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体会

2014-08-15 00:42:24汪晓庆吴义春潘献柱
关键词:病理学切片典型

汪晓庆 吴义春 潘献柱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学教研室,合肥230601)

病理学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形态学学科,也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其在医学教育和临床医疗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病理学教学包括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部分,其中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病理实验教学模式大多为验证性实验教学,教学形式单调,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对各种知识点的理解,以及纵向和横向知识的融合[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都较低。为了解决传统病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所在的病理教研室尝试综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数字切片和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改变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上述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为现代教学手段在病理学教学中的推广提供了参考。

1.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

病理学实验教学中需要学生观察大量的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传统教学采用挂图、教师示教片、学生使用的切片及大体标本等,但是所用的标本和切片均取自疾病过程的某一阶段,不能显示疾病的发生、发展整个过程,再加上近年来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切片损害程度加大,标本来源困难,典型病变的切片不断减少,对实验教学质量产生影响。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采用动态、静态相结合,语言图像相结合的方法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我们使用Powerpoint、Phtoshop等办公软件来制作病理学实验课教学课件,制作的教学课件图片典型清晰、文字精炼、动画形象、重点突出,课件中所用的图片和动画既可利用本教研室的实物拍照制作获得,也可通过互联网从其他病理学教学和研究专业网站中下载获得。例如学生在观察大叶性肺炎的切片时,先播放患者的录像资料使学生感知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如高热、寒战、咳嗽、咳铁锈色痰等,再展示正常肺组织和大叶性肺炎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大叶性肺炎出现何病理变化,再由病理变化解释临床表现,实现了临床-病理-临床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各种病理现象和临床的关系,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我们还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信息处理和存储能力,随时增补学科的前沿内容,收集相关学科的各种信息,促进医学知识的融合。同时我们还创建了本校的病理学实验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将教学课件、病理大体标本、组织切片、思考题等上传至网站,丰富学生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也可将学习中的疑问留言,与老师在网上进行交流。

2.数字切片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典型病变的病理组织来源日益减少以致病理教学切片品种和数量逐渐减少,而学生数量日益增加,使病理教学切片的种类和数量难以满足病理实验教学的需要,数字切片恰好解决了这一矛盾。数字切片是利用显微摄影、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技术将传统玻璃切片进行全自动聚集扫描并进行高精度无缝拼接成一幅定态的数字图像,成为虚拟病理切片[2]。数字切片包含原玻璃切片的全部信息,利用专用图像浏览软件,通过鼠标操作可以选择切片的任意位置在电脑上进行任意的放大和缩小,如同在显微镜上的放大和缩小一样且分辨率高,图像清晰,不会产生图像信息失真的现象[3]。对于有些病理切片来源困难,切片数量稀少的品种,如风湿性心肌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阿米巴痢疾、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只要有一张病变典型、染色良好的玻璃切片就可进行虚拟切片扫描,从而解决病理教学典型病变切片短缺的局面,尤其是一些少见病变组织扫描后可以永久使用,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数字切片方便教师指导学生,在教学中授课教师通过全景导航图可以迅速直观的帮学生定位病变区域,而不再花费大量精力指导学生如何在显微镜下寻找典型的病变区域,还可连续地展示正常组织与病变的过渡情况,进行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对比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病变发展及病变特点,从而在独立观察切片时能很快寻找到重点病变区域,对于切片的整体把握较好。我校于2012年购买了部分章节的形态学数字切片,目前我们正在计划将学校近30年所积累下来的百余种典型病变病理教学切片扫描成数字切片,添加到数字切片库中,并储存于病理学网络辅助教学服务器中,连入校园网,即将病理实验教学数字切片库和病理实验网络辅助教学有效结合,延伸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4]。

3.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应用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包括两个终端即教师端(控制端)和学生端。硬件组成包括数字显微镜、数字摄像机、教师端微机单元、学生端微机单元;软件组成包括显微互动软件、显微图像处理软件、显微图像分析软件、语音对话系统。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自己镜下的病变切换到投影屏上,让学生实时观察老师镜下的图像。学生自主观察时,教师可通过控制端电脑,随时获取同学的镜下观察情况,从而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5]。教师如果发现病变观察有错误的同学,可通过语音系统进行纠正,并和同学进行讨论,而且提问和讨论可选择一对一模式、一对多模式、分组模式等。教师如果发现某位同学找到典型病变,还可通过互动教学系统,将典型病变切换到投影屏或显示器上,让所有同学都能看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总之,本教研室根据病理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进行了整合,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拓宽了学习的途径,提高了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吴正升,王晓楠,王超群等.组织微阵列结合显微数码互动教学系统在病理实验教学中应用.安徽医药,2010,14(10):1239-1240.

[2]李冬梅,姚根有.网络环境下医学数字切片库的构建与应用探索.解剖学杂志,2010,33(2):268-269.

[3]冉令杰,陆敏,郭丽梅等.基于数码互动实验室的病理学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6):34-35.

[4]梅峰,肖岚,何杨涛.显微互动系统和数字切片在组织学实验课中的应用.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2):133-134.

[5]钱忠义,郭 萍,唐 胜等.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组成及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2023-2024.

猜你喜欢
病理学切片典型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基于SDN与NFV的网络切片架构
电信科学(2016年11期)2016-11-23 05:07:58
肾穿刺组织冷冻切片技术的改进方法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冰冻切片、快速石蜡切片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