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美人》中的美国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

2014-08-25 20:34:06刘纯
电影文学 2014年15期
关键词:黑色幽默生活方式精神状态

[摘 要] 众所周知,美国作为世界强国,让很多人心生叹服。其蓬勃发展的科学技术、飞速增长的社会经济,在很多人心中为美国社会蒙上神一般的面纱。然而,事实是否真的如此?英国名导萨姆·门德斯用轻松诙谐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了美国社会中中产阶级家庭冲突、中年危机的状态。《美国美人》是一部黑色幽默剧。导演运用别具巧思,喜感十足的结构,为我们阐释了美国社会的生活形式,阐释了生活于其中的人的精神状态,为我们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考话题。

[关键词] 《美国美人》;生活方式;精神状态;黑色幽默

《美国美人》是一部带有黑色幽默色彩的家庭伦理片,在2000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举夺得了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摄影五项大奖。导演山姆·门德斯以执导舞台剧出身,本片是他的电影处女作。影片《美国美人》以深刻的笔法揭示了美国社会的种种症结所在:生活乏味、拜金主义、个人成就感、中年危机、精神压力、毒品、性、暴力。这就是人人向往的美国梦吗?汽车、房子、三口之家,完美面纱背后是对生活的厌倦,对人生的无奈。影片生动地刻画了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中的各种人物形象,揭示了当代美国家庭的伦理问题以及美国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与危机,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美国郊区生活的完美理念。本文尝试通过阐释剧中主人公的形象,解读美国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希望能起到启发作用。

一、关于《美国美人》

《美国美人》上映后好评如潮。影片情节是这样的:

事业平平、循规蹈矩的莱斯特人到中年,感觉压抑、苦闷,家庭关系也不融洽,直至偶然遇到女儿简的好友安吉拉,突然对其产生无尽的幻想,仿佛处于萌动青春期的少年,一下子变得疯狂起来。他开始勤练身体、听摇滚乐,并且辞掉早已厌烦的工作,企图改变毫无生机的生活状态。妻子卡洛琳从事房地产业,渴望事业成功,却忽略了与丈夫和女儿的相处,没有正视症结所在,只是借种树养花来弥补心灵上的空虚。丈夫的反常举止令她恼怒之余,将感情投入到房地产合伙人身上。与此同时,邻居一家同样陷入混乱之中,父亲弗兰克不苟言笑,是个同性恋者,母亲常常处于失神状态,上高中的儿子里克整天拿着迷你摄影机偷拍,背着父亲贩卖大麻,并陷入对简的迷恋中。在被父亲误以为与莱斯特有不正当关系后,他准备与简私奔。另一边,如愿的莱斯特在与安吉拉幽会的关键时刻悬崖勒马,然而正决定重新挽救自己的生活时,却被里克的父亲开枪打死。

《美国美人》由一群“生活中的失败者”渴望沟通和交流展开,借助男主人公莱斯特低沉的语调叙述着故事中复杂的感情世界,独到地反映了成年人情感的空虚以及对家庭伦理的探讨。整部影片充斥着一种黑色幽默,完美地再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

二、美国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再现

《美国美人》中的人物的生活都是不正常的,偷窥、偷情、吸毒,这样的情节使我们颠覆了对传统美国郊区生活的理念。然而这就是生活。现实的世界就是这样充满缺憾与矛盾。正如莱斯特说的“我们都是没什么可以损失的普通人”。当面前呈现出这样一幅幅景象时,我们有理由相信那就是美国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再现,淋漓尽致地在剧中人物的身上慢慢展开。

