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分析

2014-08-17 03:05:58曾雪群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腓骨患肢入院

曾雪群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 佛山 528333

胫腓骨骨折(FTF)是一种常见的长管状骨的骨折,通常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科学有效的护理,容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将影响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康复等。随着护理模式的改革,快速康复(FTS)理念在临床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即通过多种护理模式辅助治疗,可有效缓解手术的应激反应,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不仅可以减少住院时间,且能够减少术前术后并发症[1-3]。为降低FTF 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寻找最佳的护理方法,笔者收集100例经腓骨骨折患者,分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方式,并对两种护理方式的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 -01—2012 -01 间于我院择期行胫腓骨骨折术的FTF 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0~60 岁,平均(39.1 ±11.2)岁;左侧患肢22例,2 右侧患肢8例;12例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38例;合并有其他骨折3例,2例有颅脑损伤,2例有腹腔脏器损伤。对照组50例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在21~62 岁,平均(39.7 ±11.5)岁;左侧患肢24例,右侧患肢26例;开放性骨折13例,闭合性骨折37例;其中4例合并有其他骨折,3例有颅脑损伤,1例有腹腔脏器损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治疗组予以快速康复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方法如下:(1)成立以科主任、主治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护士共同参与的快速康复护理小组,对组员进行快速康复流程以及临床路径相关知识培训,并明确个人责任。以护士长负责对快速护理内容的实施情况进行抽查。以患者进行口述疼痛的分级方法进行疼痛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此外,详细了解两组患者入院时以及入院后24 h 及72 h 的疼痛情况,并进行疼痛评分[3]。(2)实施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通过播放光盘或者发放小册子对患者进行胫腓骨骨折及其治疗相关知识的宣教,使患者能够充分地认识到功能锻炼的好处,如让其认识到适当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患肢的血液供应,有利于保持关节的生理功能等,预防患肢的肌肉萎缩。(3)实施心理护理。加强护患沟通医护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针对患者存在的特殊心理状态予以人性化的心理指导。态度热情和蔼,缓解患者恐惧感和紧张感等不良情绪;(4)实施疼痛护理。观察并询问患者是否有疼痛进行性加重的迹象,或者疼痛程度是否符合创伤程度。对患肢进行定期足趾屈曲检查,若发现疼痛加重,且足趾被牵引运动时存在剧痛,可能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需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并密切关注患肢肿胀情况,若发现严重肿胀需略微松解夹板,并将患肢抬高,如果条件允许,可行冷疗、激光理疗等对症处理[4]。引导患者深呼吸、听音乐、看书或从事其他病情允许的娱乐活动,减少手术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尽早活动,促进患者的康复。(5)早期功能锻炼 术后患者因怕疼痛等,不愿从事功能锻炼,而长期卧床容易加速肌肉量以及肌肉张力的降低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应鼓励、监督和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坚持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原则,减少不利于骨折端稳定性的运动,并避免运动过度[5]。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呼吸、咳嗽及翻身等。术后适当的早期活动可促进康复,有效防止关节功能障碍、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的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包SPSS 12.0 进行分析,以(±s)表示计数资料,分别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t 检验和x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情况 术后,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n(%)]

2.2 疼痛评分 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而入院后各个时段的疼痛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 组疼痛评分比较 (±s)

表2 2 组疼痛评分比较 (±s)

组别例数 入院时 入院24 h 入院72 h治疗组50 1.2 ±0.3 2.0 ±0.4 1.1 ±0.4对照组50 1.4 ±0.2 3.6 ±0.7 2.2 ±0.4

3 讨论

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如缺乏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策,易引发如骨筋膜室综合征、褥疮以及关节功能性障碍等各种并发症,对患者生理及心理均造成较严重影响,不利于治疗和康复。其中,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胫腓骨骨折并发症,易导致神经及肌肉缺血或坏死等。

快速康复护理是一种新型的临床护理路径,通过健康宣教、功能锻炼监督及指导、心理护理、病情监护以及术后护理等一系列的优化护理模式,由于康复治疗师的早期介入,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功能锻炼方法,可有效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改善患者在生理及心理上的创伤,从而实现快速康复的目的。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充分体现了临床护理“以人为本”的给人性化的护理理念,本次观察结果显示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的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且术后各时段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值得推广。

[1]安香琳.快速康复护理在结肠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4(2):198 -200.

[2]金文姬,淦细红,吴永琴,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8,15(5):89 -90.

[3]淦细红,吴娇臻,陈和珍,等.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的态势分析[J].护理与康复,2009,8(4):345 -347.

[4]吴永琴,淦细红,金文姬,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老年胫腓骨骨折病人便秘中的应用研究[J]. 护理研究,2009,23(3):233 -234.

[5]曹琳娜. 临床护理路径在胫腓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96 -97.

猜你喜欢
腓骨患肢入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39:59
作文门诊室
作文门诊室
经腓骨前方外侧入路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作文门诊室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