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义++范丽莎
辽宁省普兰店市莲山街道榆树房村近四年来未发生一起治安和刑事案件,未发生一例上访事件,2012年被评为“大连市星级平安稳定村”。说起村里的发展变化,被评为“大连好人”的村党总支书记孙秀华,便滔滔不绝地向人们介绍村慈善义工队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她深有感触地说:慈善义工队架起了一座与广大村民间的连心之“桥”。
2010年孙秀华被推上了“村官”的角色。上任不久便成立了一支义工队,当时就有上百人自愿报名,截至目前,这个村的慈善义工队伍已逐次逐批发展到200余人,累计奉献时间近50万小时,打造了平民慈善的平台。2012年底被普兰店市委、市政府授予“慈善优秀义工团队”称号,有20余名队员成为星级慈善义工。同时,为了更好的发挥慈善义工的作用,结合义工所长划分了扶贫帮困、民事调解、绿化美化、文艺演出、环境保护、敬老爱幼、设施农业、卫生整治、治安巡逻、优抚助残、学习雷锋和新农村建设等12个组别,尽可能发挥义工们的特长,使义工服务更加高效。
具体义工服务主要体现在“六个结合”
与村屯管理相结合,规范村屯事务。
卫生整治小组围绕“营造整洁家园,保护人民健康”主题常年开展服务活动,对公路两侧的环境卫生进行定期清理整治,并确保可视范围内无垃圾;及时清理各自然屯垃圾槽里的垃圾,并有专人负责沟、河周围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越冬垃圾和积雪,对农贸市场集市过后的环境卫生进行清扫。
与村屯文化相结合,丰富村民生活。
义工队文艺演出小组成立后,每逢元旦、春节、国际妇女节、国际劳动节、七一、中秋节、国庆节、新兵欢送会及村里的文化体育节时,队员们都会自编自演许多节目,演出的内容大多是结合村里的好人好事、新农村建设、国家相关政策等。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生活,和睦了邻里关系。
与村屯建设相结合,美化村屯环境。
三年来,榆树房村累计修建村屯道路12条7800多平方米,栽植绿化树木3万棵、花草6万株,建起20多座养鸡大棚、40多座蔬菜大棚,将1950亩土地划归建设为集体设施农业和高效园区用地……所有的这些成果无不饱含着义工们的辛勤汗水。他们一呼百应,随叫随到,事事有份却不图任何回报。
与村屯服务相结合,排解村民困难。
爱心妈妈小分队常年结对“留守儿童”,定期为孩子洗头、加餐、整理家务等,嘘寒问暖,叮咛嘱咐,让所有远离父母的孩子感到家的温暖;全村的每一个五保户,特别是年纪大的,其家里房屋修缮、农田管理、柴米油盐的购买、衣服的清洗等也都有专人义务服务,生病住院时,义工们更是轮流看守;春种秋收时节,孤寡老人、缺少劳动力家庭的农活,义工们全管;无论谁家大事小情,缺少人手,义工们必到……只要是“义工能做,社会需要,群众欢迎”,义工们就不拘大事小事,全面服务。
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推进村屯发展。
村里修建道路时,有那么几个“刺儿头”扯后腿,这时“纠纷调解”小组和“新农村建设”小组便发挥了作用。治安巡逻小组的老队员们也时常主动担当起义务调解员的角色,谁家子女不赡养老人了,邻里闹纠纷了,设施农业土地流转遇到障碍了等等,他们都主动帮着调解。
与爱心捐赠相结合,释放传递正能量。
2011年11月,一场大火烧光了村民梁振文的家。当听到广播后,义工们都纷纷地来到村委会,把款物交到村里,许多人更是连夜赶到村里捐款,在他们的带动下,广大村民都纷纷加入到献爱心的行列,累计募集款物近4万元。与此同时,当普兰店市慈善总会《关于建立万元个人慈善基金》的文件发出后,这个村的18名义工队员第一时间建立起个人的万元慈善基金。截至目前,这个数目已增加到57支,义工队员累计为社会各项活动捐款达11.35万元。
慈善义工活动的广泛开展使榆树房村干群关系更加融洽,民风更加淳朴,村容更加整洁,社会更加和谐,百姓更加幸福。大连市慈善总会前不久在榆树房村召开慈善义工工作座谈会,推广他们的经验。大连市文明办授予榆树房村为“文明村”。榆树房村慈善义工队队长、村党总支书记孙秀华被中共大连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全市开展“向孙秀华同志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