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中医体质与生命质量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4-08-15 00:53:03吴松花李春玉吉林省延吉市中医医院吉林延吉33000延边大学护理学院吉林延吉33000
吉林医学 2014年31期
关键词:体质量表生命

吴松花,李春玉 (.吉林省延吉市中医医院,吉林 延吉 33000;.延边大学护理学院,吉林 延吉 33000)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临床常见疾病。2012年我国脑卒中大会宣布的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新发病例200万人次,年死亡150万人,我国脑卒中的复发率占世界首位。因此,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命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1 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测量方法: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是指个人处于自己的生存环境与文化和价值体系之下,对本身生存的一种自我感受,它与个人的生存目的、期望、标准及其关注有关(WHO,1993)。国外将中风患者生存质量的测定方法分为数量估计法、配对比较法、目测或图表类比分级法、分类评分法(或称量表法)等4种[1]。脑卒中专用生命质量测量工具应用最广泛的有美国堪萨斯大学老年中心Duncan等[2]于1999年研制的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和Williams等[3]于1999年研制的脑卒中专用生命质量量表(SS-QOL)。两者均为国际上通用的生命质量量表,信度效度良好。我国学者结合国情和文化特点编制了一些量表,如何成松(1995)[4]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李凌江(1997)[5]的慢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QOLI-CAP)、吴小南(1998)[6]的 NWS 量表(new well-being scale)、曹卫华[7]的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等。

1.2 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国内研究进展:国内关于生命质量的研究起步较晚,尤其在脑卒中领域更是如此。笔者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 disc)检索,共检出脑卒中生命质量相关文献100余篇,最早发表的文章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大部分为脑卒中对生命质量影响的描述性文章和几篇介绍国外生命质量的综述。李跃平等[8]对中老年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差于未患病者。研究者认为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时,一方面积极改善患者的症状,另一方面针对性的对患者的异常心理行为进行合理疏导和治疗。苗惠霞等[9]的观点是,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和照顾者进行与疾病有关的健康教育,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可以减轻,同时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保证。

1.3 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国外研究进展:Mackenzie等[10]用Sickness Impact Profile、Modified Barthel Index、社会支持问卷、SF-36等量表在3个月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了调查,其研究显示,在预测脑卒中康复的生活质量中起非常重要作用的因素是心理和躯体因素。在疾病发生的早期,这些预测因素在指导整个康复期的临床决定是有一定帮助的。Suenkeler等[11]用SF-36量表,对脑卒中患者在卒中后3、6、12个月开展生活质量的评估,其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明显。Rosemarie等[12]认为通过社会支持、抑郁和身体功能状况等可以预测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国外,生命质量测定在医学领域中已有40多年的历史,较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将近20年。

2 脑卒中患者中医体质研究进展

2.1 中医体质的评定方法:中医体质(The co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是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在先天禀赋以及后天所获得为基础而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殊体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适应的人体的个性特征。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体质现象,与人类的疾病和健康有密切的关联。中医学者结合中医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中医体质的定义。如匡调元[13]认为中医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其特殊性在代谢、机能与结构上表现。这样的特殊性决定了人体对某种导致疾病发生因子的易感性及其所产生的病变类型的倾向性。将体质基本上分为9种类型的是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学说,包括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瘀血质、气虚质、气郁质、特禀质[14]。研究体质与疾病的关系就是研究体质类型的目的。不相同类型体质的特殊性,能够导致对特殊疾病的易感性,也可以认为平和质是保护性体质,疾病发生的主要物质基础是偏颇体质(非正常体质)。

