的“情感过滤”问题。教师在教学上对听力材料的难度作适当调整,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全到逐步完全,由单项听到综合听,使学生逐步适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进步,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同时还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听力学习的艰巨性,提高自控能力,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4]endprint

2.教师方面

2.1营造轻松的英语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多用英语来组织教学,同时要组织学生利用课内外的一切机会来说英语。比方说,在讲授新课时,坚持先让学生听教师发音;然后听课文录音,并根据所听内容简要回答问题;最后再打开课本,教师与学生一起研读课文,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仔细听的习惯。上听力课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消除畏难心理,从而全身心投入;还应设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将他们的心理最终调整到最佳状态。

2.2侧重情景教学。创造情境的做法,就是不把英语课上成知识讲解课,而是把它作为以听说为主的语言实践课。比如,在新教材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景下进行对话练习,在练习时要求所有人都用英语,这样就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听上了,学生为了在同学们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在课下也会进行积极的练习,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听力能力。这样做的特点是可使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训练。课堂上既生动有趣,又能始终如一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学到活的语言。[5]

2.3丰富文化背景知识。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已经成为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一大障碍。学生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文化意识,提高文化素养,可以通过听唱英文歌曲,欣赏优秀的原声影视节目,阅读英文报纸杂志等途径来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领略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通过各种语言行为,缩小文化差异。

3.重视多媒体教学,加强视听训练

视听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和能力。通过视听训练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是视听说课中重要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英文原声电影,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对话及情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听说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听力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如何上好听力课已经成为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教师应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学习,抓好语音、词汇和文化背景等几个方面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听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辛华.关于大学生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思考.辽宁师专学报,2013.

[2] 刘润清.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李开荣. 听力的语言心理认知与训练.外语界,2002:27-28.

[4]朱忠焰.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与方法初探. 外语界,2000(2).

[5]巫新云. 浅谈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影响因素.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0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2
水驱油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54:01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