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资源为核心的城郊古镇新区规划思路谈
——以平乐古镇新区概念规划为例

2014-09-03 08:43:40杨方蓉伍颖明
四川建筑 2014年1期
关键词:天府古镇新区

杨方蓉,伍颖明

(1.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2.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四川成都610017)

位于大城市郊区的古镇往往集原汁原味的地域文化、闲适的生活方式、美味的特色餐饮、美丽的自然风光于一体,同时由于近地利之便而坐拥大城市庞大的消费群,已经成为当前休闲旅游中的一匹黑马。随着古镇旅游越来越火热,古镇新区如何拓展的问题成为了古镇发展过程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当前有多重拓展模式,比较常见的有两种,其一是在古镇旁边新建一个可游可赏可休闲的新古镇,其二是将新区建设为现代化新镇。本文试图探寻常见模式之外的第三种可能,即以平乐古镇新区概念规划①为例,探讨了一种以资源深度挖掘为出发点、结合新型休闲旅游项目创新利用本土资源的古镇新区规划思路。

图1 平乐古镇新区现状图

1 平乐古镇新区概况

平乐古镇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片区腹心,是成温邛和成新走廊的交汇点。与成都相距93 km,离邛崃市区16 km,是邛崃市域旅游环线上重要城镇。平乐镇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都十大魅力古镇,已逐渐成为大成都区域客户休闲度假的首选去处之一。平乐古镇新区②(图1)位于平乐古镇的门户区域,面积约4 km2,与平乐古镇一山之隔。规划区以骑龙山为屏,以农田为底,沟渠水系丰富,林盘散落,“山、水、田、林”的田园城市生态本底要素齐备。

2 平乐古镇及新区资源解析

2.1 基于地域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古镇的灵魂。成都周边著名的古镇都有着鲜明的文化定位,如安仁古镇定位为博物馆小镇,西来古镇以“禅、茶、静”为核心理念。古镇规划的核心,是为古镇找魂。平乐古镇,应该体现什么样的文化呢?

从秦汉到唐宋到明清,从丝绸之路、水利工程、冶铁基地、戏楼酒坊到茶马古道、水陆码头、造纸王国再到名刹古寺、明清街巷、贡茶之乡、原味民俗,2 000多年的平乐历史,典藏着太多天府文化的记忆。“天府”③的本意是天然府库,指地势形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其核心内涵体现的是农耕时代下的安全与富足。平乐文化符合天府文化的基本特征,而“平”“乐”之名,也体现了天府文化的精髓。

在历史上,“天府之国”的称号,在中国的版图上曾经赋予至少7个地方,只有成都,将“天府之国”的称号保持下来。2008年《中国国家地理》评选十大新天府,共推出31个候选地。尽管成都最终摘冠,但维系其天府之名已是危机重重,何况目前天府文化的传承还缺乏一个有影响力的物质载体。而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物质载体是一个重要手段,如西安建设大唐芙蓉园、杭州建设宋城,都对相应的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展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成都有必要建设一个天府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

2.2 基于对现状自然资源的挖掘

平乐镇全域目前既定的旅游规划总体格局(图2)是“一核两轴,一环五区”,其核心项目类型包括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宗教旅游、运动休闲、乡村度假。古镇核心区近期正在打造以音乐为载体,以演艺娱乐、婚庆消费、品位度假为重点的天府音乐小镇。

图2 平乐古镇总体旅游格局

古镇新区位于古镇核心区东南侧,以自然山脉骑龙山一山之隔。现状以自然农田为主,沟渠水系丰富,主要河渠石头河及其支流汇于探花林盘。现状建设民房主要依山临水而建,多以散点的居住林盘为主。古镇新区既共享古镇资源、文脉,又有独特的桃源般的田园风光。古镇新区的旅游发展,应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与平乐镇全域已有的旅游类型互为补充的旅游项目。

