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英立 田亚强 高月春
(河北联合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政治革新、技术进步等历史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世纪,高校教师在推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全民族精神文明素质以及科学发展团结、和谐的社会主义等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师者,不仅要教书育人,更要以自身的言行规范在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模范和表率。尤其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对高校教师为人师表的要求逐渐提升,这对于培养高素质德、智、美全面发展的大学毕业生,从而有利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有深远的意义。为此,高校教师应该自觉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以为人师表作为从教事业的行为准则。廉洁立世是高校教师从教之根本,高校教师作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的教育者、新技术新知识新文化的传播和普及者,其职责关乎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应做到“清廉从教,以身作则”。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的一些消积的贪腐现象日益严重,这些问题的出现,对相对较为纯净的高校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例如,从教不廉、为学不端等,虽然往往只是少数,但大大损害了高校教师在社会中的光辉形象,产生了消积的社会影响。因此,对于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兼顾为人师表、廉洁从教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成为了当前高校及高校教师群体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坚持平和心态,排除杂念、戒骄戒躁,始终注重自身素质修养,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高校教师作为新世纪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做到教书育人,应时刻加强自身道德素质修养,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铭记“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古训,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桃李满天下”等愉悦心情作为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能享受的最大幸福。因此,高校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应心态平和,胸襟宽阔,正确对待在教学过程中的清苦与荣辱,力戒贪欲、浮躁与杂念。
作为高校专业教学教师,应该具备深厚的、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敏捷的思维,娴熟的教学技能,较强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业务水平较高、专业知识结构较合理的合格教师,才能胜其任。即要求高校专业课授课教师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努力在科研中锻炼自己,丰富自己的经验,开阔视野,提高专业素质修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本学科新的专业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增强自身科研业务水平。
另外,高校教师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仪表整洁,廉洁从教。高校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必须堂堂正正为师。高校教师只有思想进步,品格高尚,精神风貌丰富,才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因此,高校教师应具有爱岗敬业、乐于教育事业等爱职奉献精神,应具有严谨治学的态度、团结合作的工作作风,应具有谈吐风趣幽默、情感活跃鲜明、爱护学生的师长风范。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做到仪表整洁,教学与科研态度端正、一丝不苟,以自身行动规范来引导并影响学生的治学态度。进而在与学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接触过程中,必须诚实坦荡、刚正不阿、爱憎分明、勤劳俭朴、言行一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诱惑和利欲面前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遵纪守法、洁身自好、廉洁从教。
高校教师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传授专业技术文化知识,应在教学过程中牢记情系学生、关爱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积极献身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因此,需要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应坚持育人先育己的原则,努力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不仅要全新全意地将自身掌握的知识与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满腔热情地关爱、指导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疑惑和困难,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鼓励和帮助学生上进、成才。
在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应该遵守职业道德,坚守高尚情操,特别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更应该廉洁从教。高校教师绝大多数在教学岗位上忠于职守、忠诚党的事业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能够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恪守师德,廉洁自律,充分体现了师者之风范,为人师表。但近年来,高校教师中出现了一些学术不端行为和不廉洁现象,极大损害了教师光辉的职业形象和高尚声誉,影响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高校教师不廉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敷衍本职工作、学术造假腐败,等等。作为高校教师的大部群体而言,最容易出现的廉洁从教问题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热衷于第二事业以赚取额外收入而敷衍了校内教学的本职工作,例如,让研究生代课、随意停调课程,给自己在校外活动提供方便,这些损害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根本利益。在教学过程中考试、补考、论文答辩或者成绩评定环节中做文章,收受学生钱物,在学生评教制度下向学生群体妥协等。
因此,高校教师廉洁从教应做到树立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教育事业的道德情操和信念,是高校教师为人师表的集中体现之一。诸多优秀高校教师廉洁从教的作风所产生的的道德影响力,深深地影响着一批批毕业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学生默默地产生着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塑造。高校教师应该认识到真正的幸福是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完美统一,只有树立这样的幸福观和认知能力,才能真正把教育事业作为崇高的荣誉放在首位,淡泊名利,为世人表率,为人师表。
高教教师廉洁从教应做到秉公执教、加强自律,抵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是高校教师为人师表的又一集中体现。秉公执教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应该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和家庭出身分类对待。在教学过程中应关爱和呵护每一位学生,不偏不倚,坚持严格的考评标准,不收受学生的各种类型的钱物。这就需要高校教师不断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保持廉洁自律,坚守高尚情操。要在复杂的现实世界中明确是非标准,增强辨别能力,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公正的品德,保持廉洁的高风亮节。
作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亟需的大学生成才过程中的引路人和教育者,高校教师一定要时刻牢记并注意自身的言行一致,教学和科研应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淡泊名利、严谨治学、公正执教、关爱学生、自尊自律,廉洁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