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嘉华:照“开心农场”模式做有机农业

2014-08-22 04:53:42元子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22期
关键词:嘉华同济大学书架

元子

作为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柯嘉华希望用自己的所见所学做出不一样的农业发展模式。

在同济大学新校区的西边,有一片几十亩的农田,门口挂着济农嘉园的牌子。柯嘉华就住在农园边上的简易房里。房间布置简单,简易书架是最重要的摆设,几本书特别显眼地排在一起:美国土壤物理学之父富兰克林·H·金的《四千年农夫》、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的《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还有易富贤的《大国空巢》。

柯嘉华的书桌靠窗,在桌上还有成套的《毛泽东文集》、《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年谱》。书架旁的床头正上方是一张充满年代感的毛泽东像。这个皮肤黝黑,语调带着闽南腔的90后大男孩,有些腼腆地提到,他的偶像是毛泽东。“他是一个伟大的创业者。”柯嘉华说。

柯嘉华是1990年1月出生,2013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物流工程专业。大学期间,柯嘉华和很多同学都爱玩“开心农场”这个游戏,但多数人玩归玩,柯嘉华却想把网上的游戏搬到现实中。从大二开始,柯嘉华就在学校做类似创业的社团,组织同学在同济大学旁边开辟了两亩地。临近毕业时,农学院正好有一个生态农业项目就落在这个基地上,同学们叫它“井冈山”。

柯嘉华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他亲眼看到农民很辛苦但赚的钱又特别少,就一直想知道到底是哪方面出了问题。他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改变现状的路径。其产品逻辑很简单,就是用生态技术生产安全健康的农作物。

创业之初,家人强烈反对,他的父母是福建的蕉农,上面有三个姐姐。母亲说:“你上了同济大学还去务农,你想干啥?!”但柯嘉华最终说服了家人,2013年2月,注册成立上海济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目前公司共有员工9人,其中4人为柯嘉华的同学。

柯嘉华希望借助互联网平台的思维来做有机农业。“比如我们确定下来,一年里消费者居民家庭的蔬菜如果全部由我们的平台来提供,它的费用是一定的,我们拿着这笔费用,在生产这一端,在需求量大致有数的前提下,来指导生产,除去农民的人力成本、生产投资,剩下就是用来维持这个平台,可以把这个理解为一个机构。”但是他也承认,自己的商业模式还没有完全想清楚,还在摸索中。但无论如何,济园农业是他自我梦想的延伸。

猜你喜欢
嘉华同济大学书架
A Young Pianist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第四代嘉华
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 18:04:58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Research on Internet Finance Development
新生代(2019年14期)2019-11-13 21:19:05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新生代(2019年14期)2019-11-13 21:19:05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新书架
中国火炬(2015年7期)2015-07-31 17:40:10
新书架
中国火炬(2015年11期)2015-07-31 17: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