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临床治疗体会

2014-09-04 09:20:00申爱军刘丽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眼液睫状体房水

申爱军 刘丽华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临床治疗体会

申爱军 刘丽华

目的 分析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posner-schlossman syndrome,PSS))的临床特征及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9月本院眼科门诊及病房治疗的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30例, 均为单眼, 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及普拉洛芬眼液抗炎, 以及卡替洛尔眼液、醋甲唑胺片等药物降眼压。结果 本组30例患者其中10例患者疗程为7 d, 11例为8~14 d, 6例为15~21 d, 3例为22 d以上;其中痊愈为21例, 好转8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96.7%。结论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是以反复发作的睫状体炎伴有眼压升高的一种疾病, 应与闭角型、开角型青光眼及前葡萄膜炎相鉴别, 防止误诊, 治疗可通过抗炎、降眼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角膜后沉着物;卡替洛尔;妥布霉素地塞米松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posner-schlossman syndrome, PSS)是指有反复发作性眼压升高的青光眼表现, 同时又有角膜后沉着物(keratic precipitate, KP)的睫状体炎症状的一种特殊病症[1]。一般多见于20~50岁的人群, 通常为单眼发病, 偶见双眼患病, 可反复发作。可能与劳累, 脑力疲劳和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2]。患者发病时引起眼压急剧升高, 如不能及时治疗, 病情反复发作, 持续的高眼压同样可导致视野缺损, 视盘C/D(杯/盘)值扩大等视功能损害[3]。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0年1月~2013年9月门诊及病房收治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30例, 降眼压和抗炎药物联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0年1月~2013年9月门诊及病房收治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30例30眼, 均为单眼。其中男21例, 女9例;年龄于16~62岁, 平均年龄(33.97±11.70)岁,左眼发病14例, 右眼发病16例。眼压于28~85 mmHg之间,平均眼压(44.59±11.50)mmHg。16眼为首次发作, 病程2~14 d,平均(9.07±5.40)d;14眼为有反复发作病史, 病程约1~8年,平均(4.09±2.21)年。

1.2 临床表现

1.2.1 矫正视力 ≥1.0者3例, 0.5~0.8者15例, 0.4~0.1者 11眼, <0.1者1眼。

1.2.2 眼底 C/D>3/5者3眼, 均为反复发作者, 病程>6年者, 其余均正常。

1.2.3 视野 使用静态电脑视野计对周边视野进行测定, 3例伴有视野损害, 1例出现弓形暗点, 2例有相对暗点。

1.2.4 房角 均为宽角, 2眼伴有虹膜根部前粘连。

1.2.5 眼压 14例眼压为28~45 mmHg , 12例眼压46~60 mmHg, 4例眼压>60 mmHg, 于60~85 mmHg之间。

1.2.6 角膜后沉着物(KP) 呈灰白色, 小圆形, 典型的羊脂状KP, 位于角膜中下方, 少数见色素KP, 多于眼压恢复正常后数天至1月内消失。

1.3 治疗方法

1.3.1 降眼压 眼压<35 mmHg者以卡替洛尔眼液点眼, 2次/d, 直至眼部炎症消失;眼压>35 mmHg给予口服醋甲唑胺片50 mg+碳酸氢钠片0.3, 2次/d, 同时使用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快速静脉滴注;患眼以卡替洛尔眼液点眼, 2次/d;眼压恢复正常后停止甘露醇及醋甲唑胺的治疗;眼压>60 mmHg, 以上药物如不能控制眼压, 可加用拉坦前列腺素眼液点眼, 1次/d, 如仍持续高眼压, 药物不能控制, 出现视功能损害者可行外滤过手术。

1.3.2 抗炎治疗 患眼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点眼, 4次/d, 普拉洛芬眼液点眼, 3次/d, 同时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25 mg, 3次/d。

1.4 疗效标准 痊愈:眼压恢复正常, 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好转:眼压接近正常或已恢复正常, 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无效:眼压无改变, 症状及体征未减轻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疗效情况 见表1。

表1 治疗疗效(n, %)

表2 治疗时间(d)

3 讨论

青光眼睫状体综合征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合并非肉芽肿性睫状体炎的继发性青光眼, 该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加, 发作的频率逐渐减少, 最后终止发作, 60岁之后很少患此病[4]。发病时眼压急剧升高, 可以达40~60 mmHg,时间持续较长, 一般于1~14 d, 伴有角膜水肿, 羊脂状KP, 房水闪辉(+), 及瞳孔轻度散大, 一般视力及视野无明显损害。

