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外墙保温工程防火策略探究

2014-08-15 00:51:32高青
化工管理 2014年35期
关键词:隔离带火源保温材料

高青

呼和浩特石化公司 010070

近年来,我国建筑外墙保温防火安全逐渐受到关注,基于此,我国建筑及消防部门也投入精力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研究工作,并把自己成熟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外墙保温的设计与施工中。

一、安全火灾隐患分析

1.保温材料的可燃性

从材料的可燃性看:属不燃性材料的无机类保温材料,本身不具有火灾隐患;属难燃性材料的复合类保温材料,不容易引起火灾;大多为泡沫塑料的有机高分子类保温材料,因自身化学结构特殊,属可燃材料,容易引发火灾。[1]目前,我国建筑墙体保温材料有很多种,例如“聚苯板”、“EPS”和“聚氨酯”等,但使用聚苯板较多。挤塑板的耐火等级划分比较详细,有B3,B2,B1三个等级(A级就现在的科学技术没办法达到),其中B3级为普通板,即一点就着火,且火势越来越大;B2级为缓慢燃烧级,即点着以后火势不会变大,且滴落物不会引燃滤纸;B1级为离火窒息级,即离开火源后自动熄灭,或10秒内熄灭。

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主要有:岩(矿)棉、泡沫玻璃、无机保温砂浆等。燃烧性能为B1级的保温材料主要有:酚醛、胶粉聚苯颗粒等。防火隔离带的保温材料可采用岩(矿)棉、泡沫玻璃、无机保温砂浆等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的材料[2]。

2.防火要求

外墙保温材料标准和国家标准: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公通字[2009]46号)第二条规定,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防火保温材料。2011年底发布的《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第二条规定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且不应低于B2级。

二、外墙防火措施

1.建立防火技术规范

外墙保温防火问题影响着人的生命安全,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至关重要。为了杜绝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应对建筑外保温防火技术进行着重研究,并就科学的研究制定相应的规范、标准,指导安全施工。具体说来,想要有效的改善建筑中防火的安全性问题,必须依据科学的研究,准确地划分外墙保温系统防火性能的等级,合理地规定保温材料的使用范围。举个例子,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以依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建筑高度来严格规定,而对于不同保温材料的不同使用范围:1、高度大于等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2、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

2.施工中注意防火

(1)进行界面处理

可燃材料的存在,是引发火灾的前提条件。要想有效地减少或者杜绝保温系统的火灾隐患,就必须对可燃材料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管理。为了有效地降低保温材料的热量释放,可以适度的调节保温材料表面保护层的厚度,从而提高系统的防火等级。在界面处理的具体措施方面,目前出现并投入使用的一些保温装饰一体化产品到是个不错的选择。采取措施完全封闭保温材料,整体阻绝了保温层接触火源,也很好地避免了火势大面积扩散的可能[3]。这种产品的使用,基本上全部阻止了保温材料与火源接触,用于施工工地的现场作业,安全性大大提高,也省去了作业现场的避火麻烦,该方法值得借鉴和尝试。

(2)设置保温层的防火隔离带

设置防火隔离带,把保温层进行隔断处理,可以有效地防止墙体着火以后可燃保温层的火势大面积蔓延的问题。可以采用A级不燃的隔离带保温材料,根据合理的距离把建筑物外墙的层与层之间分隔开来,另外还可以使用难燃材料把建筑外墙转角和门窗等开口的周围进行分隔。当采用B1、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两、一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隔离带应与基层100%粘结,再贴保温板。隔离带之间、隔离带与保温板之间应拼接严密,宽度超过2mm的缝隙应用保温板薄片或单组分聚氨酯填充。

为了实现安全施工,应根据规定和具体施工标准合理指导现场的施工。比如,采取防火隔离措施时,防火隔离带的设置应伴随着保温材料的施工开展;依据合理的距离,分区段进行保温材料的施工,固定保温材料与涂抹防护层应同时进行施工。

3.加强保温工程施工管理

(1)施工安全教育

含防火安全教育、动火作业票开具手续办理、出门证办理、高空作业吊篮配重、用电安全使用规定、脚手架安装不得有安全隐患、严禁雨中施工。

(2)建立材料抽检制度

为了检验使用的保温材料是否能够有效地阻燃,应实行抽样检测制度,对进场的保温材料进行随机抽查,降低不合标准的保温材料被运用到施工中去的可能性,从而推动施工过程的防火安全的加强。

(3)管理控制好火源

制定明火使用管理条例,并运用贯穿到施工每个环节。比如:电焊人员严格考核上岗;施工人员严禁吸烟,限制生活用火;进入工地的保温材料,远离火源;露天搁放保温材料时,应全部盖上严实的不燃材料进行保护;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后,场地中的高温设备才能靠近可燃保温材料。

结束语

为了降低建筑外墙保温工程的火灾发生率,施工验收的相关部门应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保温技术的专项研究,并根据科学的研究结果,参考国外成熟的理论,制定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加强施工安全的管理,建立健全高质量的建筑外墙保温防火体系,从而实现安全施工,有效防火。

[1]葛文东.浅析外墙外保温体系设计不足及质量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13(02).

[2]http://wenda.so.com/q/1370367630066684?src=150.

[3]吴学峰.建筑节能外围保温隔热处理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筑,2013(12).

猜你喜欢
隔离带火源保温材料
分析森林防火隔离带的重要性及其建设方法
花卉(2023年18期)2023-10-17 04:00:41
神奇的纳米保温材料
科学大众(2022年9期)2022-06-05 07:27:32
不同火源位置情况下的内天井结构建筑
水上消防(2021年5期)2022-01-18 05:33:26
吉林省主要森林火灾火源的时间变化特征
森林防火(2019年1期)2019-09-25 06:41:16
浅谈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的检测
浅谈防火隔离带的设置
外墙XR新型保温材料的施工
山东省森林火火源的时空分布
森林防火隔离带的设置
放眼预测:保温材料行业未来之路
重庆建筑(2014年10期)2014-03-27 02: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