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剑
现在,刷新微信朋友圈,集齐规定的“点赞”个数,即可获得免费旅游、优惠卡、化妆品等礼物,特别吸引人眼球。然而,“点赞”背后可能存在消费陷阱。
“赞”点满了,奖品没了
案例:“用户在朋友圈分享并集满28个赞可免费赢取电子秤一台,集满38个赞可免费领取保温杯一个,兑奖截止时间为2014年1月1日至1月15日,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2013年12月25日,刘女士在微信上看到某地产公司发布的这条点赞活动广告,参与了该活动。她集满了所需赞数,将点赞截屏与转发记录发给该公司微信公共平台,并很快在该公司公布的中奖名单中看到自己的名字。但当她领取奖品时,却被告知“奖品已经发放完毕,不再补发”。经多次调解,对方终于同意为刘女士兑付奖品。
点评:商家在微信平台上发布具体、确定的信息,从法律意义上说,这是商家的承诺行为。如果微信用户按照商家要求做了符合要约内容的点赞行为,付出劳动和侧面宣传商家的产品及服务,实际上就和商家形成合同关系。合同关系形成后,如果商家拒不履行承诺或额外附加条件,就存在失信行为,或涉嫌消费欺诈。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商家承诺微信点赞就送礼品的行为属于民事上的“要约行为”。商家若作出“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的说明,则属于“霸王条款”。如商家在活动的条款中并没有明确兑奖的个数和截止时间,那么,该商家就应无限期地把奖品兑换给消费者。如果该商家没有及时给满足条件的消费者兑换奖品,将涉嫌欺诈。
“集赞”免费游港澳变成强行购物
案例:2014年2月20日,林女士在刷微信时获悉:集满88个赞就可以免费游港澳。这让她心动不已,立刻转发,很快就集齐了88个赞。上传给这个活动的微信公共平台,林女士很快得到了贵宾券,可以免费游港澳。这本是一件非常让人开心的事情,但没想到她由此上了购物团的圈套。导游态度非常蛮横,要求林女士购物。实际上,这种办法就是一种盛行的“零团费港澳游”的新翻版,旅行社通过强迫顾客买价格水分超高的商品赚回游客在港澳台的旅行支出,是陷阱而不是馅饼。
点评:这种点赞活动名不符实,涉嫌虚假宣传,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除了变相港澳游这种情况,还有很多商家承诺送礼品,实际却说礼品送完了不给顾客,或者送一些过期礼品,这些都属于涉嫌虚假宣传。因为有《旅游法》,旅行社一般不敢强制游客购买商品。但是,游客不买商品的话,一般不会得到什么好脸色。特别是港澳酒店住宿很贵,可该旅游券明确表示吃住都免费。亏本的生意没人会做,带游客去购物店,旅行社“赌”的就是游客的购买力,只要“赌成功”三四个团,利润就不成问题。
合理点赞,避免上当受骗
尽管如今各种网络营销盛行,但法律还没有相关的明确规定。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如果消费者手里没有有力证据,相关部门很难进行调解处理。因此,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网友要保留好商家发出的微信集赞的截图。一旦商家违约,消费者可以到工商部门投诉或者到法院起诉。在参与类似活动时,一定要保持理性,选择信誉度较高的商家。切忌盲目跟风,避免上当受骗。
对于“点赞”营销,腾讯方面表示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正在打击这种营销模式,会先采取警告,随即进行轻罚,对屡教不改者进行封号处理。
总之,网友应抱着理性的消费心态,在面对“天上掉馅饼”的时候,要持谨慎态度,切勿贪小便宜吃大亏。即使参加商家组织的优惠活动,也要提前核准商家身份并明确活动详情,避免维权无门。建议消费者合理点赞,不要盲目点赞,避免掉进微信点赞背后的消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