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利东
(枣强县交通运输局)
这里的含水量主要指路面施工材料的含水量,它对公路基层和面层的密实度有着直接影响。一般来说,土壤或土层的粘结力是随着土壤结构密实度的提升而不断增加的,而土壤结构的密实度和含水量有着莫大的关系。如果土壤结构的密实度相对较大,结构内部含水量会相对较小,反之则越大。反过来推论,当土壤内部含水量相对较大时,土壤及其结构层的密实度会随之变大。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中用到的材料大多有碎石、砾石、水泥、石灰等等,这些材料只有在具备了一定含水量的前提下才得以在公路施工中使用,原因在于当材料压实到一定密度以后,外部所施加的压力已经无法再克服材料本身的抗力,在这种情况下得到的干容重相对要小,而如果材料在应用之前具备了一定的含水量,压实过程中水会在材料颗粒之间发挥润滑作用,适当减小材料的耐摩阻力,进而得到更大的干容重。这样看来,在压实力相同的情况下,具备一定含水量的材料比含水量不达标的材料更具压实性,经压实得到的密实度会更大。
压实工艺包括的内容很多,如压实设备、压实技术等等。尽管在上段内容中提到含水量适当的材料比含水量不达标的材料更具有压实性,但这一结论的前提是圈定在压实力相同之下的是,并且这一现象具有一定的限度。由于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当碾压重量达到了一定限度以后,即便再增加碾压重量与碾压次数,材料也不会明显显现出含水量降低、干容重增加等现象。所以在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中,除了要控制材料的含水量,适当增大干容重以外,还要注意控制好压实工艺,切忌做无用功。
路面压实是压实施工技术要点之一,具体操作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1)要确保路面的摊铺速度,并且要控制好压路在碾压路面时的碾压长度,最好是保证摊铺速度和碾压长度之间的平衡与稳定。如果摊铺是在气温比较高的天气下执行,则要注意观察风速与风向,如果风速比较小,应尽量加长碾压路段的长度;如果遇到气温低、风速大的天气,摊铺时碾压路面时可将长度适当缩短。
(2)要留神压实作业中出现的沥青混合料牯轮问题,材料拌制时应尽量控制好混合料质量,压实时也要注意压实手法,避免混合料牯轮。实际施工中可采取在碾压轮上洒少量水的方式来解决该问题。
(3)施工中严禁在未完全冷却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上堆放东西,尤其重型设备。此外,一些轻型的矿料、油料若不小心落入面层,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将其清扫出来。
(4)要提及的是,路基路面碾压施工中碾压长度的设置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一般是结合沥青出场温度、沥青混合料性质、天气情况等因素来共同考虑的。
压实施工完成之后,要及时对压实质量进行检测,以免因压实工艺不当、质量不达标而导致整个公路工程出现缺陷。公路压实施工质量的检测方法有两种,分别为核子密度法和灌砂法。核子密度法在质量测定时要求沥青混合料面层厚度必须控制在20 cm 之内,测量时采用直接透射的方式对压实质量进行测定。
灌砂法的科技含量相对比较低,在工作中使用的频率也比较大,但比起核子密度法,该方法所存在的唯一不足便是其不能在有填石的路堤中使用。灌砂法应用于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检测中时的步骤为:先在批量材料中选出符合规格要求的定量均匀砂,然后采用自由落体的方式将其洒入测量孔洞,最后根据检测情况,再结合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对压实质量进行判断。
用来填筑路基的土必须确保其质量,包括施工中应用到的路面结构材料,也要选择质量达标的材料。一般来说,路基的地理位置的选择是极为重要的,这关系到路基施工难度。施工中所选择的路基最好具备经济合理性,并保证路基土的性质。
(1)含水量试验。在公路施工中,常用的方法有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2)标准击实试验,本试验可分轻型和重型两种试验方法,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有关规范的规定或工程科学试验的实际需要选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干法,即加水法,土允许重复使用,但容易击碎的试料不宜重复使用。对于高含水量土,试料的干燥处理会影响试验结果,宜采用湿法,即减水法,让采集的至少5 个试样分别风干至不同的含水量状态。
综上所述,公路路基路面压实作为公路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必然应受到施工者的高度重视。在实际施工中,为了能全方位确保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者必须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施工控制,尤其是路面压实施工。要将路面压实施工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控制好压实施工技术,确保路基路面的密实度,使公路基层结构的稳定性得到提升,路面行车安全得到保障。
[1]孙伯文,刘柳,张君纬.路基压实的施工实践与研究[J].河北交通科技,2008,(2).
[2]刘安东,陈伟.压实度对路基回弹模量影响分析[J].吉林交通科技,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