3 立足资源特点,结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确定古镇新区发展方向

通过对世界、全国及成都周边三个层面旅游市场当前开发热点的分析,发现当前的旅游发展已经进入如火如荼的休闲旅游时代。而休闲产品的热点以乡村休闲、地产开发、主题游乐、体育运动、康体养生、文化传承、商务旅游等七类为核心驱动尤为突出。综合平乐古镇的特点及古镇新区的资源特色,其新区的发展应符合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体现天府文化的新内涵、与平乐镇现有的旅游产品互补、符合旅游市场的开发热点。在对旅游项目七类核心引擎与古镇新区的条件进行适配度分析之后,确定了古镇新区发展的核心引擎应以乡村休闲和文化传承为主。

4 开放思维下的资源创新利用

对于古镇新区的拓展而言,在确定发展方向之后,首当其冲的就是确定核心项目。项目的遴选应该优先考虑本区域缺乏并有条件引进的项目以及当前国际国内成熟而富于吸引力的项目。因此,在平乐古镇新区的拓展中,确定了相应的项目导入思路。一是天府文化产品化,即将天府文化包装成精品项目,将古镇新区打造为传承、展示、宣传天府文化的核心场所,并用产品化的策略驱动天府文化的发展;二是国际项目成都化,即引进国际先进项目,与古镇新区的特色资源(农业资源、文化特色)相结合,引导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打造成都特色的国际产品;三是镇-区整合一体化,即与古镇核心区的旅游产品互补,并依托古镇成熟的配套资源。

在参考国内外可借鉴案例的基础上,遵循上述思路确定了两大核心项目,即天府讲堂和体验农庄,以及以核心项目为中心的八大辅助项目:时尚农夫之家、时尚农夫俱乐部、农夫艺术工作室、天府农业百科园、盛世花田、零距离美食屋、探花村林盘湿地休闲、家园社区。下文将重点介绍核心项目天府讲堂和体验农庄的在项目引入中的资源创新利用。

4.1 文化资源在项目中的创新利用

在天府讲堂的项目策划中,借鉴了佛教文化主题园无锡灵山梵宫的案例。灵山梵宫④建于2006年,被称为“东方佛教艺术的‘卢浮宫’”,是一座集文化、艺术、旅游、会议等功能于一身的文化旅游场所,现已成为华东旅游及无锡旅游风景区的热点、重点项目,年接待中外游客近200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达3亿元。灵山梵宫的成功之处在于:(1)抢占先机。灵山梵宫被誉为“永不落幕的‘中国当代佛教文化艺术博览会’”,作为最著名的佛教文化主题园,它并没有建在传统四大佛教圣地,而是在佛教文化根基并不深厚悠久的无锡;(2)精品化策略。打造精品项目,赢得市场认可。灵山梵宫的建设中,不论是建筑还是装饰,都是大师级的作品;(3)将文化产品通过大事件成功营销。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在此地举行,来自世界近50个国家近2 000名高僧、学者汇聚于此,极大的提升了无锡的知名度;(4)主要功能复合化。集文化、艺术、旅游、会议等功能于一身,具有会议和演出多功能的灵山圣坛,可以举行2 000人的大型国际会议;(5)多层级开发。根据文化、艺术、旅游、会议功能各自的独特属性,将文化传播和旅游结合面向大众化消费,艺术和会议功能进行高端化打造,大众化产品聚集人气,高端产品树立品牌。

天府讲堂将充分借鉴灵山梵宫的经验,在天府文化的物质传承之地尚未落户之时,率先抢占市场,树立品牌。天府讲堂以天府文化为主题,形成集展示、研讨、教育、接待等功能于一身的复合体验式场所。天府讲堂以邀请各界名人、各类专业团体举办文化交流论坛、合作发展论坛等打响天府文化品牌,并设置常态化的主题教育书院。立足文化功能的复合设计,以不同的形式分别承载不同的文化传播渠道需求,从而多层级的打造天府文化品牌,最终形成天府文化高地,以文化树品牌,以品牌带发展。