2.2 脑卒中患者中医体质国内外研究进展:笔者通过文献搜索,尚未发现脑卒中患者中医体质国外研究资料。我国学者利用现代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对肥胖人痰湿体质与脑卒中(中风病)的相关性研究,也揭示了痰湿型体质在糖代谢、脂代谢方面的特征[15]。瘀血质是体内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同时可以表现出一系列外在征象的体质状态。除痰湿质及瘀血质是中风患者的体质特征外,还存在气虚质,这就是清代名医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沿用至今的原因。目前中风病的研究和报道中常提到,中风病其证型众多,且多是复合证,它的治疗主要以辨证施治为主。过多的分型导致临床上难以把握,也不便于我们的对照与研究。朝医四象医学认为:“各种慢性病、疑难病多属于体质性病,强调对体质的治疗,并不考虑证或病的具体情况”。与证型相比较,体质更稳定也更简化。在漫长的中风病病程中,各种容易变化的证型相当于一个点或片段,而相对稳定的体质却贯穿始终[16]。

3 脑卒中患者中医体质与生命质量相关性国内外研究进展

尚未查出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国内对脑卒中患者中医体质与生命质量相关研究亦不多。但其他疾病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中医体质与生命质量之间很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王琦等[17]研究结果表明,对生命质量各个维度和生理、心理领域起促进作用的因素是平和质。张琪等[18]进行超重及肥胖成人中医体质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平和质与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等5个维度以及生理、心理2个领域与平和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663例高血压病中医体质与生命质量相关规律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19],平和质、气虚质与生理功能、总体健康呈正相关,血瘀质、气郁质与总体健康呈负相关。属于健康体质的是平和质,生命质量越高,中医体质越是阴阳协调平和,给生命质量带来负面影响的是偏颇体质,同时不同的偏颇体质类型对生命质量影响也不同。

4 小结

脑卒中的发病与个体的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诸多因素有关。脑卒中是一个多危险因素、多发病机制的疾病。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脑卒中发生的可能性在增加,而如果仅对疾病复杂过程中的某一方面治疗可能不会收到有效的治疗效果。中医学理论认为,体质是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内在决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决定了疾病的发展倾向和疾病的变化,与疾病的发展转归有密切关系。而体质是相对稳定的,具有可调性的个体特征。合理用药的同时合理进食是纠正体质偏颇和调整体质的重要方法。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的中医体质与生命质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掌握中医体质对生命质量各个维度的影响,有助于护理人员针对性地对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体质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及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1] 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49-53.

[2] Ouncan PW,Wallace D,Lai SM,et al.The stroke impact scale version2.0.Evaluation of reliability,validity,and sensitivity to change[J].Stroke,1999,30(10):2131.

[3] Williams LS,Weinberger M,Harris LE,et al.Development of a 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J].Stroke,1999,30(7):1362.

[4] 何成松,杨大鉴,南 登,等.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编制及试测[J]. 中国康复,1995,10(3):111.

[5] 李凌江,杨德森,胡治平,等.慢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工具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6(1):4.

[6] 吴小南,黄子杰.生活质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评价[J]. 中国校医,1998,12(5):324.

[7] 曹卫华,李 俊,郭春晖.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制订及其评价[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5(4):252.

[8] 张 骏,谷 波,罗德儒,等.中风发病后6~9月的生命质量[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6):539.

[9] 杨亚娟,周立,赵金娣.社会支持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海能力恢复影响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6):32.

[10] 李跃平,黄子杰.用 OBrien的非参数综合法评价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1,7(2):49.

[11] Mackenzie AE,Chang AM.Predictors of quality of life following stroke[J].Disabil Rehabil,2002,24(5):259.

[12] Kim P,Warren S,Madill H,et al.Quality of life of stroke survivors[J].Qual Life Res,1999,8(4):293.

[13] 匡调元.中医病理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

[14] 王 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

[15] 王东坡,王 琦.论体质分类研究的源流及其科学意义[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6):374.

[16] 中国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研究所.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171-175.

[17] 王 琦,朱燕波.中医体质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相关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49):9946.

[18] 辛 海,金玫等,朱燕波,等.663例高血压病中医体质与生命质量相关规律的多元回归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7(17):798.

[19] 王 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

猜你喜欢
体质量表生命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1:38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0:28
中医“体质”回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2:20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32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