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孟錤
佛山南海桂城街道环保办 528200
水质检测的研究对象是水体,通过水体中不同指标的数值来反应水体的质量。一般水质检测指标包括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不同类型的水质检测指标也不同,比如国标GB5749-2006中规定的饮用水的检测指标就多达106项,每一项指标都对应一个专业的检测方法和标准,水质检测过程主要参考国标GB/T5750.1-5750.13中的具体规定。
根据水质检测指标的内容需要采取不同的检测技术,水质检测技术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包括化学法、原子吸收分析法电化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气质联用法等。
水质检测主要是为了测定水体中的污染物的种类、浓度以及浓度的变化趋势,对水体的整体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检测的项目包括宏观指标和微观指标,宏观指标包括温度、PH、浑浊度、固体悬浮物等,微观指标则是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因此,水质检测可以准确了解水体的基本状况,为人们生产生活用水提供指导,也可以为自然环境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影响水质检测结果的因素很多,对于稳定性和准确性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1)水源的种类。不同的水源应该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采样的地点也不同,比如工业污染水源应该从设备排污口采样,城市生活用水则应该在总排出口采样,如果没有分清水源,则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检测。(2)水质的种类。水质的种类决定着检测方案的选取,检测方法也不尽相同。地下水的检测要结合工业分布情况、城市发展状况以及土地利用情况来进行采样,而地表水则需要根据水源的水量、水位、流向以及周边工业分布、城市布局以及污染情况综合考虑,制定合适的检测方案才能开始采样。因此水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很大。(3)检测方法和设备的选择。同样的水体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或者不同的水体选择同样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并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水源、水质的不同,制定合理、准确的采样方法和检测方法,而且检测设备需要定期校准和检修,所用试剂使用之前必须确认,防止试剂污染,这些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也很大。
水质检测的稳定性指的是水质检测方法的重现性和稳定性,为了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稳定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选择合适的采样频率。合理选择采样频率既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稳定性,还能提高其准确性。(2)采样时间的选择。采样的时间可以根据每年的枯水期和多水期进行确定,也可以按照统一的采样周期进行长期性检测,而且最好能够结合水源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合理选择采样时间。(3)检测地点的选取。检测地点选取的关键就是确定合适的检测基准,比如对江河水水源进行检测,根据水源的深度以及分布的宽度选择合适检测基准,例如水面宽度在50m以下的河流,只需设置一条垂线,宽度在50m到100m之间的在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条垂线,水面宽度在100m到1000m之间的需要设置左、右、中三条垂线,而水面宽度大于1500m的则应该至少设置五条等距的垂线,确定好检测基准之后采样点选择水面0.3m左右的位置即可。(4)注重检测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比如在检测污水中总磷的含量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要用塑料瓶进行采样;②实验用水必须是同一批次的蒸馏水,药剂空白值要低于0.003;③当加入钼酸盐溶液显色后切忌摇动比色管。
水质检测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准确的检测结果才能为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措施有:(1)合理选择水质的检测点。在选择水质检测点时要综合考虑水体的水质、周边城市环境、工业布局以及污染源的分布等情况,合理选择检测点。对于污染较小的地区,水质检测点应该设置在较近的地方,而对于容易遭受污染的地区,应该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分别设置检测点。(2)选择科学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合理的检测方法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水质检测除了选择常规方法以外,还可以积极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手段,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3)同时注重测试药品的选用和测试条件,比如在检测水中氨氮的含量时,必须注重以下几点:①检测用水的要求,氨氮测定一般采用的是纳氏试剂比色法,对水的要求很高,检测用水必须是二次加工的无氨水,而且纳氏试剂配置时必须静置过夜,然后取上层清液避光、密封、低温保存;②测定环境必须在无氨环境中进行,而且所用玻璃器皿必须单独存放,避免使用重铬酸钾洗液清洗;③严格控制各项实验条件,反应时间在10-30min之间、反应温度在20-25℃之间。
水资源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水质检测意义非常重大,因此必须合理选择水质检测点和检测方法,强化检测过程管理,提高检测技术手段,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