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庚
摘 要:阅读教学是左右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所在,其重要性及深刻意义自不待言。而阅读能力又是阅读教学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人们把阅读能力比作一把"金钥匙"。本文针对如何做好阅读教学展开论述,比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词语开始、发挥学生自主性、培养浓厚兴趣、注重"练"。
关键词:小学 中年级 阅读教学 积极性 自主性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学科的“重头戏”,一定要唱好这台戏。学生字词句篇的知识,听说读写的能力,认识水平的提高,思维的发展,美的熏陶等等,都有赖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去培养去获得。中年级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要致力提高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改进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是责无旁待的事。
一、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生懂得词语、句子是如何表达意思的,为什么这么写(说)而不那么写(说),一篇文章是怎么组织起来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组织怎样的语文基础训练既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练就能力而负重又不重?讲解、练习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他们的水平,兴趣、特点出发,做到有的放失,就不难取得理想的效果。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二、从词语开始,要善于引导学生理解、积累和运用词语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以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三、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四、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小学生好奇、好问、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老师对他们说:倘若你们能好好学习,懂得读书的窍门,自己读起书来就特别有味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阅读,自觉地去阅读。在阅读教学时,老师可以在简介文章作者和写作背景时,简介作者的写作风格,介绍作者文章的优点,特别是对一些名家名作要作绕有趣味地介绍,以激起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再通过对课文的品读和欣赏,激起学生对作者其他文章的阅读欲望。以引起学生对名家的崇拜,对名作的向往。也可以在阅读教学后向学生推荐名家名作,引导学生读好书,读名作,学生如果能以自主、能动的心态投入到阅读之中,他们才会感到快乐,“在快乐中阅读,在快乐中获得知识”。这正是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五、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练”
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不可缺少的条件。在组织学生练的时候,要把练的内容、要求、数量和具体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考虑,有的放矢地安排。否则不是加重学生的负重,就是掌握不到应该掌握的东西,不能很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练要在讲清课文的基础上,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要根据教材的特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要课内课外统筹安排。
课内的练,可以是先讲后练,也可以是边讲边练。先讲后练,可以整堂课地指导学生朗读、背诵或是进行短篇仿作等;也可以在一堂课上划出一定的时间集中地指导学生练。课外也必须适当安排练。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而且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各有差异,作业的速度也有快有慢。如同一篇课文,有的学生读上五六遍就能背诵,有的学生要读十几遍才能背诵,适当地安排课外的练,就可以使学生通过各自的努力,达到规定的要求。不过,课文的练最好是精炼,巧练,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练。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要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勤奋读书的学习习惯,一定要把课内外的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中耗时最多的“重头戏”,把这台戏唱好了,识字得到了巩固,思维获得了发展,阅读和作文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学生的负担可以减下来,身心健康发展才有保障,可是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因此,阅读教学一定要抓住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讲求实效,该讲的就讲,该练的就练,需要讲多少就讲练多少,不需要讲练的就不讲练。要做到这点,关键就在熟悉教材,驾驭教材,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坚持从实际出发,把精力集中到学生不易理解,不易掌握的地方去,教学就有了主动权,质量就有了保证。endprint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