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研究*

2014-08-13 03:46:52姜劲晖
体育教育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分类民族

姜劲晖

(武汉体育学院 宣传部,湖北 武汉 430079)

1 研究对象的界定

本研究主要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所列全部项目为蓝本,参考各种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现代研究成果,查阅历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并结合地域性的田野调查或实地考察,选择民族间开展较多、民族内风格独特,推广普及程度较高、民族文化内涵深刻,民运会正式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传承发展脉络较为清晰,以及在传统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础上,经过改编、加工和创新而发展、推广较好的现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木兰拳、脚斗士、太极柔力球等)作为研究的对象。

2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的必要性

2.1 普及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需要

作为构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核的民族传统体育包罗万象、异彩纷呈,经过长久岁月的积淀,祖辈们的勤劳智慧凝结成了上千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些项目比风靡全球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要多上数倍。在普及推广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时,只有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深入细致的梳理、总结和恰如其分的分类,才能有效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

2.2 开展理论研究的需要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不是一个个独立的运动项目,各项目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都受到了中国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制约影响,带有共同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质;同时又因地域、时代、条件的差异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寻求科学合理的分类,有利于人们在深入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之前,全面把握民族传统体育的整体概貌,并进一步了解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基本规律及特色,有利于理论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

2.3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期间的文化传承从未间断;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许多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包括民族语言、地方方言、风土人情、祭祀习俗都有着区别于其他民族或地区的特点。有些相同或相似的项目在不同的地区或民族有着不同名称;有些相似的项目在同一个地区或民族却有着多种名称和规则;有些项目是多个地区和民族共同开展的,但规则上的差异却很小。此外,由于中国语言文字的多样性,有些相同、相似的项目,各个民族、地区习惯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地区方言表述,使得人们了解起来更加困难。这便要求研究者对复杂、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深入剖析,了解项目本质,将无实质性差异的项目进行整合论述,然后再在同一分类标准体系下进行分类,以避免人们在学习、了解过程中产生的困惑。

3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分类

3.1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标准的提出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分类问题是确定一个合适的分类标准,这个分类标准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分类研究的成功与否。一个好的分类标准,不但能包括所有的分类对象,而且这些分类对象进入分类体系时又没有交叉重叠。

本研究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最显性的表现形式为分类标准,对138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一一分类,使读者首先建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初步轮廓,再进行深入的研究,弘扬和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3.2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的具体实施

按照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最显性的表现形式为分类标准,将研究筛选出的百余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为:技巧类项目、竞速类项目、较力类项目、弹射类项目、击打类项目、掷接类项目、攀爬类项目、武技类项目、舞艺类项目以及其他类项目,共计10大类(见表1)。

表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分类

序号 分类指标 项目1 技巧类项目“夺万岁”;“人龙”;霸王鞭;踩风车;达瓦孜;倒挂金钩;叼羊;夺腰刀;嘎拉哈;脚踩独木穿急流;马术;抹旗;秋千;耍象·龙;套马;特朗;跳皮筋;跳绳;舞龙;舞狮;中幡;太极柔力球。2 竞速类项目顶壶竞走;斗走;独木天梯;高脚竞速;姑娘追;夹兽跳;溜索;龙舟;赛骆驼;赛马;赛瓦;赛威呼;绳梯;拾天灯;双飞舞;跳火绳;同背;走马。3 较力类项目拔地功;拔河;拔腰·抱腰;搭撑腰;蹬(拉)棍;朵加;互布吉则;拉鼓;尼昂急;抛沙袋;石锁·石担;摔跤;同填;押加;竹·木劲;脚斗士。4 弹射类项目“老虎”跳;打灰包;粉枪射击;木枪射击;骑射;射背牌;射箭;射弩;跳板;跳竹。5 击打类项目波依阔;布木格;捶丸;蹴鞠;打“蚂蚱”;打“螃蟹”;打飞棒;打嘎儿;打狗归坡;打拐;打花棍;打柳球;打手毽;打梭儿;哆毽;竿球;击木轮赛;击石球;毽球;马球;毛莱球;木球;踢“熊头”;踢脚;陀螺。6 掷接类项目“蜡河毕”;“狩猎”;奥尔达;芭芒燕;背篓球;拔拔拉;打布鲁;打缸;打禾鸡;打篾鸡蛋球;打泥脚;打牛毛球;打抛;打石头;打瓦;当尕达至拿杜;丢包;丢花包;盖冽;浩尔畏;打鸡毛球;怒球;皮风子;抢贡鸡;铜锣球;投茅;投绣球;玩“花龙”;珍珠球。7 攀爬类项目 舂榔争蛙;上刀梯;爬坡杆;登山。8 武技类项目 武术;东巴跳;舞吉保;木兰拳;双节棍。9 舞艺类项目 播公;踩芦笙;蹬窝罗;翡翠舞;跳斑坞;跳嘎;跳花灯;跳盔甲;清江舞。10 其他类项目 健身气功;风筝。

4 结束语

民族传统体育是一项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和发展,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重要内容之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包含的内容庞杂、深邃,对为数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是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要解决的基础问题之一。本研究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最显著的表现形式出发,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分类论述,以期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和发展,便于更多理论工作者关注民族传统体育及其研究,为中华文化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1] 邱丕相.民族传统体育概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饶远,刘竹.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张春燕,田振华,刘跃军.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民族传统体育分类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3):25-28.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分类民族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我们的民族
分类算一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分类讨论求坐标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魅力中国(2019年40期)2019-01-12 21:16:28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