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旺
与美国学生相比,很多中国学生平时忽视课外活动或者参与的课外活动毫无特色,导致课外活动成为申请美国名校的一大瓶颈。实际上,课外活动是美国大学招生官重点考查的方面之一。通过阅读和分析美国一些著名大学招生网站上有关对申请者课外活动方面的要求,笔者发现美国大学招生官期望通过申请者开展的课外活动,考查申请者是否拥有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是否富有激情(passion)、是否具备领导能力(leadership)和承担能力(commitment)、是否拥有超常的才能或成就(exceptional talents or accomplishments)等。美国大学招生官希望能够深入了解申请者在其学校或社区具体发挥了怎样的影响,做出了哪些贡献。很显然,那些展现出具有强大影响力并贡献卓著的申请者未来成功的潜力更为巨大,而这样的申请者则会更受美国大学招生官的青睐。鉴于此,笔者总结了申请者在挑选和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坚持的四项原则和八大方向,希望可以帮助各位有意申请美国名牌大学的同学突破课外活动这一瓶颈。
了解了美国大学招生官对申请者开展课外活动的期望之后,同学们在选择课外活动时就要注意思考该活动能否满足美国大学招生官的期望。笔者建议同学们按照下面的四项原则来规划和选择自己要开展的课外活动。
1. 要精心规划,不要率性而为
同学们在选择自己要开展的课外活动项目时,要有所侧重,不要随意选择,否则会让人觉得你规划无绪,参加的课外活动杂乱无章。一般而言,同学们最好能够围绕自己的两到三个兴趣点,集中精力开展相关的活动。例如,有的同学对模联(即模拟联合国,是对联合国大会和其他多边机构的仿真学术模拟,是为青少年组织的公民教育活动)非常感兴趣,几年内参加了数个模联比赛活动,那么这位同学对模联的持久热情就会给招生官留下深刻印象。再比如,有的同学在自己学校内筹备和组织开展模联比赛并成功举办,那么其领导和组织能力无疑也会让招生官眼前一亮。
2. 要独特鲜见,不要盲目跟风
很多同学在选择课外活动时喜欢随大流,看到自己身边的同学都参加某项活动或某个学校社团,自己也盲目报名参加。殊不知,由于所选择的课外活动不是发自内心想参加,自己在活动中也就不会真正投入,所以很难会有突破性的收获。更关键的是,跟随众人参与的课外活动一般都无法成为申请者的亮点,自然也就无法吸引招生官的眼球。如果同学们能根据个人的喜好或特长,独自或领导一个团队长时间地从事一项或两项非同寻常的活动(比如“知青口述史的记录与研究”“如何从空气中取水”等研究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或一系列的成就,那么这一项或两项活动就极有可能成为自己的亮点,从而使自己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3. 要持续长久,不要蜻蜓点水
从很多同学的课外活动列表中常常可以看到,很多活动是一次性的,没有持续开展下去。有的同学为了凑数,为了显示自己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便在申请材料中列出自己曾在某个时期做的五六件事情:到养老院照看老人三天,去公园维护环境卫生两天……这种时间短暂、随意而为的课外活动非但不能获得美国大学招生官的认可,反倒有可能让其觉得这个申请者做事不够专一,缺乏激情与毅力。因而,与其走马观花从事多项课外活动,不如专心致志做好两三项活动——几年一如既往地开展某项课外活动更能体现一个人对所从事活动的激情与毅力,而这些才是美国大学招生官认可并希望申请者具备的良好特质。
4. 要倾情投入,不要浅尝辄止
申请者在参与课外活动的过程中是否提升了某些方面的能力,是否增强了社会服务意识,人生态度有无积极转变等等,这些都是美国大学招生官极为注重的,而这些收获是需要各位同学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外活动中才能获得的。例如,有两个同学加入了同一个社团,其中A同学组建了这个社团,策划、组织社团的各类活动,而B同学仅仅只是参加这个社团的活动,在社团中可以说是可有可无。显而易见,倾情投入的A同学和浅尝辄止的B同学从中得到的收获和锻炼自然无法相比。
除了坚持上述四项原则外,同学们在选择课外活动时还应将注意力集中在挖掘自身的学术潜力、锤炼个人品性与才能以及强化自己的业余爱好三个方面。具体来说,同学们可以从如下八个方向来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活动项目。
1. 社团
大家可以根据个人兴趣、才能创办自己的社团,也可以竞聘学校已有的学生机构和社团(如学生会、班委会、校电视台、校刊、校运动队、校合唱团等)的领导职务,进行有效管理并组织开展活动。当然,大家也可以成为社团成员并积极参与社团的活动,还可以成为一些社会团体和专业机构的会员,参加其组织的活动,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2. 竞赛
竞赛获奖对申请者来说是一大亮点,建议大家在参加社会机构举办的学科竞赛时,最好挑选那些需要调查研究并撰写论文一类的学科竞赛(目前国内这类竞赛影响比较大的有“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等)。此外,大家也可以参加那些需要创新、动手制作一类的竞赛,如国内的“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国·国际学生信息科技创意大赛”以及国外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等。
3. 发明
大家可以独自或参加兴趣小组进行小发明,最好能有成果,如果能申请到专利则更好。笔者的一名学生平时喜欢琢磨和研究一些新奇的东西,去年她利用业余时间搞了两个小发明并获得国家专利,最后成功被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录取。
4. 调研
研究分析能力是美国大学希望新生要初步具备的能力。一些美国理工科类的大学要求申请者在撰写申请essay时要陈述自己的研究过程或者提交论文摘要。因此建议同学们最好在高中阶段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开展一些与自己未来想要学习的专业相关的研究活动,撰写一些研究论文,锤炼自己的研究分析能力,既为出国留学申请做准备,也为将来读大学打下基础。
5. 实习
在美国,中学生课余打工非常普遍。相比而言,中国学生在社会经历和实践方面就会稍显欠缺。因此建议同学们最好能够利用寒暑假到公司或社会机构进行实习,实习内容最好与自己将来想要就读的专业相关。这样既可以提前了解将来想要就读的专业,也可以从中学习一些实用的专业知识,加深对专业的认识。
6. 交流
高中期间可考虑到国外做一年或一学期的交换生,也可以利用暑假参加美国大学的暑期课程学习项目,或者接待来访的外国交换生。笔者的一名学生在高中期间曾几次参加在美国的文化交流活动,继而被美国一所大学聘为国际交流项目北京地区推广主席,最终凭借这些经历成功入读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7. 爱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比如擅长某类乐器或体育运动、喜欢唱歌跳舞或写作等,如果能将这些爱好修炼到超出常人的水平,成为自己的一大亮点,也会在申请过程中为自己加分。
8. 义工
参加校内外的义工组织或慈善机构,利用周末及假期从事公益或义工活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做义工虽然老套,但若要能长期坚持便显得十分可贵,足以证明自己富有爱心、乐于助人。
总而言之,对有意赴美留学的同学来说,要注意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努力打造出自己的独特亮点,让自己在竞争中更具优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