(一)危机四伏、人到中年的父亲

《美国美人》中的两位父亲截然不同。莱斯特人到中年,无大作为,陷于典型的中年危机。他在妻子、女儿面前不自信,因为他没有尊严、没有威信。他虽然表面上玩世不恭,内心却早就处在崩溃的边缘。新来的上司不听取他的意见;家中一切由妻子说了算。妻子看不起他,也不给他真正的关心,女儿冷漠地拒绝他拙劣、表面化的关怀。工作上自己的才能得不到施展,家庭中也得不到身为一个丈夫和父亲的满足感,这些堆积起来的精神压力让这个中年人不可避免地陷入焦虑之中。正常人是不可能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总要想办法来摆脱。莱斯特似乎也做了一些努力来改变目前的状况:积极地向家人倾诉自己的烦恼,努力地与女儿沟通,但遗憾的是,妻女对他的危机信号都没有给予反应。这时,安吉拉出现了。莱斯特毫无意义的存在因为与女儿的同学——妩媚的安吉拉的相遇而发生戏剧性的变化。作为父亲,爱上了女儿的同学。莱斯特忍受着安吉拉的诱惑,决定为自己做点什么。于是,他开始了自己人生又一次开端,他要重新建构生活,索性辞去乏味的工作,开始健身,去快餐店工作,欣赏音乐,吸大麻。他开始反抗妻子,表现出自己的厌倦。他第一次为活着感到欣喜。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种释放,释放自己的活力,释放自己的渴望。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种证明,证明自己还活着,证明自己仍有希望。然而,重生会有代价,会有伤痛。体面的工作没有了,这样妻女更瞧不起他,尊严更加受挫。重生的活力四射掩盖着依旧脆弱的男人的那颗落寞的心。在死去的瞬间,他看到了温馨的全家福,想到了曾经玩世不恭又恢复激情的世界,他的眼睛折射出了人生的光辉——“我为自己愚蠢渺小的生活而自豪”。

另一个上校父亲,专制、强权、表面坚硬,他用暴力教训自己的儿子,收藏印有纳粹标志的盘子;而自己的性取向却不能为社会接受。尽管他的社会形象强硬,却拥有脆弱卑鄙的灵魂。是他结束了刚刚对一切产生新希望的莱斯特的生命。为什么?因为他是真正的同性恋者,他误以为莱斯特也是同性恋者而去亲吻他,却被拒绝,他发现自己搞错了。他不仅因为莱斯特的拒绝而杀他,更因为他主动卸下自己的伪装却发现自己的错误,那种愤怒和羞愧让他不能承受,也许他认为杀了莱斯特之后即使被发现,也不会有人知道他是同性恋这一事实了。弗兰克的性取向,在他的身份、地位和社会舆论各方面因素之下无法正常地表现出来。他也需要一种方法来摆脱这种压抑而产生的焦虑,当发现自己的伪装被撕破时,他愤怒了。他只有杀掉莱斯特,才能继续掩盖自己。

(二)身心受困、精神压抑的妻子

妻子卡洛琳,自信、独立,整日为地产工作驱使,外表坚强、内心脆弱,渴望真正的生活。她崇尚贵族生活,吃饭时欣赏古典音乐,拥有代表贵族的名画、餐具、饰品。她渴望成功,不断暗示自己“今天我会卖掉这所房子”。当她无法卖掉房子放声大哭时,又不断暗示自己,要“挺住”。所有这一切,都是女强人的表现。但是,作为一个女人,她还是希望有一个男人做依靠。她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地产国王”儒雅的气质和令人羡慕的成功所折服。与他的婚外情是她对生活的渴望和暂时的满足。她喜欢射击,因为这能为她带来刺激。毋庸置疑,卡洛琳是拜金的,她对事业的追求纯粹是为了个人的荣耀,并没想到改善自己的家庭;卡洛琳也是极端的,她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是过分自信,就是过分自责,过分吝啬给家人的爱,而将全部的激情投入与“地产国王”的交往中;卡洛琳也是无助的,当她失意时,总是自己一人承担,从未想过向家人和朋友求助。可以说,在卡洛琳身上体现了现代美国社会快节奏、强压力给健全人格发展造成的阻碍,而她个人存在的障碍又给整个家庭带来重大的影响。

另外一个不为观众注意的妻子形象是上校的妻子,长期的精神压抑使她早已处在崩溃的边缘。当看到自己的儿子要离开家时,她眼神里流露的支持表现了她的欣慰,因为离开意味着儿子的解脱。