近年试验证明本病是由于房水生成增多和房水流畅系数下降所致。发作时房水前列腺素(PG)的含量显著增加, 葡萄膜血管扩张, 血房水屏障的通透性增加, 使房水生成量增加;同时由于前列腺素增加还可以抑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或直接拮抗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效应, 而去甲肾上腺素是调节房水排出的重要介质, 小梁失去正常的调节而导致房水流畅系数下降和眼压升高[5]。

本病病征与急性闭角型及开角型青光眼有相似之处, 主要鉴别之处是本病有角膜后沉着物, 呈羊脂状, 房角开放,无典型的青光眼生理杯凹陷, 视野也无改变;本病也可同时合并双眼开角型青光眼, 在急性发作后, 若高眼压持续时间较长, 药物治疗不易缓解且反复发作者应于发作间歇期作排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检查, 以免延误治疗。另外, 还应于前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相鉴别, 后者前房浅, 房角开放,虹膜膨隆, 瞳孔区虹膜后粘连, 视力损害明显。前葡萄膜炎患者大多有明显的视力下降, 眼疼, 眼部球结膜呈睫状充血或混合性充血, 角膜后沉着物多为粉尘状, 小而密集, 房水闪辉明显, 瞳孔小, 虹膜后粘连, 易于与本病鉴别。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抗炎, 降眼压。一般采用药物治疗, 不宜手术, 因为手术不能防止其复发。①降眼压:眼压轻度升高的患者, 卡替洛尔眼液局部点眼即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对于眼压较高的患者, 应联合用药, 使用甘露醇脱水, 卡替洛尔眼液滴眼及口服醋甲唑胺片降眼压, 使眼压迅速下降, 减轻高眼压对视盘的损伤;仍不能控制, 可联合拉坦前列腺素眼液进一步降眼压。若持续高眼压, 出现视盘及视野病变时, 应采取手术治疗, 行外滤过手术。②抗炎: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 在本病发作时频繁滴眼, 可以稳定细胞膜, 抑制前列腺素的释放, 减少血—房水屏障的通透性。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及普拉洛芬眼液滴眼;同时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 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 取得良好的疗效。抗炎药和降眼压药同时使用可以增加治疗的效果, 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本组病例21眼痊愈, 8例好转, 有效率达96.9%。

因本病的眼压升高与患者自觉症状不符, 即患者眼压较高, 但患者的自觉症状相对较轻,不会出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患者头痛、眼痛那样明显的症状, 而且因本病有一定的自限性, 症状可以自行消除, 故易被患者忽视, 不能及时就诊治疗;大多患者都是在眼压较高, 出现视物模糊, 胀痛无法忍受, 严重影响工作生活时, 才来诊治疗的, 从而导致治疗时间延长, 影响治疗效果, 严重者可出现视力及视野损害[6]。本组病例1例反复发作, 病程超过7年合并房角粘连者, 药物控制眼压欠佳, 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 术后眼压控制良好。所以PSS并非全部都是预后良好的自限性疾病,做为临床医生必须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 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 以缓解症状, 缩短病程, 才能减少高眼压对患者视功能的损害。

[1] 胡文学,黄小花.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早期临床观察.国际眼科杂志, 2011,11(11):1980-1982.

[2] 葛坚.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65.

[3] 罗谦,程依琏,杨影.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国际眼科杂志, 2009(7):1292-1293.

[4] 李凤鸣.中华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808.

[5] 刘家琦,王凤鸣.实用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48.

[6] 李颖,应佳.以虹膜炎误诊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一例.中华眼科杂志, 2010,46(7):651-652.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眼液睫状体房水
氮卓斯丁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眼药水,你选对了吗
37°女人(2018年6期)2018-06-09 02:57:00
钝挫伤致眼睫状体脱离/分离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浙江医学(2018年7期)2018-05-11 10:35:53
润眼液和眼药水的区别
玻璃体切除联合不同睫状体复位术式的疗效观察
氧化应激指标在白内障患者体液中的改变及与年龄的关系
Analysis of spectrum and drug sensitivity of bacteria in the aqueous humor or vitreous of patients at an early stage of penetrating ocular trauma
不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泪液NO浓度与前房炎症反应的变化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治疗
兔眼小梁切除术中丝裂霉素C放置部位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山东医药(2015年36期)2015-02-19 07: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