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燕
(山东省莱芜市畜牧兽医局,山东 莱芜 271100)
亲近自然、回归原生态成为当下人们正在追求的一种旅游新风尚。生态休闲旅游观光畜牧业是以现代畜牧业为载体的新型生态组合模式,是指人们从工作岗位、家庭事务中解脱出来,利用畜牧业资源参与农牧作业、享受独特风情,从而实现消费者心理满足和经营者经济收益双赢的新型产业。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除稳定发挥保障产品供应、提升质量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等一系列生产性功能外,畜牧业在为人们提供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体验感知场所等方面的生活行功能逐渐显现,畜牧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根据省政府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的要求,2013年5月,莱芜市畜牧兽医局牵头莱芜市旅游局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畜牧旅游业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将发展生态观光旅游畜牧业与现代畜牧业有机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畜禽品种、生态养殖牧场、知名加工企业、畜牧文化场馆等为载体,以企业增效、产业增值、环境生态为目标,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在全市构建起集生产、观光、科普、休闲、体验、环境保护等多功能于一体,集中体现和展示生态文明、畜牧文明和悠久历史文化等为特点的畜牧业休闲旅游体系。着力培植一批影响力度大、带动作用强的畜牧旅游示范点,打造一批知名畜牧旅游品牌,形成种类丰富、特色突出、结构合理的产品体系和产业格局。我市生态旅游畜牧业划分为2个系列,其中观光牧场、生态农场、山地养殖、现场品尝等定义为旅游观光系列;畜禽衍变、科普教育、品种展示等定义为文化传承系列。
莱芜市广通赢和生态示范园是集农业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娱乐和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占地560余亩。自2011年4月以来,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利用当地桑园资源及莱芜黑猪、莱芜黑鸡等地方良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桑园生态放养莱芜黑猪、莱芜黑鸡,产品全部实现订单生产。畜禽粪便用于种植绿色蔬菜及黑玉米、黑花生、黑豆、紫薯等,桑枝用作原料生产桑枝黑木耳、桑枝香菇、秀珍菇等,生态园以“林—畜—沼—菜”的生态循环模式达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多层次利用。生态示范园设有蚕宝宝认养、桑葚采摘、捡鸡蛋、自厨自乐等项目,内设生态餐饮区,餐饮原料全部采用示范园自产的无公害肉、禽、蛋、蔬菜,餐饮的同时可参加钓床休憩、垂钓、赏莲、打乒乓球、羽毛球、推石辗等娱乐活动。
莱芜猪悠久的历史文化使之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莱芜猪文化的挖掘与展示,使其融入传承性与时代感,构成了今日蔚为壮观的猪文化,促使种质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我市地方良种保护开发推向一个新阶段 。为让广大群众感受历史,感受畜牧文化,进一步了解莱芜猪,2010年莱芜市畜牧部门建立起了以文化积底蕴、以特色创品牌的地方猪文化资源保护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猪文化馆---莱芜猪科技文化馆。文化馆总占地500 m2,分7个展厅,布置展板100多幅,馆藏猪工艺品和实物、标本、骨骼、模型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饲养工具100多件,搜集保存有关文献记录、历史资料、育种档案等2 000余份,通过对莱芜猪历史资料的搜集、编排、整理和育种科研成果的展示,深入挖掘莱芜猪的科技文化内涵,突出莱芜猪的种质资源价值,彰显莱芜猪独特的品牌文化魅力。科技文化馆搭建起了展示莱芜猪科技、文化的平台,提升了产业持久发展的能力,为地方猪资源的保护及特色品牌肉猪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开启一扇文化传承和互动交流的窗口,年接待参观、来访8 000余人次。
目前,全市已建成以莱芜嬴泰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莱芜市莱芜猪科技文化馆、莱芜市广通赢和生态示范园、山东永祥农业生态旅游观光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大型生态休闲畜牧旅游示范区8处,新培育家庭型生态畜牧旅游乐园15处。2013年莱芜嬴泰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莱芜市莱芜猪原种场科技文化馆被评为省级畜牧旅游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