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每位家长都希望宝宝入园后能够很好地融入集体,被小朋友接纳和喜欢。而宝宝身上的小缺点、小毛病,会不会影响他被接纳?父母的担心,该如何调整和准备呢?
脾气暴躁,入园后会被孤立吗?
儿子2岁半,要上幼儿园了,我对他动不动就打人的习惯特别担心,恐怕这脾气到了幼儿园会被小朋友孤立。我花了不少心思纠正他,比如假装不要他了或把他一个人留在操场上,可他哭着跑过来,对我又咬又打;再比如,他打人后我在他小屁股上拍几下,他有时候没反应,有时候会哭,但就是改不了。前天,又因为小朋友拿了他的玩具小车,把人家打哭了,人家妈妈没说话抱着宝宝走了。唉,要是上了幼儿园,不知多少家长会来告状。
宝宝为什么会打人?
打人,经常发生在宝宝感觉不被理解或被忽视的时候。3岁前的宝宝语言能力有限,表达的意思得不到认可就会感到挫败、着急,于是通过打人的方式表达情绪。此外,如果家长喜欢用打人的方式解决问题,遇到宝宝不听话,就用打来镇压;宝宝对成人行为有很强的模仿力,家长的行为方式,会在宝宝身上体现。
由于宝宝没有学会如何更好地与人表示亲近、友好,所以,他们用推一下、打一下的方式与人建立关系,表示友好。但对方很难明白他表达的意思,从而误以为是攻击行为。
4招缓解攻击行为
1 多点耐心:面对宝宝打人妈妈千万不要提高嗓门,而应尽量与宝宝建立连接,比如蹲下来拥抱他,接受他在你怀中挣扎。这个过程可以帮助你很好地理解宝宝,而宝宝一旦感觉被理解了,攻击行为就会收敛。
2 为宝宝找到宣泄情绪的途径:画画、撕纸、剪纸,对于语言表达还不顺畅的宝宝,是很好的宣泄。
3 父母以身作则:家长要管好自己的行为,不要粗鲁地对待宝宝。被强行压制的宝宝,很容易以暴制暴。
太老实,在幼儿园会受欺负吗?
我女儿在家很活泼,到了外面却怯生生的。一次她拿着新买的水杯出去玩,被一个比她小的男孩夺了过去。那一刻,我多希望她能要回来呀,但她只是委屈地看着我说:“妈妈,他拿了我的杯子。”当时,小男孩的妈妈也在场,我很尴尬,只好说:“让弟弟玩一会儿,你是姐姐!”女儿听了大哭了起来。现在想起这事,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我担心上了幼儿园,女儿这种胆小怯懦的性格会让她吃亏。我该怎么训练女儿呢?
宝宝为什么胆小?
每个宝宝个性特点不一样,应对事情的反应也不同,恰当的做法是仔细观察宝宝的行为,真正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需求和感受。
很多时候家长没有分清,只是简单地归因成宝宝怯懦。当带着这种眼光看宝宝时,其实是在暗示宝宝“你争不过别人”、“你是个怯懦的孩子”。这是很打击他胆量和勇气的。
上面案例中的妈妈在女儿向她求助时,她拒绝了。这破坏了女儿的安全感。如果妈妈以商量的口气对小男孩说:“把杯子还给姐姐好吗?”对方家长不会难堪,宝宝也会感觉妈妈与自己站在一起,信心和胆子自然大了。
如何帮助宝宝变得大胆?
1 不插手&必须插手:发生争执是正常的。一般情况下,只要宝宝没求助,家长就不需要插手。一旦受了委屈,求助于家长,就必须给予支持,包括:陪伴安抚宝宝,接受他的哭泣,以及必要的声援。
2 保持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能让宝宝感觉到充分的爱。家庭成员间若经常发生争吵,宝宝会觉得是自己的错,是因为自己不乖,而让家人争吵。在内心中自认为不被爱的小孩,行为也容易出现退缩。
3 增加信心:不要说贬低宝宝的话,家长能提供运动的自由也非常关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要怪宝宝淘气,让他尽情探索外部世界。同时,在宝宝专注地从事一个游戏时,不要插手,让他自己完成。要知道这个完整的过程对建立自信至关重要。
太内向,会交不到朋友吗?
儿子不爱讲话,尤其在陌生人面前。有时带他出去,遇到熟人,让他打招呼,他从来不回应。他这么内向,在幼儿园里会不会交不到朋友?也担心他会吃亏。
宝宝的性格问题来源于家长的不接纳
人们通常认为外向性格好,内向性格不好,这是误区。人的性格特征非常多维,很难用内向和外向简单描述。比起热情开朗主动的人,淡定、内敛、被动的人,未必矮半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就像每朵花都有自己的颜色,每片叶子都有自己的形状一般。很多时候,宝宝所谓的性格问题,是家长不能接纳宝宝的性格。其实,家长接纳宝宝的态度,本身就是鼓励,宝宝内心就会自信,就会悦纳自我。一个内心充满能量的宝宝,对新环境一定有着属于最合适自己的适应方法,当然,也有属于自己的维护人际交往的方式。
在接纳的基础上发展宝宝的性格
1 寻找属于宝宝的方式:如果宝宝属于慢热型,不必赶着他快点走。不要在人前谈论宝宝害羞的个性,对于幼儿来讲,性格表现会因环境、人与物的不同,呈现出丰富多面的特征。
2 家长做榜样:遇到熟人,家长要热情打招呼;见到需要帮助的人,家长要伸出援助之手……将行为表现的关注点放在自身,而不是宝宝身上,此时宝宝是放松的,容易学习效仿家长。
3 制造主动的机会:3岁左右的宝宝虽然做游戏时会表现得各玩各的,但他们喜欢互相凑在一起。经常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宝宝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更容易主动。带宝宝出去,家长也可以主动营造游戏环境:当你快乐地与宝宝玩沙子,其他小朋友就容易加入一起玩。作为“老成员”,宝宝在心理上会有优势,更主动地与人交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