4.2 自然资源在项目中的创新利用

在体验农庄的项目策划中,借鉴了趣志家⑤儿童职业体验园和台湾地区马太鞍创意农业体验园的案例。趣志家第一家旗舰店于1999年在墨西哥开业,是一个专门为3~15岁的青少年儿童设计的室内娱乐公园,通过先进仿真技术模拟真实的社会场景,通过游客与场景及游客之间的互动使游客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趣志家乐园共设置了超过70种社会职业供顾客体验,顾客在虚拟的社会中自己当家作主,有自己的银行、货币等。趣志家的核心吸引点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先进的教育娱乐理念。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教育内容通过娱乐的过程展示和完成,在娱乐体验中完成游客社会责任感、职业精神、动手意识等多方面的培养;二是优质完善的服务。细分客户的需求提供完善的服务,专人引导保证消费过程的绝对安全性;三是多元化的盈利模式。通过引入知名行业赞助商,一方面实现了多盈利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势行销,推动新产品的成功。

马太鞍农业休闲园[1]座落在花莲县中央位置,有原生湿地90 hm2和种类丰富的各类水生作物、传统作物、野生动植物等,是花莲县观光旅游自然生态教学的示范地区,以原住民农事文化体验为特色,被誉为台湾地区十大经典农村之一。马太鞍农业休闲园的成功之处在于三个方面:一是马太鞍的特色生活方式、庆典、特殊实物与环境条件,样样都是绝佳的休闲资源;二是依各季不同的特色资源,推出生态春季、丰年夏季、捕鱼秋季、艺术冬季的四季游程,每季的活动结合主题进行场景设计;三是各季体验项目均结合资源特点设置,其体验项目涵盖食、衣、住、行、育、乐、视、听、嗅、味、触觉体验,并销售由原住民设计制作的风格独特的旅游纪念品。

天府体验农庄的项目设计侧重凸显区域的农业资源和生态优势,将本区域良好的生态本底、体验式旅游结合,应用寓教于乐的理念,开发相应的产品。天府体验农庄引入风靡全球的儿童职业体验的产品设计思路和先进理念并结合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开发出农业生产生活体验的新产品。同时赋予本产品展示和传承天府文化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天府文化传承的载体。

5 展示资源特点的用地布局

在确定项目体系之后,以资源为核心的规划思路最终也应该落实到用地布局上。因此,在用地布局中尽可能突出古镇新区现状的田园特质,以田园化的手法进行环境营造,同时将田园环境与项目结合。基于对自然田园地貌的尊重与保护,在规划布局中保留了现状骑龙山与石头河之间完整“棋盘状”的农田肌理与格网状水系(图3),也与核心项目天府讲堂和体验农庄的项目内涵紧紧相扣,最终体现“和乐田园”在古镇新区的时空投影、形象展示和文化宣扬(图4)。

图3 平乐古镇新区现状肌理

图4 平乐古镇新区规划用地布局

古镇新区的发展模式是多样的,各地的古镇旅游发展都会尽可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在透视古镇发展条件和把握旅游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解析资源——利用资源——展示资源”或许是一条可以尝试的路。

注释

① 该项目原名为《平乐镇骑龙山以东区域概念性规划》,项目组成员为张惜秒、杜震、杨方蓉、梁敏、袁钢、张刚、粟妍洁(实习生),是2011年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参加的由成都文旅平乐古镇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的方案招标项目。

② 本文所有插图均来自注释①中的项目。

③ “天府”资料整理自百度百科。

④ 灵山梵宫资料整理自百度百科。

⑤ 趣志家资料整理自互联网。

[1] 叶美秀.休闲活动设计与规划——农业资源的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天府古镇新区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经济与管理(2022年3期)2022-05-20 10:38:10
古镇之旅
乡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1:00
天府路 农村富 农民福
中国公路(2017年16期)2017-10-14 01:04:50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中国公路(2017年16期)2017-10-14 01:04:49
古镇——镇远古镇
乡村地理(2017年4期)2017-09-18 02:53:56
雄安新区的期许
商周刊(2017年10期)2017-08-23 13:30:41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同里古镇
春游天府国
学生天地(2017年8期)2017-05-17 05:49:55
千年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