(三)外表冷漠、内心迷茫的女孩与男孩

莱斯特的女儿简,由于无法得到父母的注意,因此变得自卑。正值青春期的她叛逆,落寞。她上网寻找隆胸的资料,反映了青春期的心态:因为她处在女性身体具有竞争力的社会环境中。当她发现自己被里奇偷拍后,虽然嘴里咒骂里奇,心里却有满足感,一种被认可的感觉。一瞬间,脸上有了美好的笑意。在父母的身上,简看到了人性的丑恶,她被人忽略,内心敏感。当遇到里奇后,她感受到了爱。共同的抑郁感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她与他共同面对、共同忍受。里奇让简慢慢地发现自身的美,这个发现也让她慢慢有了自信,在里奇身上,她也得到了在家人和朋友那里得不到的爱。所以在最后,她必然要抛下安吉拉和家人,而选择与里奇一起远走高飞。

与简截然不同的安吉拉拥有漂亮的脸蛋、窈窕的身材。她高傲,自认为漂亮、有魅力,并不断地吹嘘自己的性经验,不顾简的劝阻而意图去勾引她的父亲。当我们同莱斯特一起知道她的秘密时,她以前的行为都不难理解了。安吉拉追求的目标是“不要平庸”,她采取的手段是征服男性。而之前她并没有真正实现过她吹嘘的经历,她表现出来的只是她理想中的自我。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她非要与莱斯特这个中年人发生性关系,因为莱斯特是可以让她真正实现愿望的契机。她与简的友谊也是建立在简衬托了她这个基础上的。简对安吉拉而言是个很好的听众,但随着里奇的出现,简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安吉拉对里奇的敌意,除了之前的偏见,更有朋友要被里奇夺走而带来的不安全感和焦虑,而里奇对安吉拉一针见血的评价更是刺痛了她。当简的男友里奇喊出“简只是一个可以衬托出你的人,你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彻底的平凡,这些你自己都清楚地知道”时,她的心理防线崩溃了,她表面的骄傲终于瓦解。

上尉的儿子里奇,拥有自己的生命视角。他拍美丽的事物,飞舞的白塑料袋,影片中那个出色的空镜头,一个被丢弃的塑料袋在地上随风起舞,飘来飘去不知归宿在哪里。他说:“那一天很奇妙,再过几分钟就要下雪,空气中充满能量,几乎能听到,这个塑料袋,就跳起舞来,像一个要陪我玩的小孩,整整十五分钟。那一天我突然发现,食物背后都有一种生命,一股慈悲的力量,让我知道其实我不必害怕,永远不用怕……”多么凄美而震撼的独白。这些无疑表露了他内心的孤独、落寞、迷惘和对毫无希望的生活的悲伤。

三、结 语

《美国美人》又译作《美国丽人》《美国蔷薇》,港台地区译成《美国心,玫瑰情》,英文名是“American Beauty”。这个片名特指一种生长在美国的红蔷薇,这让人一下子回到片中玫瑰花海的艳丽画面中。影片借用家庭情节剧的模式,在两个家庭的琐碎家事里,揭示了存在于美国家庭及社会的诸多问题,包括中年危机问题、青少年的吸毒问题、父母与子女间的疏离现象、同性恋问题……影片并不对这些现象做出简单的道德判断,而是用一种喜剧方式来表现,轻描淡写地叙说中产阶级的信仰危机、传统价值观的沦丧、现代家庭的分崩离析等沉重的话题,模糊了善与恶、是与非的界限,让观众在幽默戏谑的氛围中体味到生活的阴郁、道德的混乱。轻松和沉重两种感受交织在一起,正是黑色喜剧追求的效果,也是《美国美人》的独特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余姝.欲望无法则——谈《美国美人》[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02).

[2] 李一鸣.《美国美人》:黑色现代生活启示录[J].当代电影,2000(04).

[3] P·阿瑟,冰夫.评《美国美人》[J].世界电影,2000(05).

[作者简介] 刘纯(1980— ),女,河南商城人,硕士,平顶山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及大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黑色幽默生活方式精神状态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0:2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应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我们应该拥有五方面的精神状态
河北遥感(2017年4期)2017-08-15 00:49:09
促进医学院校学生生活方式健康化的路径分析
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对散打运动发展影响研究
武术研究(2016年9期)2016-12-15 21:41:54
健康教育对老年心血管患者出院后生活方式影响的探讨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2:20:04
肥胖青少年开放式运动减肥模式的理论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39:48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
万玛才旦的寓言式小说——在深层意识对精神状态的叙述
东吴学术(2015年4期)2015-12-01 03:20:06
黑色幽默及其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